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吕布为何不敢重用高顺?曹操却杀掉高顺,留下张辽?

 历来现实 2020-08-08

吕布这个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他的手下无数,良将奸臣,鱼龙混杂。

其中,就有一个叫高顺的人,他的名气不如吕布大,但因为自己带领的所向披靡的“陷阵营”而被很多三国控所熟知。

很多史书上,比如《后汉书》、《英雄记》,都曾记载,高顺这个人为人正直清白,寡言少语,带军有方,颇具一种大将风范,所带队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有很多事例都可以看出,高顺对吕布可谓是忠心耿耿。

他曾经在吕布被偷袭,逃往他的营帐中的时候,把将军之位让给了吕布,可见高顺对吕布的敬仰之情。但是,如此一个德才兼备、赤胆忠心的人才,为什么却不被他的主公吕布所重用呢?在吕布被杀后,他又是为何被曹操所杀呢?

要想揭开这个谜底,我想要先讲讲高顺和吕布的故事。

就在建安元年(公元196)的一天晚上,吕布在一个叫下邳的地方屯营。这个时候,在南边的袁术担心吕布攻打自己的地盘,于是先下手为强,挑拨了吕布的一名手下,这个人,就是郝萌。

同年六月份,郝萌造反,袭击吕布。吓得吕布连鞋都没穿好,就带着家眷一起逃了出去,跑到了高顺的营中。高顺接待了吕布,就在两人交谈之际,吕布正为造反的人是谁而苦恼,高顺就问了吕布,是否有什么找到造反者的线索,吕布只回答了一句话。“河内儿声。”

高顺立马断定,这个人就是郝萌。不久,高顺就带着自己的铁骑,攻破郝萌的阵地,杀了郝萌,为吕布报了仇。向吕布献上首级后,随即称吕布为将军。

吕布得势,但并未重用高顺,在此期间,高顺还曾多次向吕布建言献策,吕布都对其置若罔闻,还曾说,他知道高顺是个忠臣,但就是不能用他。

吕布之所以如此,大概有这么几点原因:

首先第一点,高顺是个大老实人。高顺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惜把一个狡猾的吕布供到一个很高的地位,从此失去了一个筹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谁主动,谁掉价。从此,高顺就失去了在吕布心中的地位,因为吕布在这个时候,自我主义又膨胀了很多。

其次,第二点就是高顺太聪明了,引起了吕布的嫉妒。大家都知道,吕布只具有匹夫之勇,而且吕布这个人又十分小气。上边还有董卓压着他。所以为了长久的稳定,吕布不得不防着聪明人,可能这也就是说的,君主亡,谋臣亡。

吕布虽然还记得高顺的救命之恩,但是并不重用,即使是这样,高顺也依然还尊敬吕布,没有生太大的气,只是依然支持着吕布成就霸业。

高顺没有选对主,随着董卓,吕布被杀,高顺也就陷入了人生困境。张辽在刘关张等人向曹操说情的情况下,向曹操投降。然而, 高顺就没有了这样的命运。面对敌人,为了自己人生理想和抱负,为了自己的忠名,在曹操的质问中也是一言不发。

曹操也是一个霸道的人,怎么能容忍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才来挑战自己的底线?所以,曹操就一不做二不休,杀了高顺。

毕竟忠臣不事二主,高顺的沉默最终为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但却死得其所。

曹操为什么要留下了张辽?

张辽和陈宫、高顺可大不一样,他对吕布谈不上任何忠心,人家最初是东汉郡吏,后先跟随丁原,丁原之后又改换门庭从了董卓,吕布杀了董卓,好,再追随吕布,从他个人的成长轨迹可以看出,说好听点,他比较善于审时度势明哲保身,说句不中听的话,并非忠义之人。但是在汉末乱世,张辽这种行事方式,反倒是最为正常的方式,没理由杀掉人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