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风人文图典|古人怎样防暑降温?

 沪学 2019-07-25

1934年7月12日《申报》对上海气温打破63年天文台纪录的报道

上海以及周边的江南地区,近来持续高温,让人感到了酷热难熬。炎热的夏季,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因此,为保证胃肠正常工作,就要在饮食上对机体起到滋养补益的作用,增强人体抵抗力,有效地抗御暑热的侵袭,避免发生中暑。于是对于夏季作业,特别是户外烈日下作业的,防暑降温、防病保健就显得格外重要。

怎样防暑降温?网络上有高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防暑降温“妙招”,有要24小时开空调的,有的说不宜呆在空调环境里;有说要多喝茶水的,也有说不宜多喝茶水,宜喝白开水,也有的说吃着吃那,……我也弄不明白。

我相信凡事顺其自然,如同度过严寒一样,对于炎热,我们的祖先有很多办法。古人怎样度过炎夏呢?

古人在夏天外出活动,比之春秋季,显然要少得多。江南的商贾中一直流传这样一句俗话:“好汉不挣六月钱”,意思是六月伏天,酷暑难耐,即便有生意也不做。这个习俗甚至影响到官府的司法,一般也不在夏天对死刑犯行刑,大抵要等到秋后开斩,即所谓“秋决”。从汉代起,直至唐宋年间,在官府从事公干的人夏天可以休假,休假做什么?就是避暑。杭州《武林旧事》中说,宋代每年六月六那天,城里人便“登舟泛湖,为避暑之游”,江南自古比较富裕,人们静坐、采莲、泛舟、垂钓、弹琴、登高赏景,都是常见的户外避暑娱乐习俗。去跟大自然来一个亲密接触,修身养性,以静制热,可谓“天人合一”,也是惬意之事。

那个长期在江南为官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此看得很通透:“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禅房即心房,虽然暑热挥之不去,但心静则身凉,白居易找到一剂消暑妙方:“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在炎热的夏天,白居易认为避暑不是躲避暑热,而是直面它,化解它。因此,最阴凉之地不是树荫下,也不是在水畔边,而是人的心境里。北宋江南之地著名诗人梅尧臣,安徽宣城人,他很懂得在暑气逼人的盛夏享受生活,他的消暑方式就是“煮茗消暑”,梅尧臣的诗吟诵道:“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坐在屋内煮茶消暑,即使现代人也会采用这种方式,炎热的夏季,在如此闷热的天气中,人们动辄就会大汗淋漓,这时候就需要及时的补水了,很多人都会选择些冰水或冰饮料,当代人图一时痛快,冰饮对身体还是有一定的危害,其实,喝茶是最健康的补水方法。

无论哪种方式,心安则暑避。在古代江南士子看来,避暑,既要避暑气,还要去火避躁气,不急不躁。放得避暑之功。白居易“心静即身凉”的消暑良方,亦是古人避暑的真谛。毕竟,纵使你能遁形匿迹,只要心在,心就知道,你就无处可藏。清心静气,这不只是一种避暑方式,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或许,这也是古人生活那么绚烂、那么诗意盎然的原因吧。

江南古代文人墨客的消暑,常选择在绿树葱茏的山林中,或清风习习的湖面上,或清静的庭院中。此外,桥畔、池边的气温要低一些,因而也是古人避暑佳地。明代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又是养生学家高濂曾在《遵生八笺》中对古人纳凉消暑法也作过精彩的描述:“霍都别墅,一室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复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古代防暑降温打的条件有限,人坐井其上,亏这位老夫子想得出来,是不是暗示人们在炎夏常怀“冰雪在心”,有一点精神胜利的味道,也是白居易“心定自然凉”的生动实践。因为早在先秦的《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到夏季要“使志勿怒”,即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度过酷暑。

(本文部分内容刊载在2019724日上海《解放日报》“长三角”专版)

本期图典特发一组近百年来人们防暑降温的一组老照片。

  

1930年代北京街头的冰水摊子。最热的夏天还是冰水最解渴

1940年代,民众在街头买汽水喝,以防暑降温

1940年代,街头卖汽水的小贩

1950年代 苏州的老人在夏天公园里暑夏纳凉 防暑降温

1960年代 上海第一钢厂平炉车间,专门为工人建了一个冷气休息室

1970年代武汉钢铁公司的卫生人员为炼钢工人检查身体

1970年代 上钢三厂十几个车间都设立了小门市部,供应各种冷饮

1981年人们在北戴河海滨浴场防暑降温 摄影:武清月

1987年武汉江汉大学新闻系学生刘文姬利用暑假勤工俭学卖《武汉晚报》摄影:周国强

    2019年7月25日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