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8章分享暨七月原谅月祝福》连载20 道是形而之上无我利他的智慧,不是人道上的智慧。 老子在近三千年前就高瞻远瞩地告知人类,一般而言,当社会呼唤仁义的时候,一定是社会上出现道德败坏、邪恶盛行的乱象之日; 当智慧使人类变得“聪明机巧”的时候,假冒伪劣一定盛行……因此,孝慈出,必有悖逆反衬;忠诚起,亦需奸佞烘托。 而大道的真实是超越现实、超越现象、超越常态认知的。人类的认识只有超越相对的思维,才能走进大道的真实。 老子出生在近三千年前的西周,早于孔子几百年。在那个年代,老子就告诉人类行道就要学习水的品质,水永远利益万物、利益人类,但依旧把自己放在最低位。 老子的目的是让人类透过水的品质,感悟水的品质是最接近道的。 同时,大道的真实存在于现实的背后,用道德的智慧穿越世俗的智慧,便可洞见大道的真理。因为世俗的智慧都是形而之下的智慧,是思维对于物质世界的感知认识,而物质世界是相对的、有局限的存在。世俗的道德是形而之下的道德,是人类在社会乱象中对于和睦、和谐的向往和肯定。 因此,本章《道德经》就是要帮助我们摆脱或穿越世俗的认知观、世界观、道德观,确立形而之上的认知观、世界观、道德观。 道德经学用编辑部于2019年7月20日第532天(作者授权代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