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晓阳:田冲的“后劲儿”

 老鄧子 2019-07-28

田冲的“后劲儿”

                                郭晓阳

        田冲与我同出于商洛山野,都受过地域文化的滋养。钟灵毓秀的商山洛水,赋予了我们坚韧、谦卑的品性,且从来都是执着于理想并能付诸于行动的。他在二十多岁动笔创作长篇小说《迷局》,到了人生中年时期才正式出版发行,历时之久其诚其力令我感佩!正如前辈作家京夫先生所言:“别小看咱们山里娃,后劲儿大着哩。”这部书出版后不久,我有幸与作者初次见面相识于《西安商报》社,获得了签名本。

        甲午暑夏的洛南山里,雨多。我常在夜里读书习字磨石刻章,夜之风雨也常常能助我凄凉。这样的风雨苦学之夜,自然少不了文人最好的那一壶苦味儿的茶水。或许是雨夜的淅沥微冷,触发了潜存于内心深处的,某些许久难以消逝的生活记忆,原本对雨就尤其敏感的我,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洗礼,从不同角度认识了生活认识了社会认识了现实的世道人心之后,就愈发坚定了从事文学创作的理想追求。那篇《商山夜雨》我反复写了三稿,总觉笔不从心言未尽意,就揉了。欣赏着皱在篓里的那一堆纸蛋废稿,遂陷入一种难以言表的苦闷之中。长久呆坐静思,我为自己的文学才情深感羞愧。一篇千把字的文章,竟搞得我皱眉愁苦头疼发乱。文学之梦受潮了,何以持续追求?

        鲁迅先生吃的是草,挤着大量的奶,他的文学成就,当是对“天才出于勤奋”这句名言,最有力的诠释和论证。苞谷要春种秋收,麦子要过冬过夏,庄稼不懂浮躁的含义,它们只严循自然规律守土生长,耐得住风雨烈日寒来暑往,最终修成正果养天下之人。我清醒地认识到了生命的短暂和自身的渺小,然而慰藉心灵净化灵魂的文学,是要用一生去追求的。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方能弥补文学知识匮乏之缺憾。虔诚如僧求经,潜心苦修,功到自成,勤奋是必然的。

        连续几个通宵,当我认真读完了《迷局》,就又一次在心里潮起了对文学和作家的敬仰之情。柳青先生言:“文学是愚人的事业。”从事文学创作,当是天下第一等苦事。就上述从事文学创作之不易,我就进一步明白了,作家历经艰辛磨难,体悟人生真谛而创造的艺术,于社会人心的深层意义。新世纪以来,商洛涌现出了一大批作家,各自耕种着各自的田地,且各有各的建树和成果。田冲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是沿着前辈作家的路子向前行进的。他最早是以散文、诗歌和新闻稿写作,步入文坛名誉西安的,直到《迷局》的出版,他的文学创作才真正跃上了一层新的高度。

        《迷局》引起了陕西文坛青年作家崛起的现象,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学界。这在近几年陕西作家出版的长篇小说中,是倍受关注持续畅销接二连三再版的,相当出色的一部。对于很多业余作家而言,出版一部长篇小说之后,大都会坐在山顶歇息一阵儿,以求养精蓄锐再攀高峰。但田冲似乎并没有耗干心血,他生就了商洛文人坚韧如竹的品性,其文学野心文学才情和文学能量是很大的,这让我这个久来痴迷文学创作的新一代青年,颇觉难度之大而钦佩彻服。果然,在《迷局》面世两年后,田冲的散文集《春暖花开》又出版了。我心想:好家伙,咋又写了这么多?!——从事文学创作到了田冲这个程度,只能用京夫先生所说的“后劲儿大”来解说了。

        《春暖花开》使我见识了一个走向成熟的作家,对人生和生命的高度思考,对生活物象的细致观察,对社会世事的真切感悟和深刻剖析,其高度概括的文学创作能力和精美的诗性语言,使作者的才情和思想,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田冲能在他钟爱的文学事业上结出这么多果实,至少使我明白了这样一个真理:瞄准一个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进取。以超于常人的坚韧和勇毅,沉静地面对严峻而冰冷的现实,汲取丰富营养,创作出无愧于心无愧于时代乃至无愧于历史的优质作品,从而实现文学追求的终极关怀,和作家自身独特的生活体验的价值意义。人生做成一件事,足矣。

        所谓“系心一处,大志可成”,田冲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生活中的温馨与残酷,就像阳光雨露一样,都是滋养生命灵魂的食粮。进入知天命之年的作家,正是释放能量的创作活跃期,期待田冲先生再出新作再创新高。

                             2019.7.20 静虚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