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暑|竹闌乘興倚薰風

 dongchang 2019-07-28

己亥大暑時值夏曆六月廿一日,國曆7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120°時開始。大暑之物候為「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逸周書·時訓解》:「大暑之日,腐草為蠲,又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腐草不為蠲,穀實鮮落,土潤不溽暑,物不應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時值中伏前後,為我國大部分地區最熱之時。民間此時亦有飲伏茶、曬伏薑、燒伏香等風俗。【參見:<何謂「三伏」?>】

時值盛夏,夏曆六月廿四日頗特別,不少民間紀念日定於是日。俗謂雷神誕生於六月廿四日(一說為廿三日),故稱是日為雷公誕辰(雷公誕),又稱「雷尊誕」、「雷祖大帝聖誕」、「雷祖生日」。雷公亦稱雷神、雷師;雷神之統領則稱雷王,全稱「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傳統雷公形象「壯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揷兩翅,額具三目,臉赤如猴,下額長而銳,足如鷹鸇,而爪更厲,左手執楔,右手持槌,作欲擊狀。」俗云雷神能擊殺妖孽及忤逆不孝之人,故加意禮奉。

傳說中之雷神形象

昔時,全國各地多有雷神廟、雷神殿等,時加享祀,至六月廿四日雷神誕辰尤盛。屆時,民間有各種紀念活動,如禁屠、茹素、享祀等。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載浙江杭州此俗:「六月二十三日為雷神誕辰,城隍山雷神殿拈香拜佛者不絕於途。」又記浙江吳興(湖州):「六月二十四日,燒雷祖香。」又記江蘇吳中:「六月二十四日為雷尊誕。自朔日至誕日茹素者,謂之雷齋。郡人幾十之八九,屠門為之罷市。或有聞雷茹素者,雖當食之頃,一聞虺虺之聲,重御素餚,謂之接雷素。嗜齋之先,戚若友,必饋餚饌以相煗熱,謂之素齋。既開齋,又如之,謂之開葷。」

雷神誕辰日,民眾舉辦「雷神會」(亦稱「雷祖會」、「雷神誕會」),往雷神廟享祀雷神,並舉行集會,演戲娛神。俗信有過錯者祀神尤為虔敬,因懼遭雷擊;又盼炸雷,俗謂有鎮壓蟲虺妖邪之效。四川《廣安州新志》:「(六月)二十三日,辦『雷祖會』,拋撒五穀,懼天譴者禮之尤虔。」

「電」(左)與「雷」之甲骨文,線條表示閃電軌跡;小圈表示打雷。

順帶一提,「神」字之本義即「電神」,甲骨文「申」即「電」之本字,加「示/礻」部造成表示「電神」之專字「神」,後來字義擴大,表示各路神明。先民觀察到電閃雷鳴之現象,「雷」與「電」總是關聯出現,認為神明展現其神力,故有「雷公電母」形象之創造。甲骨文中,「電」與「雷」為同源字。

俗傳二郎神誕生於六月廿四日,屆時需祭祀。二郎神之原型有諸種傳說,一說指秦代治水者李冰之次子,今成都灌縣灌口二郎神廟即奉祀此神;另一說指《封神演義》中的楊戩,俗稱楊二郎,近世所奉二郎神多指此神。蔡雲<吳歈>:「巧製螢鐙賽練囊。摩候羅市見昏黃。兒童消得炎天毒,葑水灣頭謝二郎。」自注云:「六月廿四,二郎神誕。神司瘍,禱謝者眾。先一夕,廟前售螢燈及荷花孩兒者如市。」《鑄鼎餘聞》:「祀神必用白雄雞,相傳已久,不解其故。及閱陳藏器《本草拾遺》云:白雄雞生三年者,能為鬼神所役使。」

除二郎神原型之外,四川各地亦俗稱李冰二公子為「川主」,相傳他曾經治理離堆,有益於當地灌溉。後世成都地區民眾每年六月廿四日均奉祀之,敬香演戲,稱「川主會」。清嘉慶《井研縣志》:「六月二十四,川主會。川主者,我朝賜封通佑王李公諱冰之次子顯英王也,俗稱曰『二郎』。相傳李公鑿離堆,引江水溉田有功,故蜀人處處祠之。是期演戲,或三五日,而灌江前後,凡經月餘。有公德於民者也。」

此外,彝、白、普米、拉祜、納西等西南少數民族之重要傳統節日「火把節」亦定於夏曆六月廿四日(某些地區為廿五日)舉行。各民族關於節日之來源有不同解釋,儀俗活動亦有差異。本文不展開詳述。

詩詞中的大暑


夏日詩

【魏晉】李顒

炎光爍南溟,溽暑融三夏。

黮對重雲蔭,砰棱震雷吒。

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

【唐】劉禹錫

長憶梁王逸興多,西園花盡興如何。

近來溽暑侵亭館,應覺清談勝綺羅。

境入篇章高韻發,風穿號令衆心和。

承明欲謁先相報,願拂朝衣逐曉珂。

夏晝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几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大熱息於官亭

【宋】孔武仲

大暑投官亭,堂皇已頽折。

盤桓倚門戶,坐以一筦席。

昊天多清風,至此何慳惜。

及我無分寸,揮汗已盈尺。

較之渴仆長途間,猶賴此中容少息。

嗟我不如亭前馬,穩嚼青芻柳陰下。

又不如東家養畫眉,雕籠彩畫近簾帷。

一身擾擾南復北,凌寒涉暑常奔馳。

寒猶幸可沃以酒,暑真可畏非良時。

大暑呈彦章內翰

【宋】李正民

亭午炎曦轉轂遲,好風時復問雄雌。

難爲褦襶造門客,正是村原渇雨時。

玉醴注荷灣象鼻,金盃貯水漬龍皮。

琳宫散吏寧論此,幸免文書苦見治。

大暑久不請謁登南樓望成父西庵慨然奉思因成小詩

【宋】李彌遜

南郭子綦隱,西郊杜老居。

風流知異代,臭味本吾廬。

髙閣深繙貝,虛堂靜散書。

經旬想顔色,著雨問何如。

次韻子都兄大暑

【宋】李洪

遶屋扶踈樹,吾廬粗勝陶。

去來樑燕語,旦夕女蟬號。

蕙槁蘭將敗,蕭鉏艾亦薅。

侵簷添綠竹,映日繾紅桃。

得友人皆面,哦詩語未高。

飲泉蔭松柏,直欲廣風騷。

遣熱二首 其一

【宋】蘇泂

人生萬家室,大暑亦勞勞。

滴露點周易,臨風歌楚騷。

朱丹誰復羨,斑白懶能薅。

一笑問兒子,汝何催我曹。

大暑松下臥起二首 其一

【宋】陳天瑞

迅翻趨炎歊,高標閟幽雅。

隱士何所營,茇之清蔭下。

故居禾黍生,帡幪若大廈。

熟臥南風邊,飛夢游虞夏。

五絃天上鳴,擊壤歌滿野。

起來記遺音,析薪有樵者。

大暑

【宋】黄裳

輕輕絲葛汗如蒸,空有雲雷未見靈。

安得此生長不老,豈能今日便忘形。

謾搖紈扇終嫌倦,欲倒金罍卻恐醒。

赤腳踏冰疑未穩,且尋林下泛清泠。

(尋,四庫本作休)

大暑息林下

【宋】彭汝礪

溪流轉東西,日色不可障。

水風鼓炎熱,如坐蒸炊上。

幽林隤山谷,弛楫沒清曠。

行矣難少留,白雲在吾望。

(沒一作投)

參雲亭晚坐

【宋】曾幾

大暑不可避,微涼安所尋。

雲霄非濁世,竹樹有清陰。

海近風先集,山高日易沈。

無因見明月,螢火亂更深。

(所一作可)

蘇幕遮  般涉

【宋】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

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擬古十首 臨江仙 擬無住 其四  水檻過雨

【元末明初】邵亨貞

一滴天瓢蠲溽暑,夕陽微漏殘紅。

竹闌乘興倚薰風。

笑驚雙白鳥,飛過藕花藂。

羽扇綸巾閑到我,百年世事匆匆。

若耶溪上舊相逢。

晚來回首處,山色有無中。

醉花陰  夏日

【元末明初】劉基

溽暑炊人肌骨軟,夢繞南柯遠。

驚起卻依然,碧樹連天,風雨溪山晚。

人閒已自成疏懶,事往誰能挽。

去去紫芝翁,白石清泉,日夜青苔滿。

金明池  茉莉

【清】陳維崧

海外冰肌,嶺南雪塊,銷盡人間溽暑。

曾種在、越王臺下,記著水、和露初吐。

徧花田、千頃玲瓏,惹多少、年小珠娘凝覷。

奈賈舶無情,茶船多事,載下江洲湓浦。

姊姊飄流離鄉土。悵異域炎天,黯然誰與。

燕姬戴、斜拖辮髮,朔客嗅、爛斟駝乳。

望夜涼、白月橫空,想故國簾櫳,舊家兒女。

只鸚鵡籠中,鄉關情重,相對商量愁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