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月,规律、逻辑、概率三碰头就翻倍!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9-07-27

周末,总结一下本周,本周实际上,就是围绕这科创板的上市,然后来了个一跌四涨的震荡。总体维持了平稳。多数朋友可能觉得行情也就这样,挺平淡的。但我和券商里的那些资深同行沟通,认识完全不同。在他们看来,现在是石头落地了。至少本来觉得会有资金分流,但现在不用担心了。

然后对于当前震荡中的市场机会,这些资深朋友也是要求越来越高了,不仅仅要公司有成长,有前景,还要走势配合,基本面、技术面都要符合。但对此,我是深深知道,那些朋友虽然经验丰富,但由于方法上还是传统思维,所以多少是有点落后的。

规律与逻辑

任何投资方法,所涉及的就是规律、逻辑、概率这三个因素,但技术分析,属于有规律无逻辑,就像RSI到20,很容易引发价格上涨,这种现象,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观察到,这是明显的规律。但RSI到20与股价上涨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吗?显然是没有直接联系的。

基本面分析,属于有逻辑无规律。什么样的公司能高成长,道理谁都知道。但真正企业经营,从来成长没有一样的。套用成功企业的模式来判断A股公司,实际形势早已不同,不过是画饼。

而这也是我自己这么多年一直用量化交易方法看股票的原因。量化的高级就在于,他是有逻辑,有规律的。以我一直看的“博尔丨系统”来说,(大家也可以到应用-市场,下个“博尔丨系统”的应用,自己来量化。)如果你想看积极的机构行为,就可以直接量化“机构丨库存”。其中的规律非常明显。

态度转变背后的逻辑

任何一个牛股,都是从“机构丨库存”从无到有,持续出现后,才成为牛股的,这是规律。而“机构丨库存”从无到有,再到持续的发展,本就就说明了机构资金对股价调整的态度转变,而有了这种改变,才能形成持续上涨。这显然是有逻辑关系的。因此当看到“库存”从无到有,并且持续,那就一定该注意起来了。


同样的震荡、反弹,要是缺乏橙色的“机构丨库存”,完全就不一样了。反弹再快都是短暂的。震荡中的牛股、熊股,很大差别就在于此,大家自己手头股票,只要自己到应用-市场,去下个“博尔丨系统”来量化清楚,也是一样的,“库存”持续出现了,转牛的状态也就有了。

概率必然存在,越高越高

另外,由于影响股价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将所有因素的变化都考虑进去。因此,投资成功也是必然会讲求概率的。再拿“机构丨库存”持续这种现象来说,显然持续时间越久的震荡,后续突破的赚钱的机会就越大。很多大牛突破之前,机构资金活跃都有一两个月之久。


所以说,什么东西都是有投入才会有回报,看上面那些大涨的股票,如果之前机构资金不去积极的动作,就不可能有后面的一飞冲天。而作为个人,想搭便车的话,显然搭这种机构资金已经积极动作良久的股票,才是高效的方法。而大家自己关心的股票,有哪些是前期有这种机构资金持续活跃的状态,可以到应用-市场,下好“博尔丨系统”之后,自己去量化出来。可以说,机构资金前期活跃的越久,后面的机会也会越大。

声明:用户或嘉宾在股吧/博客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 end ·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东方财富网股吧

百万股友交流平台

链接人与财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