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辽五京精品文物展|今起,去大同市博物馆,找寻契丹迷踪

 天宇楼33 2019-07-27

7月27日至10月27日,

“契丹王朝——

大辽五京精品文物展

将在大同市博物馆揭幕。

该展览共展出143件(套)精美文物,

全面呈现了辽代社会发展风貌

和契丹王朝的铁血刚猛。

文博山西相关文章

契丹要来了!到大同云中,看镔铁王朝铁血刚猛

大辽契丹,

中国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王朝。

辽的国土面积比北宋大,

综合国力比北宋强,

国际影响力也远超北宋。

至今外国人称中国:

一个是“陶瓷”,

另一个是“契丹”,

“无闻中国有北宋,只知契丹即中国”。

辽代疆域图

01

契丹迷踪之何处来,今何在

契丹,源于东胡后裔的鲜卑宇文部,是带有匈奴血统的鲜卑人,自认为是炎帝苗裔。

传说:一位久居天宫的“天女”坐着青牛驾驭的车,从“平地松林”沿潢水顺流而下,恰遇一位“仙人”乘一匹雪白的马,从“马盂山”顺土河向东信马由缰。二人在潢水与土河交汇处的木叶山相遇、相爱并结为配偶,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八个部落,即后来契丹族的族源。

十世纪初,雄踞草原的契丹族崛起。公元907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揭开了大辽的壮阔画卷。

辽代壁画上的契丹人形象

公元1125年金灭辽,以耶律大石为代表的契丹贵族西走中亚,建立西辽王朝。1218年,西辽被蒙古所灭,余部又在西亚建立起“起儿漫”王朝,史称“后西辽/西契丹”,存续80余年,被旭烈兀汗国所灭。

契丹灭亡后,辽境内的中下层人民,为了生存,逐渐同汉、女真等民族通婚融合,逐渐淡化了自己的族源。蒙元建国之初,以耶律楚材为代表的契丹人入职朝廷,并在征服金、南宋、西夏、吐蕃和大理等国的战争中,逐渐流散到各地。到明代初期,契丹族已退出历史舞台。

西辽疆域图(图片来源:网络)

今天,达斡尔族与契丹有最近的亲缘关系,为契丹人后裔;蒙古人和鄂温克人有部分契丹人的遗传基因,应是民族融合的结果;云南境内自称“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极有可能是蒙古远征军中契丹官兵的后裔。

契丹人究竟去了哪里,如何寻找这个失踪了的民族,已经成为一个诱人的历史之谜。

达斡尔族 (配图:乔支)

02

契丹迷踪之精神信仰

契丹族属于北方游牧民族,原来信奉萨满教,契丹人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不可解释的现象时必须求得巫的暗示。

后来统治者征服四邻各部,特别是太宗耶律德光取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者为了缓和民族冲突,稳定国家政冶,接受汉文化的洗礼, 此时,道教也由汉人带入辽境。

辽朝在吸收中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推崇儒家文化,而且出于统治阶层的政治需要,还大力提倡佛教,崇佛之风日盛。自辽中叶以后,佛寺香火鼎盛,信徒遍及全国,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寺院“棋布置列,塔庙相望”、“五京之内,竟数以千记”。佛教文化逐渐成为契丹民族的精神文化信仰之一。

应县木塔

(图片来源:网络)

03

契丹迷踪之社会生活

契丹族在建国前,“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车,车马为家。”为了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其服装多以圆领、左祍、紧身、窄袖、长袍为主要特征。

契丹人毡帽

(图片来源:网络)

建国以后,由于社会财富的增加,丝织类服装在契丹世家大族中日益普及,金、银、玉、珍珠、玛瑙等配饰在其衣饰中占有重要地位,显示了贵族的身份。以汉人为主的燕云地区受到契丹民族服饰的影响,“其良家士族女子,皆髡首,许嫁,方留发”。

契丹女子发饰

(图片来源:网络)

契丹族的饮食最初是以马、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饮食比较粗放、单调。随着与农耕民族的广泛接触,其农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谷物种类增多,契丹族的饮食结构开始向精细转变。面食逐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品,有馒头、炊饼、胡饼、汤饼、扁食(饺子)、煎饼等。

果品在世家大族的日常饮食中占有一定地位,不管是传统的桃、李、杏、梨、栗、枣、葡萄、石榴等,还是从回鹘传入的西瓜等,均受到贵族的喜爱。

饮料主要有酒、茶、汤等。北方民族生活中不可无酒,他们以酒成礼、以酒行事、以酒为乐,主要有马奶酒、果实酒和粮食酒。茶在以肉食为主的北方地区,有解腻、提神的功效,备受珍视。汤有多种,一般是用药材、水果或谷物等加水熬煮而成。汤为传统饮料,辽代盛行先汤后茶的习俗。

辽张世卿墓壁画图—研茶图(局部)

图片来源: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