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人生有两种“凶德”,若不引以为戒,往往会贻害无穷

 qiangk4kzk8us4 2019-07-26

对于曾国藩来言,大家想必都很熟悉,无论恨他还是夸他,却谁都无法否认,曾国藩在为人处世上的高明。但需要说明的事,曾国藩的高明,也是经过了“血泪教训后” 才得来的。下面咱先看曾国藩的一件小事。

一、多言

在曾国藩进入翰林院后,此刻的曾国藩明显的膨胀了。在给父亲过生日时,一位经常给他父亲看病的人叫郑小珊,也应邀前来了。由于曾国藩跟郑小衫,已经非常熟识了,所以面对郑小珊,曾国藩就开始了,自我吹嘘!

再看郑小珊,那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一耍袖子,扬长而去。顿时曾国藩是要多难堪有多难堪。这件事,让曾国藩深刻反省了自己。

后来在给弟弟的书信中,特意把这件事提出来,认为这是做人的凶德,即:多言!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曾国藩认为多言是凶德,并非曾国藩的发明,其实在《道德经》中,便有这方面的经典阐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意思就是说,人无论在得意时,还是失落中,切不可太话多。如曾国藩的这个例子,之所以他引起郑小珊的反感和厌恶,便是他太话多,自以为是了。从此后曾国藩便开始不断强调“多言”的恶处,并做出了自我调整。

比如经常在日记中自我批评: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并以此引申到了口舌之争上,用言辞压制对方,实则是取败之道。老百姓有句话叫:站着说话不腰疼!

其实,许多时候,谁都会犯这个错,比如,一位家庭条件优越的人,他如何能跟身背大笔房贷等的人,有共同语言?他的话也许有道理,但问题是,道理虽有,可对别人却不现实。这样的说教,或争论,还是免了吧。

所以,曾国藩实际上已经把“多言”这种凶德,上升到了 “宽容”的高度上了。即,容别人之苦,体别人之悲,用宽容的心,却面对芸芸众生。所以一个人若有此宽容,那么也就不会,犯“多言”这种凶德了。

二、长傲

其实,曾国藩所言的这两种凶德,长傲,是排在第一的。曾国藩的原话是: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

笔者之所以把多言放在的第一,是因情况变了。如今资讯发达到如此地步,那些因信息不通,而造成的“夜郎自大”式的傲气,已经非常少了。人们却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表达,所以,才把多言放在了第一,而把“长傲”,降到第二。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若真的非常傲气,那通常证明,人家的确有两下子!所以曾国藩所言的长傲,也应变通一下,是失去学习、进取之心的傲气。

傲气,于现代这个讲究个性的时代,已经不是什么致命大错了。所以真正的错误便在于,取得了成功或做出一定成绩后,骄傲自满,开始不求上进。这就是必败的“凶德”了。

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自我满足的人,等于失去了发展空间。而如今却又是新事物、新科技等层出不穷的时代,这如何不败?所以,小编更愿意把“长傲”,解读为失去学习能力的“固步自封”。

所以,看曾国藩所言的这两种“凶德”,小编认为还是用发展的目光看待为好。所谓不知历史,现在将无法确立,未来也将失去方向。这其实才是我们从先贤身上,吸取成功经验的初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