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防近视最科学有效的方法,再忙也要看完!

 EugeneYuan 2019-07-26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用眼护眼需要专业指导,以防进入误区。

众所周知,少看电视,多外出对于保护眼睛至关重要,然而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知识被我们忽视,等到孩子长大再回首才会后悔莫及。

如何正确检孩子的视力状态呢?

眼科专家认为,儿童视力检查,应该从婴儿期就要开始。

1、3岁以下婴幼儿的视力检查:

主要是观察其眼睛对光的反应和眼的注视运动。比如:

出生的婴儿,对强光应有闭目反应;

生后1-2个月就能明显地注视目标和追踪目标;

3-4个月以后,可以观察婴儿的视动性眼球震颤:用一个画有纵行黑白相间条纹的圆筒在其眼前旋转,如果孩子有视觉,眼球将追随圆筒的转动而做水平运动。

6个月的时候,婴儿可以通过视觉识别并分辨不同的物体了。

另外,用手掌遮挡住幼儿的一只眼睛时,如果引起孩子的反感,则提醒你被遮挡的眼视力较好,反之。则不会拒绝。这是一种用来判断单眼视力的好坏的方法。

2、3岁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视力检查:

可配合一定的检查,如用专供儿童使用的图形视力表进行检查。

图形视力表是用一些大小相当的日常用品图案或小动物图案作视标,如椅子、猫、狗等,如能说出这些图案的名称,就说明他们看清了这个图案的轮廓和细节。

检查时要耐心细致,与幼儿沟通感情,争取得到孩子的信任及配合,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视力。

查出近视怎么办呢?

人在不同年龄时期,屈光状态是不同的。

孩子刚出生时,眼球很小,眼球的直径(即眼轴)也很小,只有16-18mm,而出生婴儿的屈光力和成人相差不大,所以物象通过新生儿眼的屈光系统都成像在视网膜后,都是远视眼。

随着眼球不断变大,眼轴也在变长,视轴也逐渐接近正常。成人眼轴为23-24mm,为正视眼。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时常被要求去正规医院做详细视力检查,此时家长的任务就来啦:

首先,必须郑重更正以下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1:散瞳验光对小孩眼睛有害。

散瞳验光学名叫调节麻痹性验光,12岁以下儿童和远视眼一定要用。

调节麻痹性验光就等于测量山的高度必须从海平面算起一样。药物对眼睛无害且有时是用作治疗的一种方法,用时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误区2:200度以下的近视眼就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不需要戴镜。

判断是否为假性近视必须经过散瞳验光程序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戴镜必须经过专业医生诊疗后才能决定。

误区3:裸眼视力低就是近视或者弱视。

裸眼视力和近视无关,弱视一定用验光矫正视力作标准。

5岁儿童矫正视力低于0.5,6岁低于0.6,8岁以上儿童低于0.8才称得上弱视。

误区4:散光是治不好的。

眼球不呈球型,呈橄榄球型变得没有中心了,就是散光。

橄榄球横放着叫顺规性散光,竖放逆规性散光,斜着放叫斜向性散光。儿童顺规多,老人逆规多。顺规性散光有减少和治好的可能。

误区5:青少年近视只要戴眼镜就好,无需治疗。

错。配眼镜只能抑制近视发展的速度。家长还要做的是采取正确有效的矫正方式预防和控制孩子近视度数的增长。

误区6:戴上眼镜,度数就越来越深。

错。只要导致近视的诱因还在,近视度数就会不断加深,这与是否戴眼镜没有直接关系,一旦发现孩子近视,要尽早就诊,并在医生的帮助下,为孩子验光配镜。

预防近视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

就一招!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北京市疾控中心选取12000名6~18岁中小学生和家长针对学生的用眼环境、用眼行为、视力保健相关行为等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北京市近视学生占78.96%,其中高度近视占7.09%。宝妈们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除了众所周知的护眼和用眼卫生常识外,此处只强调一点:户外活动是唯一全球公认可以预防近视的最有效的方法。

充足的阳光有助于眼球巩膜的“加固”,还能够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控制近视的发展。

每天至少1小时户外运动,能够2~3小时更好,不是夜间运动,而是在日光下,这是非常有效的自然疗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