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和|《德藏新疆壁画》系列赏析(五十四):胜金口石窟和桃儿沟石窟

 zdjphoto 2019-07-28



饶宗颐先生题书《德藏新疆壁画》

54

1

胜金口石窟

胜金口石窟

      胜金口石窟寺位于吐鲁番市以西40 公里的木头沟南口东岸,距高昌故城约6公里。石窟寺遗址包括南寺、北寺、烽燧及八处寺院遗址,是吐鲁番最重要的石窟寺之一。佛寺遗址群的现状规模约形成于唐西州时期(640-791年),并沿用至高昌回鹘后期(13世纪末),是曾受回鹘高昌王室供养的寺院之一,其壁画内容以佛教为主,在学术上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新疆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学术研究资料)

胜金口石窟

胜金口石窟

      狭窄而令人生畏的胜金口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古代寺庙、石窟和佛塔遗址,我们在所有的废墟中都进行了发掘,从中发现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大部分是用婆罗谜文和回鹘文书写的,也有一些汉语佛教经卷,在其中一个佛塔遗址中,还发现了一页保存完好的摩尼教经书。此外,还获得了一批壁画和泥塑头像。但从总体讲,在这些废墟中的发掘收获说不上丰富,因有雪水融化后渗入废墟而使遗物不易保存下来。

——阿尔伯特·冯·勒柯克

01

供养人残片

      这两身人物像现仅残存身体部分,是护卫兵士的形象。

02

供养人残片

局部

2

桃儿沟石窟

      桃儿沟石窟分为两处,即西面的大桃儿沟石窟和东面的小桃儿沟石窟。它们分别位于吐鲁番盆地火焰山西段的大、小桃儿沟内。洞窟类型有僧房窟、禅窟和礼拜窟。大桃儿沟石窟现存10个洞窟,小桃儿沟石窟现存6个洞窟。根据石窟形制及题材内容、风格等判断,大桃儿沟石窟的兴建年代为宋元时期,小桃儿沟石窟的兴建年代为蒙元时期。

      早在上世纪初,俄国的奥登堡、杜丁,德国的冯·格林威德尔等外国探险家就来此调查,并盗掘了较多文书和壁画。而后,中瑞西北考察团的黄文弼先生曾于1928年来此调查。1906年7月,德国考察队在此进行“工作”。他们把它称为“吐鲁番以北的山前古建筑”。

(以上内容参考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吐鲁番学研究院2011年发布的《大桃儿沟石窟调查简报》和《小桃儿沟石窟调查简报》)

01

女供养人组像

(宽46cm  高33cm)

      这幅壁画出自小桃儿沟石窟格林威德尔编为第3号窟的洞窟门壁上。这些女供养人穿着U领短袖长罩衫,颇有蒙古民族风格,或为蒙古族女供养人。

局部

(横屏欣赏)

02

回鹘女供养人像

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