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肚子里的蛔虫

 世纪风 2019-07-27
    蛔虫病是似蚓蛔线虫(人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它器官所引起的疾病,以儿童居多,可有呼吸系统炎症、消化不良、腹痛等胃肠功能紊乱现象。有时虫体可阻塞小肠或进入胆道、肝脏、胰腺管、阑尾等,引起严重并发症。

【流行病学】

    感染蛔虫,粪便内有受蛔虫精卵者是蝈虫病的传染源经口吞入感染期蛔虫卵是感染的主要方式。生吃未经洗净,附有感染期蛔虫卵的蔬菜、甘薯、瓜果以及用污染的手取食等是感染的重要途径。吸入附在尘土上的蛔虫卵或喝含有蛔虫卵的生水,也可引起感染。
     蛔虫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春夏季感染为主。

【病因】

     人蛔虫成虫为圆柱形,似蚯蚓,活虫呈淡红色,死后为黄色,长约15~35cm,宽约2~6m,是人体最大线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以吸取食糜为主,也能分泌消化酶,消化和溶解附着处及附近肠粘膜作为营养来源。雌虫每日产卵约20
万个,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受精卵细胞发育为幼虫,而且有感染性。人吞入感染性虫卵,在小肠内孵出幼虫,侵入小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经毛细血管入门静脉,再经肝脏,下腔静脉而达右心。亦可经肠系膜淋巴管、胸导管、锁骨下静脉而达右心,再经肺动脉,穿破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继而沿支气管、气管移行至会厌,再经吞咽进入消化道,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蛔虫不需要中间宿主,自人体感染到开始产卵约需60~75d,寿命为1~2年。
    在人体内蛔虫寄生部位以空肠为多,回肠次之,十二指肠最少。幼虫亦可移行至甲状腺、胸腺、脾脏、脑、脊髓等处,此时可产生相应的异位病变。
     蛔虫卵对化学物质抵抗力较强,一般杀虫药或农业化肥不影响它的发育,但对高温、干燥及日光的抵抗力较弱。例如在50℃水中只能生存半小时,60~65℃热水中5min即死亡,阳光直射可很快杀死虫卵。

【发病机理和病理】

    蛔蚴侵入小肠粘膜可使上皮细胞裂解;在肠粘膜和肝实质内幼虫可由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形成的肉芽肿所包围;在肺内幼虫损伤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出血,有炎症和肉芽肿反应围绕幼虫,肺泡内有浆液性渗出物,支气管有嗜酸粒细胞浸润,支气管粘液分泌增加,并可引起支气管痉挛,蝈虫初次感染后可分泌抗原物质,宿主可产生IgE和IgM型抗体,可能导致I型和II型变态反应。
     当重度感染时,移行的幼虫可通过肺毛细血管,左心,进入大循环,侵入淋巴结、甲状腺、胸腺、脾脏、脑、脊髓等处,引起异位病变,也可到达肾脏,经尿排出,或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
     成虫的致病作用主要因蝈虫在小肠寄生,产生毒性物质,损伤肠粘膜并引起消化不良,有时可引起肠梗阻。蛔虫唇齿的机械作用,代谢产物或毒素(溶血毒素、内分泌毒素、过敏毒素、酶性毒素、神经毒素)的化学刺激,使小肠粘膜主要是空肠粘膜被损伤,皱壁变粗,小肠可出现痉挛性收缩和局部缺血。由于肠粘膜损伤所致的消化和吸收障碍,可引起营养障碍,消化道功能失调和异性蛋白反应。
     蛔虫在肠管以外的异位寄生可引起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并发症。当蠕虫受刺激时,如高热驱虫不当,胃肠功能失调,季节变化等可钻入生理性狭窄部位,引起严重并发症,常见的部位为胆管、肝脏、阑尾、腹腔等,偶可见于胸腔、肺动脉支气管、眼、耳、鼻及泌尿生殖道。
     如果雌蝈虫侵入肝、腹腔或肺等处,可排出虫卵,蛔虫卵在组织内引起由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组成的肉芽肿。人感染蛔虫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即血液内可出现特异性抗体一沉淀素。沉淀素可在幼虫口腔、肛门周围形成沉淀物,影响幼虫活动。同时,幼虫周围出现以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在特异性抗体和浸润细胞的共同作用下可部分地杀死幼虫。当具有免疫力的人再感染蛔虫时,不少幼虫在移行过程中即被消灭,能达到小肠寄生的虫数较少,成人在多次感染后免疫力增强,儿童的免疫力较弱。


【临床表现】

     感染蛔虫后,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儿童及体弱者症状明显。
1.幼虫引起的症状:短期内吞噬大量感染性蛔虫卵后7-8d,病人有喉头异物感、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甚至发绀等症状,并可有粘液痰或血痰。体温可上升,一般在38℃左右,高者可达40℃。肺部听诊可有哮鸣音,干罗音或捻发音。X线检查见两侧肺门阴影增深,肺野可有点状、絮状或片状阴影,阴影可在1-2周内自行消退。痰中可检到嗜酸粒细胞,夏科一雷登晶体及蝈虫幼虫。血中白细胞增多,其中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加(一般占20%~30%)。国内曾报告人群因吃污染有感染期蛔虫卵的甘薯、胡萝卜、腌菜而发生暴发性蛔虫性哮喘。
2.成虫引起的症状:主要症状有食欲减退、厌食、偏食、多食,甚至有嗜异癖,或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儿童大多有腹部脐周围隐痛,有时出现绞痛或腹泻。精神不宁、失眠、发育缓慢、智力迟钝、磨牙、烦躁不安、惊厥等症状也多见于病儿。荨麻疹、皮肤搔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结膜炎、低热、嗜酸粒细胞增多等过敏症状亦较常见。
     蛔虫病患者如发生细菌性痢疾,易转为慢性菌痢或带菌者。

【诊断要点】

     主要应用直接涂片法、原涂片法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在饱和盐水中不易漂浮,难于检出,病人吐出或粪便中排出蛔虫成虫亦可确诊,肠内如仅有雄虫寄生(约占感染的3.4%~5%)则诊断较为困难,可用驱虫药试验治疗。有时肠道X线检查,发现肠内的蛔虫阴影亦可协助诊断。
     蛔虫性哮喘的诊断应结合流行病学贸料,一般不难判断。典型胆道蝈虫病诊断并不困难,胆汁检查发虫卵可作为佐证。在急腹症时(尤其在农村)应慎重考虑有蛔虫性肠梗阻、肠穿孔的可能。

【并发症】

1.胆道蛔虫病: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女性较男性为多。蛔虫侵入部位多在总胆管,较少进入肝胆管,偶可见于胆囊,雌虫软多,虫体有时可自行退出,但一般在胆管内短期死亡。患者腹痛常突然发作,以剑突下偏右侧阵发性纹痛为特点,可有钻顶感。病人常坐卧不宁,疼痛可放射到右肩及背部,同时常有呕吐,有时可吐出蛔虫,疼痛持续10-20min或更长,缓解后隔短时或较长时间可再发生。体检时剑突下偏右有局限性压痛点,无腹肌紧张。当虫体完全进入胆道甚或进入胆囊后疼痛反而减轻。但炎症现象进一步发展,表现为明显固定压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或可出现黄瘟。个别病人蛔虫可直接窜入肝脏引起出血、脓肿或虫体钙化。
    胆道蛔虫症的预后一般良好,若诊断治疗不及时,一且发生严重并发症,其病死率可高达15%,并发症有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胆道大出血、胆囊破裂、胆汁性腹膜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或败血症等。


2.细虫性肠梗阻是因蛔虫阻塞肠管或蛔虫寄生部肠段的正常蠕动障碍所引起,大部为单纯机械性或不完全性梗阻,其部位多在回肠下段;空肠结肠部位少见,发病特点是脐周或右下腹部突然发生阵发性纹痛持续数分钟,短时间歇后可再出现,伴有呕吐、腹胀、肠蠕动亢进、
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发作时伴有连续高调的肠鸣音,并可见肠型及肠蠕动波。多数病例在脐部右侧可触及软的、无痛性、可移动的团块或香肠形索状物。在肠梗阻早期可出现低热白
细胞增多、晚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严重者可发生休克。蛔虫性肠梗阻可并发肠扭转或肠套叠。
3.蛔虫性肠穿孔:蛔虫可使有病变或正常的肠壁发生穿孔,其临床表现为亚急性腹膜炎。发热不明显,伴有恶心及呕吐,腹胀逐渐明显。腹部检查有柔韧感,腹腔穿刺有渗出液,并可能检出蛔虫卵,也可形成局限性腹膜炎或脓肿。
4.蛔虫性阑尾炎蛔虫钻入阑尾所引起的阑尾炎,多见于儿童。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全腹或脐周围的阵发性绞痛,以后转至右下腹部。主要体征为右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及皮肤痛觉过敏,可有发热及白细胞增多。阑尾坏死穿孔后,蛔虫可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
     此外,在大量应用镇静药或昏迷的病人,可能发生蛔虫上窜,经咽部钻入气管造成窒息。

【治疗】
     除一般治疗外,对贫血较重者,于驱虫治疗前可先给予富有营养的饮食,维生素和铁剂等,待全身情况好转后,进行驱虫治疗。
哌嗪枸橼酸盐(驱蛔灵)、左旋咪唑、甲苯咪唑
双奈羟酸噻嘧啶(抗虫灵)、海群生以及中药等。

【并发症的治疗】
1.胆道蛔虫病:可先用内科疗法,包括解痉止痛,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预防或控制感染。可早期驱虫以防止胆道感染、胆管坏死、肝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有胆道感染,可选用适当抗菌药物。少数病人须手术治疗,其指征是:合
并肝胆系统严重感染,并发胆管大出血、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疼痛持续存在并伴有感染症状1周以上或经胆道造影,证明蛔虫已完全钻进胆道而死虫长期不能排出者。
2蛔虫性肠梗阻:不完全梗阻可用内科疗法,包括禁食,静脉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镇静、解痉止痛。腹痛缓解后进行驱虫。服用豆油或花生油80~150ml(儿童用量为60ml)可使蛔虫团松解,缓解症状,症状消失后1~2再驱虫。用氧气疗法,亦可使蝈虫松解,使其发生麻痹后排出。用胃管将氧气缓慢通入胃内,儿童每岁100~150ml,胃肠道溃疡及老年人不宜应用。如经内科治疗无效,症状加重,出现完全性肠梗阻或腹膜刺激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3.蛔虫性肠穿孔:如出现腹膜炎的症状或体征,诊断明确者应早期手术治疗。

【预防】

     控制传染源,积极开展普查并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对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教育小儿不随地大便,不吃生菜及不洁瓜果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