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定蜀中(下)(明初系列之五十七)

 东方欲晓10 2019-07-25

      此时此刻的明夏战争,由于傅有德突然袭击,明夏政权岌岌可危,但是尤有汉水可以据守。瞿塘一线的夏军主力吴友仁接到川北军报后急分兵援助汉州保卫成都。明军方面首先是应天这边有点慌了,朱元璋三个月都没有收到汤和和傅有德的捷报,以为进兵被阻,于是便派遣朱亮祖作为援军,前往支援。而傅有德并没有直驱汉州和夏军硬碰硬,而是进兵青州果阳渡过白水,又拿下江油、彰明二县,大出夏军意料之外。四月十九日又攻克龙州。四月二十一日,傅有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逼绵州,可以说傅有德整个四月份在川蜀腹地简直如同幽灵一般神出鬼没,使得夏军防不胜防。不过夏军也并非都是鼠辈,夏军大将向大亨就提前赶到了绵州,在绵州城外扎营守备绵州。傅有德赶到绵州后亲自率领精锐鼓行而前,冲击向大亨营垒的就是后来冉冉升起的将星——蓝玉。此时的蓝玉还是都督佥事,他作为敢死队率先向向大亨的营垒发起了冲击。这仗打的向大亨一晚上没安宁,就在蓝玉同向大亨鏖战正酣的时候,傅有德瞅准时机杀入战局,胜利的天平开始逐渐向明军倾斜,碰巧这个时候真是天命在明,傅有德杀入战局的时候碰巧这时候天起大风,明军趁风拼杀,夏军逆风不敌大败,遂克绵州。

500

      没有了后顾之忧,傅有德疾驰至汉水,想要趁夏军没有反应过来,抢渡汉水,但是这次老天爷就没有站在傅有德这边了,抢渡的时候居然开始涨水,抢渡失败。只得就地建造战船渡河强攻汉州威胁成都。在汉水之前的整个进攻作战中,史书对傅有德的进军多次使用疾、迅等字眼来形容行军之快,可以说是运动战的模范战例。

      五月,傅有德渡河的准备已经完毕,准备度过汉水进攻汉州,但是却苦于不知道汤和军行进到何处,而当时抢渡失败使得自己已经失去了出奇制胜的条件,为了能同汤和取得联系,傅有德做了几千个木牌,上面写着自己已经攻克了哪,到了哪,包括日期也写了,投与汉水,让这些木牌顺着汉水飘向下游,这样汤和就可以得知自己的动向了。五月二十八日,傅有德还是忍不住进兵汉州,汉州守将还是之前在绵州被击败的向大亨。向大亨倒是防守的好手,列阵于城前,背靠汉州城应战明军。但是战斗力的差距还是太悬殊,傅有德派遣精兵直接冲垮了向大亨的军阵准备攻城。碰巧这个时候川东的夏军援兵抵达汉州,傅有德丝毫不惧,对诸将说道:“彼劳师远来,闻向大亨新败,必汹汹,可一战克也。”直接领兵冲击援军,大败夏军,于三天后的六月初一攻克汉州,成都就这样赤裸裸的暴露在傅有德的眼前。

500

      傅有德进展顺利,而我们的汤和大将军呢?仍然在大溪口打转。汤和开始在瞿塘寸步不得进,朱元璋派出朱亮祖增援之后得到了傅有德攻克汉州的捷报,未免汤和踌躅不前耽误大事,便传旨给汤和道:“傅将军率精锐,冒险深入,克阶、文及青州、果阳、白水江之地。兵既越险,次于平川,蜀人无险可恃,正当水陆并进,使彼首尾受敌,疲于奔命。平蜀之机,正在今日。朕前日所以语尔者,独不记忆乎?何怯之甚也!”诏书一到,廖永忠就率先进军,只有汤和还在犹豫不决,一直到汤和捡到了傅有德的木牌才下定决心进兵,从白盐山伐木开道,从纸牌坊进攻夔州。这次,廖永忠平蜀第二功臣的战绩就体现出来了,汤和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廖永忠已经率先进兵到瞿塘,据探子回报,瞿塘主力已经回防汉州,此时留守瞿塘的都是老弱病残。廖永忠知道机会来了,于六月七日进兵至旧夔州,明夏平章邹兴、副枢飞天张等出兵拒战。廖永忠把所部分为前后两阵,开始以前阵进攻,两军一交锋,廖永忠就命后军从两翼展开包夹夏军,夏军两翼被围逐渐抵挡不住开始溃败,廖永忠大获全胜。第二天廖永忠继续趁胜进攻,擒其元帅龚兴,杀溺死者甚众。六月初十,廖永忠进抵瞿塘关,此时的瞿塘关早已被夏军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又有天险为助,山峻水急,夏军设铁索飞桥,横据关口,舟师不得上。廖永忠见正面无法强攻,就想到派小股部队绕过瞿塘关,偷偷派了数百名精锐乘小舟,带着干粮水筒,爬山过关,抵达上游。当时蜀地的山上植被很茂密,廖永忠就给将士们都准备了青蓑衣,与山间悄悄行军,夏军一时没有发觉。廖永忠掐着指头算着绕后的部队应该已经差不多抵达了,于是亲自率领精锐从黑叶渡出发,分为水陆两军,以一军攻打陆寨,一军攻打水寨,水陆的船头都以铁皮包裹,放上火器。到了黎明时分,夏军终于发现了不对劲,集中精锐来阻击廖永忠,谁知廖永忠战斗力爆棚,连破六座陆寨,水路在进攻水寨的时候,绕后的偏师突然从后背杀出,上下流夹击夏军水寨,大破守军。廖永忠不得休息,又乘胜攻破夏军三道飞桥,断其横江铁锁,生擒将官八十余人,夔州攻克。

      廖永忠攻克夔州的第二天,汤和就到了,两人商量之后约定,由汤和率步骑,廖永忠率舟师直驱明夏都城重庆,约定于重庆城下会和。两人进军路上沿途郡县都望风而降。又是廖永忠率先抵达铜锣峡,明夏皇帝明升大惊失色,明夏右丞相刘仁劝明升移驾成都以图东山再起,而太后彭氏却也是个明白人,直言“事势如此,纵往成都,不过延命旦夕,何益!”刘仁听后便问太后有什么意见。彭氏干脆就直接把自己投降的想法说出来了,“大军入蜀,势如破竹。今城中军民虽数万,皆胆破心怖,岂能效力。若驱之出战,死伤必多,亦终不免也。不如早降,以免生灵于锋镝。”这说的刘仁是哑口无言。明升见状就派遣使者向廖永忠请降,谁料廖永忠以主将汤和没到为由,拒绝了明升的投降,搞得明升下不了台。这个细节看出廖永忠因为敕封的事情还是懂得了低调韬晦,一定要等汤和来了才受降,以免得罪人也给有心人落以口实。

500

      六月二十二日,汤和军抵达了重庆,同廖永忠会师于朝天门外。二十三日,明升按照古时君主投降的模板面缚衔璧,与其母彭氏右丞相刘仁奉上降表请降。汤和接受了投降,廖永忠亲自为明升解除绳索,两人抚慰明升不要慌,富贵还是有的。入城后下令将士不得扰民,同时派遣戴寿和向大亨的子弟持劝降书前往成都招抚,而明升则带着降表启程前往应天觐见朱元璋。

      七月,成都这边傅有德则基本没有什么难度就围困了成都,戴寿和向大亨拼凑了最后的精锐出战,此战夏军还派出了一个传奇兵种——象兵。傅有德为了对付象兵,就让火器于前冲击夏军军阵,象兵这种庞然大物谁知道被火器的枪炮声吓得掉头就跑,反而践踏夏军军阵,导致夏军死伤枕籍。此战之后夏军龟缩城内据守,而重庆丢失的军报也已送到了成都,戴寿等人见重庆丢了,自己的府邸家人都在明军手上,便不再抵抗遣使投降。傅有德入成都,得士马三万,至此蜀地皆平。

      后来到了洪武四年十二月,朱元璋对平蜀功臣论功行赏,傅友德、廖永忠各白金二百五十两,彩缎二十表。亲制《平西蜀文》,纪傅、廖二将之功。从整个平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基本就是傅有德和廖永忠打的,杨璟打了一波上不去就下来不上了,汤和全程在后面打酱油,故而战后这些人都没有得到封赏,而他们消极的态度肯定也与之前的功臣敕封有关,尤其是汤和最为明显,基本出工不出力,不过好在明廷还是顺利收取了巴蜀,把自己的版图拼拼接的更为完整,而川蜀之战,整体过程看来如果不是傅有德的超神发挥,明军打的比北伐更艰难,当然傅有德能够后来居上最后得封公爵,川蜀之战也是加分不少。而平定川蜀,难得平静了一年之久的北境边塞又将酝酿起一场大战。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