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曲手风琴《鸽子》,还是意大利和法国风味的好听

 WenLongTSG 2019-07-25

演奏家网

中西乐器精彩演奏视频、名家名曲、作品简析、演奏技巧、乐理基础、合唱艺术,多方位展现五彩斑斓的音乐世界。

世界名歌《鸽子》真好听!多少年来久唱不衰。之前已播多个视频,今天又发小号、曼陀林多个版本(见其他图文)。

手风琴演奏的也不少,不过听来听去,还是意大利和法国人的好听,至少目前如此。

下面是意大利的E.Polizzi演奏的《鸽子》:

怎么样?味道可不一般吧?尽管无多少技巧可言。

再听斯洛伐克手风琴乐团的《鸽子》:

很传统,一本正经。节奏、旋律都听不出大毛病。

最后欣赏一下法国人Jacky Noguez的版本:


法国手风琴家Noguez-鸽子 来自演奏家网 02:58

三个视频,一个合奏两个独奏,你更喜欢谁?

《鸽子》是首爱情歌曲,美妙的旋律带着甜蜜的思念和期盼,十分浪漫和温馨。

斯洛伐克乐团照本宣科的演奏,虽一帆风顺没有失误,但给人的感觉就像一篇平铺直叙的文章,无波澜、无辞藻、无色彩。

相比之下,意大利和法国人的表演则在旋律装饰上做足了功夫。这种修整手法,我们姑且在这里称为意大利、法国风味。

两人独奏风格一致。具体表现在不用左手而采用电声伴奏,集中精力拉好右手。事实上,《鸽子》这种歌曲用传统或古典的拉法是拉不出什么味道来的。

两人编曲也基本相同:保持原歌框架,稍作变化或作些许变奏。通过加花的方式,在这里来点装饰音,在那里添些助音、经过音,使旋律变得更加圆滑甜润。

此外,个别乐句采用双音程,以此和声与单线条旋律形成色彩对比。

演奏时,风箱控制、触键方式及变音器的使用都很讲究,不突兀,多用平缓轻柔的动作求得音乐的变化。另在某些长时值音符处制造颤音(颤风箱),还在其它关键点位用手指巧妙的动作辅助音箱气息的流动,奏出短暂的滑音,让曲调特别婉转动听,极大地提高了乐曲的表现力。

归结到一点,前后两个视频仅在旋律上略作了变化,却带来迥然不同的艺术效果,可见抒情性乐曲的旋律美化有多重要。我们每个手风琴爱好者都很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