分享

如何识别“正确的废话”

 王先生的内容 2019-07-25

  最近,朋友圈不少人都在刷一个明星创业者的一段话:

  创业公司要首先打造的文化不是“勤奋”,而是“靠谱”。靠谱有三层含义:负责,清晰,自驱。负责,就是事情交到我手上,我有责任拿出或者看到结果;清晰,就是要含义明确,讲证据,讲逻辑,不似是而非;自驱,就是要敢于在没有条件时创造条件,没有思路时探索思路,不浅尝辄止,不三分钟热度。勤奋不太难,靠谱比较难。

  初看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这不是废话吗?所谓“靠谱”,所谓“负责”、“清晰”和“自驱”,不只是创业公司要有的文化,也是一个合格职场人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

  因此,很多人都觉得“创业者要靠谱”,是一道没用的鸡汤!有些话看着很有道理,但真的对照到自己身上,就会发现,没什么卵用,甚至有一些看似正确的话,本身也经不起推敲,要么是自相矛盾,要么只是对简单道理的复杂包装。

  因为对于创业者来说,需要的不是正确的废话,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干货”,比如实操案例、系统理论、方法论等等,说到底要实用、要有效、要经得起推敲。因为,优秀的创业者和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会不断学习、快速成长,但这些显然不是靠“正确的废话”实现的。

  还有就是,正确的废话,都很空泛,难以落地,不具备任何意义上的实操性,虽然理论上正确,却成了教条,成了大道理。如果是马云这样的牛人说出来,倒有一定的信服力,但就算将马云的一些理念应用到自己的公司,也不一定见效。

  为什么“正确的废话”会流行呢?归根结底是因为成功学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土壤。因为这些话迎合了一些人想要一夜得道、快速成功的心态,似乎听了这些话,就掌握了财务自由、创业成功、职场顺遂、婚姻美满的秘诀。

  成功学害人不浅,“正确的废话”的唯一价值也只是消磨时间,给人一种自己爱学习的错觉,本质上跟年轻人不屑的父母在朋友圈分享的心灵鸡汤和养生理论没区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