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地摇表测量接地电阻时,为何要求两个探针保持距离?

 彬临钦岛 2019-07-25

答:这是根据GB50169-2016标准,对于各种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电气设备、不同结构的接地装置的制作及土壤电阻率的要求而细化的。只有这种才能够真实反映接地装置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实际状况。见下图所示。

这种形式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有两种接线柱的,一种是三接线柱,另一种是四接线柱的,见下图所示。


现在施工检测中,还有部分测试接地电阻还是采用比较老式的ZC-8型接地电阻测量仪。年轻人则喜欢用现在的数字式专用测试仪。

规定要求,测量前应先把被测接地装置的接地引下线断开,然后进行测量, 。测量接线如图上图所示。其中E为被测接地极,两个辅助电极插入土壤的深度约为 0.5m,第一辅助电极P(电位探针)与待测接地电位探针电极之间的距离约 20m,第二辅助电极C(电流探针)与待测接地极之间的距离约40m。

测量时,仪表要水平放置,检流计指针要先调整至零位,否则可以借助零位调整器,把指针调整到中心线。然后,将倍率挡先调在较大的挡位,测量中根据指针的偏转情况,再作适当的调节。随

即一边用手慢慢转动发电机手柄,用另一边手调节倍率和读数盘,使检流计指针对准中心线,然后逐渐加快摇动速度到标准转速(120r/min),再调节标度盘,使检流计再次指向中心线,此时的示数与倍率的乘积就是被测电阻的值。

现在再说土壤率,土壤电阻率的数值与土壤的结构(如黑土、粘土和沙土等)、土质的紧密程度、湿度、温度以及土壤中含有可溶性的电解质

(如酸、碱、盐等)有关,由于成分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不同土壤的土壤电阻率的数值往往差别很大。测量土壤的电阻率时,在被测区域沿直线等距离插入地下4 根金属针棒,彼此相距为“a”米(一般为 20m),金属针棒的埋入深度应小于“a”的 1/20,用4 根测试线将4 根金属针棒与仪表上的 C1、P1、P2、C2 四个测试孔相连接,见下图 所示。

然后,按照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测出接地电阻后,被测区域的土壤电阻率即可用下式计算 ρ=2παR,式中的ρ为土壤电阻率,单位为Ω.m;α为探针间距离,m;R为接地接地电阻测量仪所测的值,Ω。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提问者参考一下。

知足常乐于上海2019.7.2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