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的祖先是谁?秦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上古野西瓜 2019-07-25

秦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三皇,是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喾、尧、舜。

三皇当中,伏羲,是神话人物;神农,是半神话半人类性质;只有黄帝,是实实在在的人类。五帝当中,黄帝又占了一席,他确实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周朝以及战国七雄,只有齐国的先祖不是黄帝的后人,而周、楚、秦、赵、燕、魏、韩,都起源于黄帝,身份都很高贵。

五帝当中的第二位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是楚国、秦国、赵国共同的先祖。

赵秦重要祖先表:

秦赵共同的祖先1.jpg

五帝时期,尧将帝位禅让给舜,而舜将帝位禅让给禹。禹不是五帝之一,但其声望却不亚于五帝,我们现在尊称为大禹,他最大的功绩就是治水,所谓“大禹治水”。

大禹的部下,有一双很会治水的父子,父亲叫皋陶,儿子叫伯益,他们的祖先正是五帝之一的颛顼。

大禹是靠治水而成名并且获得帝位,他同样很喜欢会治水的皋陶与伯益父子。大禹老了之后,遵从禅让制的传统,确定自己死后将帝位传给皋陶。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大禹还没死,皋陶就先走一步了。

大禹遍观手下能人辈出的众部落首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最后还是选择了皋陶的儿子伯益作为帝位继承人。

伯益,当时是东夷部落的首领,东夷就是东方各部落的统称,势力范围大概是今天的山东半岛,其都城在今山东日照地区。

伯益年轻的时候,舜帝还在,为表彰伯益治水的功劳,舜帝将姚姓家族中的玉女嫁给伯益,非常欣赏伯益。

后来舜帝甚至还赐伯益姓赢,这是嬴姓的起源。嬴姓,是赵氏和秦氏共同的发源,而伯益,也是赵氏和秦氏共同的祖先。

伯益是个相当有能力的人,他在遭受洪水侵袭的地方,根据地势低洼的特点,教给民众种植稻谷,促进农业的发展。伯益还擅长畜牧和狩猎,曾教会人们用火烧的办法来驱赶林中的野兽。

伯益辅佐舜帝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赵秦两氏后来擅长养马,可能就是从伯益这里传承下来的基因。

但是有名也有实的伯益,却没有顺利继任为帝王。

大禹死后,按照禅让制传统,伯益必须表示谦让,他需要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的领地,由各氏族部落首领召开正式会议,商议之后,再邀请他登基。

很快,各部落首领会议如期召开,部落首领们都参加了,除了东夷首领伯益,他正在东夷等待皇袍加身。

让伯益和东夷百姓没想到的是,部落首领会议决定,大禹的统治地位由大禹的儿子姒启继承,与伯益无关。

姒启并不想称臣于伯益,他本身也是能力不俗的人,手中又掌控一定兵权,还有一干父亲大禹的老臣支持。

对于这样的结果,煮熟的鸭子都能飞了,东夷部落上下很不服气,群情激奋。而大禹的儿子姒启一方,似乎也有点瞧不起地处东方的东夷部落。

伯益,这个赵、秦共同的祖先,绝不是一个老实巴交、任人宰割的人,以他的性格来说,我不犯你算你运气好,你若犯我,我必整你!

赵秦共同的祖先伯益,吃了这暗亏之后,奋起反击。而夏朝的开国之君姒启,也早就做好了作战的准备。

cde4183e629a25fb9d1d5c1e83189331.jpg

双方为了帝位,展开了一场大战。战争进行的极为惨烈,结果是姒启获胜,他成了夏朝的开国之君。

而赵秦共同的祖先伯益,在这场大战阵亡。秦赵后来的血性和尚武之气,就是来自这位共同的祖先伯益。伯益虽败,他的尚武精神和奋力一搏的豪情为后世赵秦所继承。

伯益战死之后,其都城也被抢掠和摧毁,东夷文明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伯益的两个儿子,大廉和若木逃亡,这两个人的子孙分布在天下各地。

岁月如梭,夏朝四百年历史过去,伯益的子孙一直被夏王朝所压制,并没得到好的发展机会。

夏朝末年,若木的后人费昌投奔新兴诸侯商国,受到重用,费昌平时为商汤驾车。鸣条之战,费昌还是为商汤驾车,一举打败夏朝,建立商朝。

而大廉的后人也不弱,孟戏、中衍曾给后来商朝的太戊帝驾车。

商朝时期,赵、秦的祖先似乎承包了给天子驾车这个差事,他们也因此一直受到重用。

中衍的后人中潏(jué),为商朝守卫西陲。中潏,大概是赵秦的祖先第一次出现在为商朝统兵作战的将领之中。赵秦的祖先,不只是会养马会驾车,统兵作战方面也不含糊。

中潏(jué)的儿子飞廉,擅长驰马飞奔,事商纣王,商纣王正是商朝最后一任天子。

当时商纣王令飞廉出使北方,不过飞廉走后,商朝就出了大事。周武王统领大小一百多个诸侯,与商纣王打了一场牧野之战。

说到商纣王,不得不提飞廉的儿子恶来。恶来,看这名字就知道不是一般人,他能徒手与猛虎野牛搏斗。

而商纣王也是一个好武斗勇的人,而且他也能徒手与猛兽格斗。恶来家族一向在商朝为官,恶来便在都城朝歌侍奉商纣王。

商纣王常玩角斗士的游戏,把斗士和猛兽放在角斗场上,看哪一方能将对方撕成肉片。恶来就经常自告奋勇充当角斗士,他徒手搏杀豺狼虎豹时,自己更像是一头猛兽。

商纣王与恶来一见如故,英雄相惜,恶来很快就成了商纣王的得力干将。

周朝与商朝的牧野之战,恶来身先士卒,力战不退,最终寡不敌众,士为知己者死,恶来追随自焚而死的商纣王而去。

这恶来,就是秦人的祖先!

后世秦氏家族不乏好武斗勇的人,就连秦国国君也是如此,最著名的就是那位被九鼎砸死的秦武王,看来血脉传承是有其必然性的。

恶来死了,他的父亲飞廉从北方赶回来时,商朝已经灭亡。

飞廉没有地方禀报,就在霍太山筑起祭坛向纣王报告,祭祀时获得一幅石棺,石棺上刻的字说:“天帝命令你不参与商朝的灾乱,赐给你一口石棺,以光耀你的氏族。”不久飞廉死后,就埋葬在祖居地霍太山。

总之,飞廉的儿子恶来是秦氏家族的先祖,而飞廉的另一个儿子季胜,则是赵氏家族的先祖。

秦赵的先祖,在商朝时期一直混的很不错,到了周朝,他们的命运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秦赵共同的祖先.jpg

恶来和季胜的后人,与祖上一样都擅长养马,但在新建立的周朝,恶来一族由于是商纣王的死党,被周朝严密防范。而季胜这一族,情况则要好的多。

季胜的儿子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喜爱,让他到皋狼修筑宅院,孟增后来号称皋狼。孟增虽然不是什么卿大夫,但起码也是贵族,拥有自己的一些产业。

孟增的孙子造父,擅长驯马和驾车,其驾车本领非常高。周穆王因功封造父在霍太山的赵城,造父的后人就以封地为氏,赵氏家族正式有了自己的氏。

赵氏家族,成为了周朝的小小诸侯,而那个徒手搏击猛兽的恶来,他的后人太几(造父的表兄弟)此时并不得志,见赵氏家族发展得不错,也来投奔同祖的赵氏家族。

按照先秦时期姓氏的规则,只有出身上古时期有名望的家族才会有姓,只有当时代有头有脸的才有氏,因此恶来的后人只有一个嬴姓,却没有氏,他们也就随赵氏家族为赵氏。

此时赵、秦两氏的祖宗又合在一起了。

造父与太几,有着共同的高祖父飞廉,也就是五代宗亲。但是太几这一分支,混的并不好,主要原因是太几的曾祖父恶来曾经效力于商纣王,并且为商纣王殉职。

因此恶来这一支后人就被周人严加防范,虽然他们也很会养马和驾车,却不受重用。

飞廉的另一个儿子季胜的后人,就混的好的多了。

太几依附于造父,为赵氏,不过太几有个很有出息的儿子大骆。

大骆似乎并不满足于在赵城发展,心气颇高的他远走西部边陲。从赵城一直到西陲,也就是从今天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一直到甘肃天水附近,跨度近两千公里。

大骆跑这么远当然不是赌气出走,他是想寻找一块合适的养马场地。地处渭水上游的陇西高原,虽然地方偏僻了一点,但也不失为一处养马的好地方。为了扎根这里,大骆率领族人修筑了一座小城邑,名为西犬丘。

大骆擅长养马,这是祖上传承下来的基因,大骆似乎比祖上几代人都要聪明一些。

大骆明白,作为恶来的后人,他这一族人,都受到了周天子的防范。如何才能打消周天子对自己的敌意,让自己一身本领得以施展呢?

大骆不止是会养马,他还很有政治眼光。

西周历史上,将关中附近的游牧民族统称为西戎,西戎当中比较大的分支有犬戎、申戎、姜戎等。周穆王时期,一部分申戎被周朝招安,当时的申戎首领(或副首领)摇身一变,成了周朝的侯爵。

当然,周天子的侯爵也不是白给的,从周穆王到周共王再到周懿王,几任周天子频繁下令,让几代申侯不断伐申戎。

几代申侯虽然贵为侯爵,但日子并不舒心,一方面要与过去的宗亲申戎同室操戈,另一方面他们在西周的朝廷中又受到姬姓诸侯和卿大夫的排挤。

周懿王时期,当时的申侯常为与申戎鏖战而伤神,为在朝中不得志而抑郁。恰在此时,一份聘礼从西陲送来,送礼的就是大骆。

大骆下聘礼的目的,就是要娶申侯的女儿,与申侯的女儿联姻。

中国人历来讲究门当户对,两千多年前就是如此,申侯混得再不得志,他也是堂堂侯爵,这赵大骆是什么身份呢?

大骆,领着一帮族人,过着游牧的生活,可以视为西戎的一个小部落,而西戎一向都是周人的敌人。除了这一点,在周人看来,大骆还是前朝死敌恶来的余孽。

从实力上来说,大骆充其量就是数百人的小部落,不足与任何一个诸侯相提并论。

那么,申侯会将女儿下嫁给大骆吗?

答案是肯定的,大骆抓住了申侯急需朋友的弱点,高攀上了申侯的女儿。

大骆从此有了新的靠山,他在西陲的养马事业也开始有声有色起来,周朝对他这一族的敌视程度也降低了。

大骆与申侯的女儿的生的长子叫成,但是大骆最有能力的儿子却是另一个庶子,名为非子。非子得大骆真传,也很会养马,周孝王得知非子的才能,抛开过去的成见,请他为周朝养马。

非子为周朝养马,这是恶来的后人第一次被周朝起用,看来大骆的联姻很有成效。当年大骆在陇西高原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块并不算肥美的土地放牧,如今周朝请非子养马,那可就阔绰多了,不可同日而语。

周孝王让非子在汧河、渭水之间养马,这块地方正好是河水汇流地,水土肥美,放牧农耕两相宜。这里位于岐山西侧,周人在这里经营了几百年,如今是公爵国虢国的管辖范围。

虢国是周朝初年四大公爵国之一,实力超群地位显赫,负有拱卫周朝西大门的重任。

走下高原的非子,在汧河、渭水之间这块风水宝地上,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非子为人低调,脚踏实地,他不喜贵族华服,从来一身黑衣,内心却总是斗志昂扬,激情无限。非子带领族人每天早出晚归,白天放牛马饮水吃草,晚上让牛马歇息。

起初非子令族人严防野兽袭击牛马,并且早晚清点牛马数量,几年之后汧河、渭水之间的牛马漫山遍野,数不胜数。

为了提高放牧的效率,非子便想了一个办法,他令族人晚间将牛马驱赶到一处最大的山谷中,等到牛马塞满山谷,就算没有遗失,这便是著名的“藏马谷”。

870非子牧马地120%.jpg

图-非子牧马地

大骆晚年的时候,要立继承人了,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成应该继承大骆的事业。

但是周孝王认为,给自己养马的非子更有能力,应该由非子继承大骆的宗主地位。

这时候嫡长子成联络在朝中的外祖父申侯,寻求帮助。申侯立即向周孝王禀报,按照周朝礼制,不能废嫡立庶。

周孝王确实是很喜欢非子,他下令折中处理:让成继承大骆的领地,另外在赵大骆的领地附近,封非子一小块地,允许其修筑一座小城,命名为秦邑,非子成了周朝的附庸。

周朝分封制是这样的:周天子又称周王,地位至高无上,拥地一千里,周天子以下是大大小小一百多个诸侯。

诸侯分为五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公爵、侯爵拥地百里、伯爵拥地七十里、子爵、男爵拥地五十里。

附庸,也就是没有爵位,土地不足五十里的家族势力。

非子立刻带领部分族人,渡过渭水,在对岸修筑秦邑(今甘肃清水县),与原来的西犬丘相对,互为唇齿。

非子因封地秦邑,得到秦氏这个称呼,是为秦非子,他是第一个秦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