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Linux线程模型

 黄元章3355 2019-07-28

浅谈Linux线程模型

线程是每一个程序员都耳熟能详的概念,它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线程的概念比较抽象,它是操作系统的一个概念,是程序执行流的最小单元,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我今天分享的是 Linux 系统下的线程模型。

Thread Basic

基础概念

线程是操作系统能够调度和执行的基本单位,在Linux中也被称之为轻量级进程。从定义中可以看出,线程它是操作系统的概念,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的实现是不同的,不过今天分享的猪脚是Linux Thread。

对于Linux操作系统而言,它对Thread的实现方式比较特殊。在Linux内核中,其实是没有线程的概念的,它把所有的线程当做标准的进程来实现,也就是说Linux内核,并没有为线程提供任何特殊的调度语义,也没有为线程实现特定的数据结构。取而代之的是,线程只是一个与其他进程共享某些资源的进程。每一个线程拥有一个唯一的task_struct结构,Linux内核它仅仅把线程当做一个正常的进程,或者说是轻量级进程,LWP(Lightweight processes)。

对于其他的操作系统而言,比如windows,线程相对于进程,只是一个提供了更加轻量、快速执行单元的抽象概念。对于Linux而言,线程只是进程间共享资源的一种方式,非常轻量。举个简单例子,假设有一个进程包含了4个线程。对于那些显示支持线程的操作系统而言,应该是存在一个进程描述符,依次轮流指向四个线程。这个进程描述符指明共享资源,包括内存空间和打开的文件,然后线程描述它们自己独享的资源。相反的是在Linux中,只有四个进程,因此有4个task_struct数据结构,只是这些数据结构的某些资源项是共享的。

上面简单提到了Linux系统和其他操作系统线程实现的差异,这里再总结一下,Linux线程是进程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而其他操作系统,线程则是一种实现轻量、快速执行单元的抽象概念或者实体。这里再深入的理解一下,Linux中的线程和进程的区别。这也是诸多面试题中,最常见的一个。

资源共享

Linux线程与进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资源共享、调度、性能几个方面,首先看一下资源共享方面。上面也提到,线程其实是共享了某一个进程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

  • 内存地址空间
  • 进程基础信息
  • 大部分数据
  • 打开的文件
  • 信号处理
  • 当前工作目录
  • 用户和用户组属性
  • 等等

哪些是线程独自拥有的呢?

  • 线程ID
  • 一系列的寄存器
  • 栈的局部变量和返回地址
  • 错误码 errno
  • 信号掩码
  • 优先级
  • 等等

这里说一个黑科技,线程拥有独立的调用栈,除了栈之外共享了其他所有的段segment。但是由于线程间共享了内存,也就是说一个线程,理论上是可以访问到其他线程的调用栈的,可以用一个指针变量,去访问其他线程的局部栈帧,以访问其他线程的局部变量。

调度

刚刚从资源共享层面提到了线程与进程的区别,接下来看看线程与进程在调度层面的区别。说到调度,就得提到进程的上下文切换。上下文切换也被称作为进程调度或者任务切换,简单的来说是把CPU从一个进程或者线程切换到另一个执行。概括的来说,线程的上下文切换,要比进程更加快速,因为本质上,线程很多资源都是共享进程的,所以切换时,需要保存和切换的项是很少的。

线程上线文切换时,虚拟地址空间是不变的,但是进程上下文切换时,是需要重新映射虚拟地址空间。进程切换上下文时,进出OS内核&寄存器切换,是最大的时间支出。更模糊的代价是上下文切换时,会干扰处理器的缓存机制。当上下文切换时,处理器需要重新cache一些内存。

这里更大的一个区别时,当更改虚拟地址空间时,CPU 的 TLB 等也会被刷新,导致接下来的内存访问更加耗时,所以相对线程切换来说,进程的切换耗时更大。

性能

从性能方面,来查看一下线程与进程的对比。由于线程更加轻量,导致线程的创建速度、切换速度都要高于进程。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从上面提到的各个方面来看,好像线程都要优于进程,那么有没有啥缺点呢?

线程缺点

线程同样也有缺点,最大的缺点是线程的不安全性,缺乏保护机制。就是上面提到的黑科技,因为线程间共享数据,一个线程可以重写另外一个线程的堆栈,导致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除此之外,线程还有以下缺点:

  • 共享属性:全局变量是在所有线程间共享的,访问时是需要同步加锁。
  • 很多库函数是线程非安全的,多线程编程时,需要注意这一点。
  • 线程的健壮性不强,如果一个线程crash了,那么整个应用程序就跪了。

应用场景

上面提到了线程与进程的对比,也提到了线程的优点和缺点,那么什么情况下适合用线程呢?简单的来说,计算密集型的任务,适合于多线程来处理。因为计算密集型任务,需要耗费很多CPU,上下文的切换是非常频繁的,而线程切换速度是高于进程的,所以使用线程是更加适合的。在实际的编程过程中,根据业务的场景,再结合进程和线程的优缺点对比,来决定适合的编程模型。

线程创建

那么Linux中线程是如何创建出来的呢?上面也提到,在Linux中线程是一种资源共享的方式,可以在创建进程的时候,指定某些资源是从其他进程共享的,从而在概念上创建了一个线程。在Linux中,可以通过clone系统调用来创建一个进程,它的函数签名如下:

#include <sched.h>int clone(int (*fn)(void *), void *child_stack, int flags, void *arg, ...);

我们在使用clone创建进程的过程中,可以指明相应的参数,来决定共享某些资源,比如:

clone(CLONE_VM | CLONE_FS | CLONE_FILES | CLONE_SIGHAND, 0);

这个clone系统调用的行为类似于fork,不过新创建出来的进程,它的内存地址、文件系统资源、打开的文件描述符和信号处理器,都是共享父进程的。换句话说,这个新创建出来的进程,也被叫做Linux Thread。从这个例子中,也可以看出Linux中,线程其实是进程实现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

内核线程

在Linux中,还存在一个Kernel Thread的概念,也就是内核线程。内核创建一些内核线程来执行一些后台任务。相对于普通的进程,内核线程完整的存在于内核空间,是没有自己的地址空间的,也就是mm指针为空,它的操作仅存在于内核态,并且也不会上下文切换到用户态。不过内核线程和普通进程类似的是,是可调度和可抢占的。

同步

由于线程间共享了很多资源,所以在多线程的编程环境下,为了保障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需要对共享资源的访问进行同步。常见的同步方式,也就是加锁,以保障操作共享资源时,不会出错。在Linux中,锁的种类大致有四种:

  • 互斥锁
  • 读写锁
  • 条件变量
  • 自旋锁
  • 内存屏障

有兴趣的同学,看看看下这篇文章:http://blog./2016/02/21/同步互斥锁/ 。总结来说,锁的代价是高昂的,所以在设计高并发、高吞吐的程序时,尽量避免锁的使用,或者减少锁的区间。

常见的多线程编程模式

下面谈一下实际工作中,要如何合理的线程呢?这里我简单的提出三种常见的线程模型。

  • leader-follow 模型(主从)
  • 线程与连接对应,并发度等于线程数。
  • 所有线程经历accept->close整个过程。
  • 适用于连接数少、处理时间长、CPU密集型服务。
  • producer-consumer模型(生产者消费者)
  • 主线程用于accept请求,并将fd放置在消费队列pendingpool中。
  • pendingpool进行连接的维护工作。
  • 多个worker竞争pendingpool的连接。
  • 适用于连接数多、处理速度快的业务。
  • 高并发索引模型
  • 无锁设计
  • 将请求或者事务映射到具体线程处理

踩过的坑和小技巧

同步

多线程场景下访问共享资源,需要关注同步问题,否则容易出现数据错乱、甚至程序crash问题。

比较推荐的做法:优先使用线程变量,即通过 __thread 来修饰数据成员。其次可以使用栈,对于全局内存的访问,需要关注访问顺序,必要情况下进行加锁。

过载保护

多线程场景下处理任务时,常用到队列,即多线程从任务队列中取出任务,然后并发处理。如果对任务处理速度有时效性要求,需要关注过载保护的问题。当任务量多大,或者线程来不及处理时,需要及时丢弃队列中的任务,以保证高吞吐和低延迟。

公平调度

多线程场景下,也会遇到线程调度方面的问题,线程的调度对用户都是透明的,有时可能会遇到调度不公的情况,使得一个线程负载过高的问题。

析构出core

线程退出时析构出core的问题,比如一个线程即将退出,并释放了申请的内存,如果该内存在其他内存中,正在被访问,就会遇到出core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关注优雅退出时,析构的顺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