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腿也叫膝内翻,尽管大家感觉骨头是向外翻了,但是因为膝关节(胫骨)是向内翻转才造成的“O型”变化。所以医学“认定”,O型腿是膝内翻,而X型腿是膝外翻。 为什么膝内翻更容易得骨关节炎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由膝关节软骨退变所引起的退行性病变(部分关节软组织也参与其中)。软骨作为膝关节的缓冲板,耐磨是主要特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水分的减少,特别是磨损的常年积累,软骨发生退变(受力越多,磨损越严重),引发骨关节炎;它使得患者关节疼痛,活动范围受限,乃至关节畸形。 膝内翻人群,因为胫骨(小腿骨)内旋,膝关节间隙改变。外侧胫骨角增大(上图示意),而内侧膝关节间隙变窄。下肢力线(正常力线,股骨头中心与踝关节中心的连线通过膝关节的中点)的不平衡,导致膝关节一侧的应力集中及重心偏移,加重软骨磨损,从而引发骨关节炎。
同理,X型腿对单侧软骨的磨损也比正常腿型要强,所以膝外翻也是骨关节炎的高发人群。
判别膝内翻首先要双脚站立,面向镜子;先看双脚并拢,膝关节放松时,膝关节内侧是否有缝隙。如果有缝隙,再腿部用力,努力将膝关节合并(加紧大腿),此时再看一次缝隙是多少。 注意,是看双膝膝关节内侧的缝隙宽度,如下图红色部位所示。不是整个腿部最宽的缝隙的长度,因为O型腿小腿间的缝隙一定是大于膝关节内侧的缝隙的。缝隙越大,说明膝内翻越严重。 膝内翻的原因膝内翻有遗传因素,同时还有其他的原因: 生理性因素:小孩子在刚学走路的时候,因为还不能保持平衡,会生理性内翻,以增加身体的稳定性。所以8岁前,大多数小朋友会出现轻度的膝内翻,这个时间不需要过度干预,加强腿部肌肉锻炼,带骨骺闭合,骨骼成熟后,膝内翻会自然消失。 ps:过早的使用学步车,会导致孩子习惯性的膝内翻,所以走路的时候,不能过早,过多的使用学步车。 发育性因素: 这个比较多的就是缺钙,营养不良造成骨变形;特别是佝偻病,因为缺乏维生素D,造成骨发育障碍,腿骨不能承受身体的重量,膝关节发生翻转。 失衡性因素: 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和体态造成的下肢肌肉失衡,产生关节及肌肉代偿(多塔或lol,主攻手废了,其他人输出增多)。比如骨盆前倾后,会引发足部和下肢旋转,身体重心前倾,膝关节需要屈曲纠正重心前倾,使得关节内侧角变小,外侧增大,成为O型腿。(这个属于生物力学,解释起来比较模糊,不清楚的朋友,用2个鸡腿模拟转一下,就明白了。) “O”型腿的矫正及保养:
成年人的矫正动作:对于成年人来说,想要通过矫正动作以改变肌肉平衡,从而调整“o型腿”是可以的,只是周期比较长,一定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但也只能改善一部分)。可以先练这几个简单的动作。 1.夹球(纸巾盒)下蹲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足稍内扣,膝关节内扣做下蹲和起立的动作。20次一组,每天做2~4组,不需要完全蹲下去即可。 主要目的是锻炼腿部内侧肌肉。 2.臀桥:平躺垫子上,腿弯曲。抬起臀部使大腿和身体呈一条直线 ,然后放松落下。1组20个。 绑腿这种被动性的,在成年后,效果以及基本忽略了。 |
|
来自: 心无所谓 > 《姿态评估与疼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