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锡古运河印记

 GCCLJP 2019-07-26

秦寿容/文

无锡古运河,由五牧入境至望亭流入苏州,自西北至东南纵贯全境,全长40.8公里,沟通两旁大小河流,是无锡水乡的一条主河。无锡古运河的历史久远,可追溯到公元前十二世纪,泰伯南奔荆蛮,教民耕作,开伯渎以引湖水,已有今日无锡南门古运河河段雏形。另几处河段是利用古湖、古河修浚贯通成流的。古运河北塘段,河面极为宽阔,这里原是古芙蓉湖湖址。城西西运河与梁溪河合道,此地一带原有古溪,梁大同年间(535—546年)浚修以通太湖。今西运河上人民桥,旧为西门桥,古有梁清溪桥,始建于隋大业四年(608年)正是京杭大运河开通时期。无锡三千多年历史的风风雨雨,在古运河两岸有遗迹可寻;悠悠流水,孕育出水乡淳厚的民风民俗;无数的传说故事,激起游人无限情思。如果你乘上游艇,在无锡古运河畅游一番,定会给你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五牧血战古战场

无锡古运河的第一站为五牧。七百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悲壮的一幕,五牧血战重现眼前,这一带就是当年古战场。公元1275年,元兵直扑江南,未几常州失陷,赖宜兴人姚訔和无锡人陈炤,率义军两万收复城池。元兵统帅伯颜亲率二十万大军围攻常州。其时坐镇平江府(苏州)的南宋大臣文天祥,急派部将麻士龙、尹玉各率精兵三千,并派朱华率两千人,配合南宋另一支驻军张全所部救援常州。援军在五牧西与元兵遭遇,首战告捷。遂后麻士龙同张全设伏虞桥,胆小如鼠的张全竟不战而逃,悄悄率军退回五牧。麻士龙孤军与元兵激战多日,箭尽粮绝,终因寡不敌众全军阵亡。紧接着元兵围攻五牧尹玉、朱华两营,二将率将士奋勇杀敌,激战终日胜负未分。援军营中军粮早已罄尽,挨饿多日的展示均以草根充饥背水死战。河对岸张全按兵不动,竟“不发一矢,不助粒粮,”隔岸观火。入夜,伯颜以重兵紧缩包围,铁骑、火器猛攻宋军,尹玉身先士卒杀敌干余,援军也死伤大半,被迫退至古运河边岸。援军纷纷渡水挽张全所部舰船求助,张全却令尽斩挽船者手指,钢刀起处,河水尽赤,无数抗元将士尸漂河上。“当年古运河,想见血如汤”。尹玉收集残部共五百人,继续与元兵拚杀,以寡敌众苦斗终夜,对岸张全乘夜色掩护悄悄率部逃离五牧。尹玉在火烟中振臂一呼,五百将土奋力冲杀进敌群,杀得元兵“人马委积田间”,终因兵力悬殊,悉数捐躯沙场,无一降卒。尹玉阵亡前尚亲手杀敌数十人,“箭集胄如猬毛,甲裳尽赤”,虽伤重已成血人,仍咬牙拼杀,元兵不敢近身。最后元兵以绳索将他绊倒,四枝长枪架住他头颈,用乱棍打死了这位抗元英雄。五牧血战中,援军八千除四骑脱围飞奔平江府报信外,尹、麻二将和士卒全都战死在古运河畔。至今乡民还把尹玉当年血战的地带称作“双忠墩”,也叫“饿死岸头”。附近建有双忠庙,祀尹玉、麻土龙两将。现在那地方“双庙”已成地名,令人踏上古战场,不忘双英烈。

无锡古运河印记

埋葬于武进洛阳的麻士龙、尹玉骨成墩

右军故宅洛社桥

船过五牧,即到洛社。据说此地颇有灵秀之气,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此建别墅,筑观鹅亭,开洗砚池。右军故宅为洛社古迹,遗址在今洛社中学。镇中心古运河上,有跨河的洛社大桥,原为环洞大石桥,后为改善交通才拆除改建成水泥桥梁。洛社古石桥几经塌陷,最后一次是光绪七年(1881年),由李金镛重建。

无锡古运河印记

李金镛,本地石塘湾徒门村人。他早岁务农在家,热心修桥补路,斥资整修过杨家圩、界溪圩堤岸。稍后,他赴沪经商。光绪二年(1876年)徐、淮大旱,饿殍遍野,他首倡义举,向江、浙巨商募得巨款,亲往灾区赈济;遂后直隶、河南等省大灾,再度集资前往救济灾民,为朝野所重。他勤俭持家,不忘家乡,倾其所有独资重建了洛社大桥。桥成之日,正是他奉朝命去东北赴伍前夕。李金镛在东北查勘图门江边界,强烈抗议帝俄蚕食侵占中国大片领土,据理力争,寸土不让,迫使俄方一一退还。由于李金镛在谈判中不惧威胁、立场强硬,俄方官吏称他“一只虎”。他任长春知府期间,除巨盗、雪冤案、兴教育、济民困,黎民均呼他为“李青天”。这位清朝道员后被委派创办漠河金矿。他裹粮携枪行无人之境1500余里,136天后才到达矿地,艰难创业,次年一月即开工产金。漠河荒凉,三面为俄包围,李金镛奏准募兵,亲任统领,勤加操练,与“沿河卡伦声势连络,与黑龙江北岸俄城隐然对抗”,俄方不敢妄动。不到两年,漠河一带房屋栉比,商贩渐集,屹然已成边陲重镇。他积劳成疾,病殁边境,生前仰慕尹玉、麻士龙为国捐躯英烈,嘱咐死后归葬家乡五牧,今其墓仍在五牧古运河附近志公河畔。生为国家守边界,死为家乡看大门,英灵永留运河边。

三十里塘岸鹅卵石

悠悠古运河,径向东南流,那傍河堤岸历来是古驿道,唐代即于五牧置驿亭,与城厢接应,驿马不绝飞奔于途。长堤也是官塘大道,商旅往来,行人众多。这段自县界至锡城北塘的漫长石岸,到明代已堤塌路坏,多处没于水中,驿马受阻拦,行人难举步。明天启年间(1621—1624年),无锡知县刘五纬率民治理好芙蓉圩水患后,回头修建好了此处运河长堤。据说,刘五纬修建这段近三十里堤岸,全靠渔民出大力。其时,衙门里库银已用尽,地方上富绅冷眼旁观,不肯拔一毛。连他的心腹师爷,听说要修堤铺路也摇摇头,劝他说:“路线长、石料多、运输难、花费大,骑上了马也下不来。”

刘五纬向来深入民间,曾为渔船上伸雪过大冤案,渔民都拥戴他。这个知县来到西水墩同渔民商量,开门见山提起修堤难事。渔民个个拍胸脯:“石料由我们包,要多少运多少。”从此,每日傍晚,只只渔船从太湖捕鱼回来,总要带几块石头堆去运河边。三天一过,渔船愈来愈多;三月一过,破堤下处处石头成堆。运河沿岸种田人,看到修塘岸的石料已运到眼前,一齐来了劲,村村巷巷齐动手,能工巧匠上了阵,砌石岸、夯路基、铺路面,没多久,运河长堤砌得牢牢固固,官塘大道铺得平平整整。由于渔船上天天带来的石头,都是太湖边山渚旁挖来的,长年水冲浪打,这些石头大都是无棱无角鹅卵石模样,所以无锡人把那段新修的河堤,说成“三十里塘岸鹅卵石。”当然,年代又过了四百来年,现在看到的运河长堤,又已修过多次了。

黄埠墩怀古

船离双河尖,穿过吴桥,眼前河面宽阔,已是古芙蓉湖湖上。波光粼粼中一座小岛,宛如近处峰峦起伏九龙山龙嘴畔的一颗明珠,江南旖旎的水乡风光,令游客心胸为之一畅。那座小岛为黄埠墩。

无锡古运河印记

黄埠墩,四面环水,旧名小金山,南北宽八丈,东西长百尺,墩小而圆,四周石砌驳岸。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曾疏浚古芙蓉湖以通水道北上伐齐,舰船停泊于此。有书可据,则是公元前248年,楚春申君黄歇迁封江南,以古吴墟为都邑。在无锡治水有功。《越绝书》记有“春申君时,立无锡塘、治无锡湖。”无锡湖即芙蓉湖,黄歇曾扎营墩上,是为“黄埠墩”名称的由来。黄埠墩地处运河河心,北为双河口、南望江尖渚,两岸多条河流交会于芙蓉湖,河面阔、水势大,令人有洪水不可没、水枯不见底之感,以至本地人称此小墩永不会沉没,且有民歌流传:

龙山脚下浪滚滚,

古流环抱黄埠墩。

任你水涨浪头高。

墩墩永远不会沉。

唐宋以来,墩上建有寺院、水阁,逐渐成为胜迹。明代王永积《锡山景物略》记有“墩上有文昌阁、环翠楼、水月轩,垂柳掩映,不接不离。登阁九峰环列,风帆片片,时过几案间。”明朝右佥都御史、著名清官海瑞,曾在黄埠墩上环翠楼题写“玩山临水第一楼”匾额。清朝康熙、乾隆两帝南巡,均在墩上有题咏。

黄埠墩上的楼阁堂轩,几毁几建。民国十年(1921 年)被火焚毁,四年后重建,有竹枝词赞之并记其事:

中流倒映起楼台,

绀宇琳宫面面开,

一点金山镇湖水,

甲周两见劫灰来。

诗中“面面开”,指当年墩上建筑,沿河四周面面开门,极有特色。1958年,运河改道工程中,墩上佛殿等建筑尽行拆除。1982 年方建成今日景点,螭首吻脊、飞檐翘角的两层高阁,雕梁朱柱,颇有古意。院中有文天祥的诗碑,阁中悬“正气长存”“千古流芳”匾额。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