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页纸,解决你的知行合一

 黄元章 2019-07-26

文/谭校长

昨天谈到了达利欧跟王阳明结合,可能是现代人进化的终极方法论。

今天下午收盘之后,跟团队的小伙伴们喝茶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我问:关于知行合一,假如满分是10分,你给自己打几分?

小伙伴们纷纷谦虚低调的给自己打了一个及格线左右的分数。

其实这真是个难题——知行合一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难。

难在哪里呢?回到王阳明心学中我最喜欢的三个字“事上磨”。我说,很多人认为读了一本书,听了一个道理,自己就应该能做到。其实这是痴心妄想,是不可能的。在知道和做到中间,有一个必经的过程,就是“事上磨”的过程,不经过这个过程,不可能知行合一。

想象一下,黄豆变成豆浆必须经过用磨盘来磨的这一道工序。从知道到做到之间,就好比黄豆变成豆浆的过程,必须经过磨。但是大部分人呢,下意识地把这个中间过程给省略了,期望于读了一本书听了一个道理就能做到,这种不切实际的预期导致了大家认为知行合一很难。

因为我们搞错了基本流程。

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例子。

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是很多知识精英的和投资界人士的偶像,那么他的偶像是谁呢?他曾经多次提到他的偶像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以至于芒格的书《穷查理宝典》,就是直接向富兰克林的《穷查理年鉴》致敬。

一页纸,解决你的知行合一

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个人呢,当然是个很有成就的人,他年轻时是印刷工人出身,虽然在学校求学的时间不长,但是一生酷爱阅读。在持续学习的生涯中,后来他成为了著名的发明家,思想家,政治家等等,他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参与了独立宣言的起草,为美国立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甚至被称为美国“最后一个完人”。

读完《富兰克林自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道德十三律,他列出了心目中十三个最重要的美德,如下:

一页纸,解决你的知行合一

1、克制:拒绝过度饮食

2、缄默:不说废话,只说一些于人于己都有用的

3、条理:各类东西都归类完毕,摆放整齐,工作的开始和结束有定时

4、果断:决定该做什么并做好

5、朴素:不要浪费金钱去做一些无法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好处的事情

6、勤恳:珍惜时间,用宝贵的时间做有用的事,抛弃所有不必要的行为

7、诚心:不做任何不符合道义的欺骗行为,不要去想那些邪恶的东西,要让正义长存心中,说话时态度要诚恳

8、正义:不做任何不好的事情,不要损人利己

9、客观:不偏激,在接受理应接受的惩罚时,不要动怒

10、干净:身体,衣服与习惯都不可以邋邋遢遢

11、平静:切忌庸人自扰,不要总纠结于小事或者必然发生的事情

12、贞操:出于身体以及后代的考虑才进行性生活,而且过性生活的时候,不可以过度纵欲,有害身体或者有害清誉

13、谦虚:以耶稣和苏格拉底为榜样

看完之后你也许会觉得,这十三种美德确实很好。但其实这不是我今天要说的重点,我觉得提出这个美德清单并不难,也许你从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人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关键是你怎么从知道变成做到。

富兰克林真正牛的地方,是他非常重视“事上磨”的这个中间过程,为此建立了非常严格的流程。

首先他没有太贪心,面对十三项美德要求自己马上全部做到。他只是要求自己先做到其中一项,然后循序渐进地再去考虑其他项。

其次他发明了一个很好的工具,他的工具是一个本子。他把一页分成7列代表一周的七天,然后把每一列分成13行,每一行代表一项美德。这样他就得到了一个格子的列表,然后他每天会给自己做记录。比如第一周他要遵守“克制”这些美德,那么他就在每一天晚上,看自己在“克制”这一项上做得好不好,如果做得不够好,就在格子里画上一个黑点。

一页纸,解决你的知行合一

用今天的话来说,他用到了量化工具。

再次,他明白美德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循环往复的磨,就像磨刀一样。所以,他每周专注盯一项美德,第二周再加上一项,如此13周就能完成一个循环,一年正好能完成4次循环。他就在这个循环中不断的磨自己。

在这样不断“事上磨”的过程中,他的优良品格不断的增强,他在不断的进化自己,最终一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我们可以看到,富兰克林这个每周恪守一项美德,每天检查格子的方式,其实就是一个在事上磨炼自己的标准流程。那么这个事情跟达利欧的《原则》体系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我认为其中有很大的相通之处,如果用两个字来提炼,就是——复盘。

在《原则》这本书中,达利欧写到:痛苦加反思等于进步。

而我在解读《原则》的时候经常讲另外一句话——痛苦不加反思,等于痛了白痛。

事实上大部分人经常是痛了白痛,是因为大部分人在痛苦之后没有做反思这项工作。而这个反思呢,如果用更严谨的说法,其实就是复盘的过程。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画格子,其实就是一种量化复盘的方法,每天来复盘自己对某一项道德品质的执行程度。这种每天的复盘能让自己拿到进化路上的复利。就像我在解读《原则》时经常讲的一句话,复盘带来复利,不复盘只有随机。

不复盘的人,最终会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一条随机波动的曲线。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晚清牛人曾国藩的例子。曾国藩从30多岁开始,每天写日记,到他死的那一天没有中断。你去仔细看他的日记,其实就是一个每天对自己复盘的过程。

所以王阳明提出了在“事上磨”,而我们从达利欧,从本杰明·富兰克林,从曾国藩的人生经验中,可以提炼出一个共同点,关键就在于复盘两个字。

对于经历事情的当下就能够有所觉察的人来说,复盘相当于再磨一次,在事情中学到更多东西。而大部分人其实在经历事情的当下,觉知是不够的,错过了很多重要的东西。这种情况下,复盘就相当于他在“事上磨”的唯一一次,如果不做复盘,他经历的事就相当于白经历了。

最后对今天的文章小小复盘一下:今天我们讲到了知行合一之所以难,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从知到行的中间必须经过一个“事上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抓手就是复盘。我也会推荐你,每天用5分钟的时间给自己的一天做一个复盘,可以用自问清单的方式来做。

事实上关于知行合一,今天在‘“谭校长智囊团”的群里,我们还有更深入的讨论。随后的专栏中我会继续跟你更深入地聊这个重要话题。

(如果你从本文有所收获,请“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告诉你的朋友们。也欢迎留言写下你的具体感想。更深入的内容和想了解每个交易日的内部市场分析请点击这里入圈:头条圈子)。

谭校长一千零一夜:星空下的投资进化论

谭校长的朋友经常评价说,在中国如果有人能把投资,跨学科思维模型以及写作三件事情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他一定是最佳人选之一。

这个评价让他有点洋洋自得,但也心生惶恐。他时常觉得,自己写作的速度跟不上思维的速度。于是终于某一天他下了一个决心要跟自己死磕:从2019年5月27日开始,往后十年,每个工作日至少写一千零一个字,节假日随意。

于是就有了“谭校长一千零一夜“这个栏目。

今天是2019年7月25日,星期四,你看到的是这个栏目的第43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