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与美好人生

 以字为马 2019-07-27

荟萃心理学各领域新进展、新动态

来源 | 海国图智日播报

耶鲁名教授、心理学家劳里·桑托斯(Laurie Santos)开办的课程《心理学与美好人生》(Psychology and the Good Life)创下耶鲁新生选课的记录。一共有1200多名新生选修了她的课程,占到了耶鲁新入学学生的四分之一;以至于学校最后找不到大教室要放到最大的礼堂来上课,那可是壮观的景象。

最开始吸引挑剔的耶鲁学子们的似乎是它那些离奇古怪的作业,诸如“冥想十分钟”(meditate for ten minutes)、“睡觉八小时”(sleep eight hours,恩,这一点似乎暴露出耶鲁的平均课业压力,看来美国顶尖大学的天之骄子们要想完成学业顺利毕业也并不容易,睡足8小时似乎是一种奢侈)、还有减少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不少学生反映如果真正遵循了Stantos的建议,的确是能提高幸福感。这也说明能进来耶鲁读书的孩子们高中时期是吃了不少苦。

01

桑托斯教授是耶鲁大学著名的比较认知实验室(Comparative Cognition Laboratory)负责人。她的团队主要是通过实验来理解人类心智与认知的早期发展——有趣的是,他们并不是通过对人类志愿者被试来获取上述数据,而是把目光聚焦在狐猿(lemurs)、南美卷尾猴(Capuchin monkeys)等与人类有亲缘关系的灵长类动物身上。

教授想在挑剔的耶鲁学生里树立口碑,没有两把刷子可不行。在心理学界提起劳里·桑托斯教授的大名,虽然不能确保所有人都认识她,但她那个著名的“猴子嫖娼”实验在业内却是家喻户晓,甚至在社科以外的圈子引起反响。

首先,实验人员将7只南美的卷尾猴(3雄4雌)关进一个大笼子里,旁边还有若干小笼子,以便对单个猴子进行实验。第二步,他们尝试训练猴子的认知——知道“金钱”的妙用。他们将类似古代中国铜钱的金属圆环扔给猴子。猴子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妙处”,只当作闪闪发光的异物,一个个扔回给饲养员。

这时,实验人员不慌不忙拿出香蕉苹果之类猴子爱吃的食物,在笼子外晃悠。只要有猴子把金属圆环扔给实验员,后者就会把一定数量的水果扔向笼子里。就这样,猴子们慢慢学会了“支付货币”——金属圆环,并由此“购买商品”——各种食物。

第三步,桑托斯教授的团推开始尝试培养猴子们对“价格”的敏感度。譬如先规定一个金属圆环可以换得一个香蕉或一个果冻。突然,他们对香蕉“涨价”,迫使猴子们要用两个圆环才能换得一个香蕉。这种物价上涨竟然真的在猴群中引发购买偏好的转移——大家不再购买香蕉,转而购买果冻。过了一段时间,当实验人员让香蕉价格恢复到一个圆环的时候,猴子们又“如约”重新大肆购买香蕉,而冷落了果冻。

第四步,团队改变以前给每个猴子分别分发圆环的做法,而是一次性将大量圆环向所有猴子们扔去。于是,在“无政府状态”下,猴子们“充分自由竞争”,结果当然是年轻力壮的雄性猴子抢得了绝大多数圆环,成为“土豪”。而雌性、老弱病残的猴子则沦为穷人或赤贫。然而,让桑托斯教授团队大跌眼镜的一幕上演了:那只拥有最多圆环财富、“先富起来”的雄性壮猴在用“货币”购买了大量美食后,竟然开始“饱暖思淫欲”。只见他将一枚金属圆环交到一只未能抢到圆环的雌性猴子手里,而后者竟然既不羞涩也无抗拒地当着实验人员和其他众猴的面与其温存一番。云雨之后,这只母猴拿着她“挣来”的圆环从实验人员手里如愿以偿地买到了食物。在桑托斯教授团队看来,这大概就是人类第一次目睹“猴子嫖娼”的全过程。

最后,也是最骇人的一幕还是发生了——猴子的“革命”。当实验人员将所有“货币”从其他猴子手中夺走,然后交给一个猴子,让它“一秒暴富”后,人们在其他猴子眼中似乎看到了仇恨。而一旦将这只“富猴”与其他“穷猴”放进同一只笼子后,“打土豪、分田地”运动便上演了。众猴齐上阵,一顿龇牙咧嘴、拳打脚踢,暴力剥夺了这只“地主猴”的所有财富,然后根据各自的实力与“功绩”实现了财富的再分配。而那只曾经最为富有的猴子,此刻却孤零零地蜷缩在笼子一角,成为猴群社会的弃民。

02

桑托斯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后,在学界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当时,耶鲁大学的学生刊物这样介绍这一“划时代”的科研成果:“这个耶鲁大学的科研通过教导猴子使用金钱来重写(人类)历史。他们发现这些猴子和人类的金融分析师(financial advisor)一样聪明,也一样愚蠢。”

在耶鲁校刊对在校学生的访谈中,有学生表示看了桑托斯教授的试验,自己开始对人性表示怀疑,对人生开始沮丧。因为这些实验虽然使用的是动武,但是人类读者在目睹其状况后,很难不联系到自身的行为。而作为进步派,她不相信实验中所揭露的“猴类社会阴暗面”最终也是人类社会的宿命。

但也有对实验结果不以为然的。这些受访者认为一个简单的灵长类动武行为测试,并不能反映出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当然,不管是赞成者还是反对者,都对桑托斯教授团队超凡的科学想象力和精巧的实验设计表示叹服。

03

在第一堂课上,桑托斯就向学生强调,她不但要教他们了解什么是快乐,而且要教他们如何实践快乐。“事实证明,快乐确实需要练习。”

加州大学心理学家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提出,决定幸福感的因素中,50%来自基因,10%来自环境,40%取决于思想和行为。“人们往往认为环境对幸福的影响最大,却低估了我们的行为对幸福感的影响。”柳博米尔斯基在书中写道,当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环境对幸福的影响是最小的,除非你是个难民,或者正在遭受家暴。

桑托斯告诉学生,大脑第一个“故障”出现在感官感知上。恼人的噪音重复出现一段时间后会“消失”在背景中,美好的事物也一样。“拥有梦寐以求的东西那一刻,感觉真的很快乐,但很快就会习以为常。”比如,买了一套新房、一辆豪车,或者收到耶鲁的录取通知书。“收到offer那天,你的心情肯定比期中考试时好得多。”

如何处理这个故障?桑托斯开出了两个处方。

处方一:买体验,不要买实物。“等待一顿美餐或期待一次旅行的感觉,和等待你预订的iPhone到货时的心情肯定大不相同。”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博士阿米特·库马尔告诉《大西洋月刊》,等待物质的心情更可能是焦急,而不是期待。相比之下,度假可能只有一周,但它的记忆和影响长久得多,而拥有一辆豪车之后的第二年远没有第一年那么激动。

这似乎有违常理:为体验付费,比如度假,它很快就会结束;如果你购买实物,比如沙发,至少你能拥有它很长一段时间。然而,正如反复出现的噪音一样,时间久了,你的iPhone、名牌包、豪车……都会沦为日常生活的“背景”,稍纵即逝的属性却让体验式消费显得弥足珍贵。它们持续的时间不够长,不足以让人生厌;虽不完美,但在时间的滤镜下只剩美好的回忆。

体验往往比实物更让人快乐,还因为人们不太可能在分享经历时相互攀比。“人们不喜欢听别人谈论自己的财产,但他们喜欢听你讲‘吸血鬼周末’乐队的现场演唱是如何激情四射。”库马尔说,“社会互动是决定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聊天时请对别人好一点。”

处方二:感激你已经拥有的东西。“大脑的另一个故障是喜欢比较。”桑托斯说,我们常常和别人比较谁拥有的更多,无论我们拥有的是否已经足够。例如,奥运会上大多数铜牌获得者经常比银牌获得者更开心,因为银牌获得者的目标往往是他们没有得到的金牌,但铜牌获得者可能根本没料到自己会获得奖牌。

桑托斯建议学生们做一个思想实验。“问问自己,失去了现在的生活会怎样?”例如,如果这栋老旧的房子不再为你遮风挡雨,或者整天在耳旁唠叨的伴侣离你而去,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这种“消极的想象”或许能让人们重拾生活的热情,即使它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04

在课堂上,桑托斯提出了一个难题:金钱重要还是时间重要?

人们对金钱的追求似乎永无止境。柳博米尔斯基做了一项调查:年入3万美元的人认为,年薪达到5万美元能让他们快乐。那么,当他们年薪达到10万美元的时候,是不是就能感到双倍的快乐?然而,年入10万美元的人表示,年入25万美元才能让他们快乐。

事实上,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是有边际效应的。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和安格斯·迪顿对1000个美国家庭的调查,一开始,幸福感确实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年收入达到7.5万美元时,幸福感就趋于稳定,再往上,收入更高的人,幸福感却不会增加多少。

在人们的普遍观念里,有大把的钱是地位的象征,有大把的时间却是可耻的。然而,桑托斯告诉学生,作为“个人用品”,钱是有弹性的,因为理论上,你可以积累无限多的钱,收入也会上下波动。但时间是没有弹性的,你无法积累更多的时间,每天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因此,1小时比1美元更有价值。

哈佛商学院助理教授阿什利·惠兰斯设计了一个实验:第一次,他们给参与者每人40美元,要求他们把钱花在能节省时间的消费上。有人点外卖,有人请保洁,还有人雇邻居小孩修剪草坪。第二次,他们又给同一批参与者40美元,要求他们把钱花在实物上,比如买衣服。几乎所有参与者都表示,花钱减轻时间压力让他们更快乐。

为了让学生们充分理解金钱与时间的关系,桑托斯决定“现身说法”。期中考试后的第一堂课开始前,她守在教室门口向学生发传单,上面写着“本节课取消,你有1小时空闲,去体验‘时间富足’吧”。学生们有人读闲书,有人去爬山,还有人约许久未见的朋友喝咖啡。一名被繁重的日程安排压得喘不过气的学生得知多出1小时后,激动地当场哭了起来。

正因为我们活在一个想符合别人期待的社会,无形中把自己困在某个框架,要努力读书,要勤奋工作,好成就各种物质享受,却忽略自己的情绪,不断累积负面能量,才有现在流行语厌世的说法。没有觉察心理危机的人,持续累积不满,成为愤世嫉俗的一份子,否决改变的可能,对进步与成长没有自信。归根结底,幸福并不取决于外部环境,而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