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毛翼虎先生 要说民国时期中国最著名的中学,南有春晖,北有南开。最近,由油画家叶亮晓驾车,与国画家鲁海波、宁波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万湘容一起,走进了仰慕已久的春晖中学。 左起鲁海波 汪校芳 万湘容 叶亮晓 我是在与民革先辈毛翼虎先生的交流中认识春晖中学并心存敬意的。当时,毛老寓所与政协办公楼只一路之隔,他家里若有客来访总通知我去协助接待,顺手给他们照个相或写上一段文字,使我有更多机会走近毛老聆听他的教诲。 ![]() 毛老1928年在春晖中学上初中,正因为有了这不到一年的学习经历,才能由放牛郎向教书先生的转变,才有了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宁波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宁波市委会主委等多彩人生。春晖求学是毛老人生道路上非常关键的一步,他感恩春晖并时常与我说起春晖的故事。 我曾请教毛老:为何舍近求远去春晖中学读初中。他说他的哥哥毛觉吾和小学的班主任胡叔瑾老师都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是夏丏尊、朱自清先生的学生,胡叔瑾老师把夏丏尊先生在春晖中学译的《爱的教育》油印给他们做为国文课的补充教材,他还不时从哥哥和班主任老师处听说这些名人的轶事。春晖中学由著名教育家经亨颐出任校长,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朱光潜、蔡元培、何香凝、黄炎培、陈望道、匡互生、杨贤江等名流云集,还有奉化同乡夏禹勋、胡行之和毛路真也在那里教书。春晖是少年毛翼虎心目中的求学圣地。 非常不好意思的是,我在毛老面前竟然把“夏丏尊”读成为“夏丐尊”。毛老纠正了我,并说这就是夏丏尊的智慧。夏丏尊的原名是夏勉旃,民国成立后实行普选,人们都期望学高德端的夏勉旃出任为官,生性淡泊的夏勉旃既不想当官,又不忍心违背民众的信任,他就把自己的名字谐音为夏丏尊,这样选民们填写选票时都把“丏”字错写成“丐”而成为废票,他可心安理得的做他的学问了。夏丏尊先生后来成为中国文艺家协会主席。 毛老还给我讲过夏丏尊先生的故事。夏先生在师范任教时,有一学生东西失窃,夏先生认为学生行为不端是自己道德操修不够,感化力不强的缘故,就绝食以自惩。老师的自惩无疑是对每个学生心灵的拷打,当先生绝食一个多星期时,行窃学生终于坦白交代,物归原主。这种以自己的博大胸怀来感化学生的老师,才是学生终生难忘的行为楷模。毛老对春晖中学感情是刻骨铭心的,耋耄之年还提笔写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有益教材——重读〈爱的教育〉》,其中写道:我13岁时读《爱的教育》,现在83岁重读此书,往事历历,如在眼前。现将自己感受所得记录下来,向教育界同志郑重介绍:《爱的教育》是一本好书,作为青少年语言补充教材,将会收到很好效果。 春晖中学校园内有一间范寿康纪念室,虽然正在重修,门窗紧闭,里面空空如也,我还是感觉特别亲切,照相留念。这是由于毛老曾几次向我说起过他与范校长的渊源。当时的春晖中学有两位校长,一位是创办人经亨颐,著名教育家,他的女儿经普椿后来成为廖承志先生的夫人。另一位校长是教育家和哲学家范寿康,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后去台湾。“文革”结束后,“文章报国书生志”的毛老先后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地的华文报上发表650多篇文章,还在美国的《北美日报》开辟《江浙风情》专栏,介绍家乡风情。这些文章对离开家乡30多年的大陆去台人员来说,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更为珍贵,范寿康先生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子女把毛老的文章剪报带往台北,交由父读,并想方设法与毛老取得了联系,后毛老促成了范寿康先生把浓浓的思乡之情转化成具体行动,于1981年中秋节由台北飞纽约的儿子处,翌年阳春飞回北京,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受到邓小平、邓颖超、廖承志等接见。毛老还专程去上虞伴师游故里,并向师尊赋诗一首: 夫子归来好,晚节似劲松。 精神犹矍铄,诗句仍豪雄。 鬓发花兼白,心胸老更红。 儿孙齐奋发,为国效其忠。 记得有一次毛老对我说了在春晖的朱自清先生的故事后,我对他说,有人认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写得那么动人,是因为他来宁波教过书的缘故,他把宁波话中形容词重叠的语言风格给学去了,如《荷塘月色》中的“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将荷塘重重围住”,如果没有了这些重叠就没有了灵动,是宁波话的风格造就了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我问毛老是否同意这个观点。毛老问我是从什么书上读到的,给他也读读。我笑着说是从酒桌上听来的。毛老说,会喝酒好,你比我多了个交流渠道,我不会喝酒。 我刚到政协工作时,有位领导提醒我,凡毛老的发言要一字不差的记下来,然后慢慢品。品一品毛老这句话,我感觉毛老的语言水平胜过朱自清。首先,他表明了态度:不认同这一观点。他是通过只肯定我的酒桌交际来作间接否定的,他的否定从来是温和而尊重人的。第二,毛老说话的最大特点就是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如果我发了一篇文章,他总要先说一句“你的文章写得比我好”,以示鼓励。“我不会喝酒,你会喝比我不会喝好”也是同样的思路,一个人越是把自己放得低越受人尊重。第三,毛老从来不批评人,也从来没听到过背后说谁的不好,就让你在如沐春风中感悟,悟性有多高感悟就会有多深。 毛老曾对我说,丰子恺是夏丏尊的学生,由夏丏尊邀请他到春晖教书的。开教师大会时,丰子恺看到同事们或垂头或供手或伏桌,状态各异,他心血来潮悄悄的在会议记录本上画起了老师们不同神态的肖像画,被夏丏尊偶尔看到,大加赞赏,夏丏尊还请朱自清把丰子恺的画推荐到北京,才有了他的处女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发表。朱光潜获夏丏尊赏识,受邀到春晖教书,看到同事们相互交流作品,他也开始学习写作,他的处女作《无言之美》就是在春晖写成的。我想,丰子恺、朱光潜如果没有春晖的经历,也许一辈子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教师。可见,所处的人文环境对一个青年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晚晴山房是弘一法师的禅居。毛老在他的《梦幻尘影录》中是这样写的:这位李叔同先生当时已是一个穿百衲衣的行脚僧,法名“弘一”,居住在白马湖边象山之上的“晚晴山房”内,我们见到他都肃然起敬。后因丰子恺先生的介绍,我认识了弘一法师,曾几度晋谒,他为我写了五六张字,炉火纯青,的是墨宝,可惜在“文革”期间都被毁了。 因家里债台高筑,哥哥加入共产党遭通缉又不知所踪,迫使毛老于 1929年初离开春晖,转入宁波私立民强中学初三年级下半学期,后通过初中毕业考试。非常想往读书的毛老虽然努力通过稿费来减轻家庭负担,为了稿费,他甚至捡到女同学的情书后,就以此为素材写了篇《衡哥的心》在报纸发表,险些引起大祸。他终于没能继续上学,于1930年初,16岁的毛翼虎穿了一件海昌蓝布做的长衫,围了一条玫瑰色的围巾,穿上一双他哥哥的黄色橡胶底皮鞋以增身高,只身前往慈溪,成为龙山演进小学的一名教书先生。 我们一行走走聊聊,从春晖中学校园,走到象山脚下这一片低矮的平房,感受春晖中学的独特文化。站在河埠头面向碧波的白马湖,我想起了毛翼虎先生的一首诗: 春晖风物无比好, 燕子归来识旧巢; 一别校园五十年, 至今犹有余音绕。 鲁海波突然问:当年这些大家,要是酒后吵架想必也是件乐事吧?万湘容马上找到依据,说朱自清曾有一篇写白马湖生活的文章,里面提到他们常在热情好客的夏丏尊家喝酒,丰子恺酒后面红耳热,夏丏尊的声音响彻整个屋子,这不是吵架的前凑吗?叶亮晓脚踢地面的几片破瓷片说,说不定这就是他们吵架时打碎的。我说把这几片瓷片用白马湖的水洗净,供在书房,肯定能增文脉! 写于2016年7月1日 |
|
来自: 汪山茗 > 《山茗随笔之:旅游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