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畅销中国唐朝,现风靡全球,韩国烧酒到底是种什么酒?

 史舘 2019-07-28

无论喜爱韩剧与否,但凡看过韩剧的人,除被这些“车祸、癌症、治不好”的三宝剧情吸引外,一定对剧中关于五花肉、排骨珍贵的描述印象深刻,尤其是一些韩国人烤肉配烧酒吃喝到位了之后的场景。

今天的重点不是吃肉,而是谈酒。

韩国的烧酒到底是一种什么酒?起源何处?除了烧酒,他们还有别的酒吗?

韩国民众普遍认为,朝鲜民族发明酒的时间,是要早于中国的。并且,在日本人饮食文化中的精髓:茶道和生鱼片起源于朝鲜。在朝鲜的三国时期,朝鲜的造酒术也通过百济流传到日本,由此诞生了日本清酒。

在中国的《魏书·勿吉国传》、朝鲜的《芝峰类说》和日本的《古事记》中,都记载着一个关于处女“嚼米酿酒”的故事:年轻的女孩用甘蔗当牙刷刷净牙齿,再用海水漱口,然后咀嚼大米并酿制成酒,称之为“美人酒”,平时还舍不得喝,只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当贡品或享用。

这是中日韩三国文献中记载的最早最原始的酒,据说其制法和工艺现在仍流传在中国台湾和冲绳地区。

这是有据可查的朝鲜最早酿酒方式。当然,这种“嚼米酿酒”的方式,产量自然极低,很难批量生产,毕竟找到那么多女孩子坐在一起嚼米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朝鲜《芝峰类说》1614年印制,朝鲜第一部百科全书

在朝鲜三国时期,开始出现相对成熟的谷物酿酒技术。《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大武神王十一年酿出过“旨酒”(甜味美酒),这种在高句丽建国初期酿出的“旨酒”还出口到了中国,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曾经写下“华樽旨酒,绮席嘉肴”,“一盏新罗酒,凌晨恐易消”的诗句。可见,朝鲜酒在唐朝的骚人墨客中还是很受欢迎的。

到高丽时期,中国宋元两朝的先进酿酒技术传入朝鲜,酒曲被细分为小麦和大米两种,酿制好的酒也分为清酒和浊酒。

当时的行人大多喜欢在寺庙里休息,所以形成了寺庙卖酒的风俗,逐渐演变成寺庙是酿酒、售酒、饮酒的最佳去处。但经常有醉鬼在寺庙里喝多了闹事,到显宗时期,寺庙才禁止酿酒。

1231年,蒙古大军攻入高丽,同时带来了制作烧酒的蒸馏设备和技术。随即,蒸馏酒在朝鲜得到广泛推广,除了用小麦和大米外,平安道、黄海道、全罗道、济州岛地区开始以高粱和红薯、木薯等杂粮为原料酿酒。因为这种蒸馏酒出酒时是一滴滴地滴出,故被当地人称为“露酒”。

▲高丽蒙古战争发生于1231年,持续至1273年,共发动了9次战争

这种蒙古人从波斯人那里学来的蒸馏制酒方法做出的酒,就是最早的韩国烧酒,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称之为“火酒”、“酒露”。这种制酒方法后来又被东征的十字军带到了欧洲,在欧洲发明了以葡萄酒为原料蒸馏而成的白兰地。

据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任何品质的酒都能蒸馏成烧酒,只要蒸馏设备制作正确,一般都能得到三分之一左右纯净的烧酒。

朝鲜人在蒙古人的设备和技术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风俗习惯,还发明了独特的蒸馏方法。

他们把做好的酒盛好放进锅里,锅上放上蒸笼。蒸笼周围放上容器接酒,再把锅盖反过来盛满冷水方在蒸笼顶上。然后点火加热,不停更换锅盖里的冷水。烧酒就会一滴滴地滴落进蒸笼周围的容器里。

经过不断的改良,这一套设备最终定型,被称为“伦基”、“羔里”,用泥土制成的叫“伦基”最为简单;复杂点的叫“羔里”。“羔里”又因为=材质不同,分为“铜羔里”和“铁羔里”,流传最广,应用最多的是“铜羔里”。

▲“伦基”、“羔里”图示

酿酒设备的改进,使烧酒迅速在韩国普及,喜欢喝烧酒的人越来越多。在朝鲜世宗时代,烧酒还是不易得到的高级货,仅在权贵阶级流行。到成宗时代,已经成为寻常宴请的必备饮品,民间也常用其药性治疗腹痛和毒虫叮咬等症。

日据和二战期间,因日本政府强征酒税,日军粮食短缺,朝鲜酿酒业一度被禁止和减产,影响了烧酒的发展,一些传统民俗酒逐渐失传。

二战结束后,韩国开始选用美国进口玉米为原料,以及先进的连续式蒸馏设备生产烧酒。

1986年后,韩国政府发布了各种相关政策,力争保护韩国传统民俗酒,其中韩国的安东烧酒被认定为第12号无形文化财产。除烧酒外,韩国还有人参酒、全州梨姜酒、梨花香酒、杜鹃酒、柚子酒、松笋酒等多种民俗酒流传至今。

在现在的韩国,“一起喝一杯”这句话就像中国的“吃了吗”一样普及,心情好了、坏了都要喝一杯,升职加薪要喝一杯,业绩没完成也要喝一杯,路边摊、小酒馆随处可见端着一杯烧酒,或寂寞惆怅或神采飞扬的韩国人。

据统计,一个韩国人每年要喝掉近百瓶烧酒;有两个韩国品牌的烧酒进入世界蒸馏酒销量前十名。

烧酒、烤肉助力韩剧,正将韩国文化在全世界广泛传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