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社会和制度如何形塑人的生命历程?(上)

 昵称535749 2019-07-28

社论前沿

关注国际顶级刊物,聚焦前沿理论方法。07-22 15:36

编者按:本期推送Karl Ulrich Mayer发表在Research in Human Development的Whose Lives? How History, Societies, and Institutions Define and Shape Life Courses一文。生命历程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北美范式与欧陆范式,本文作者迈耶(Mayer)是欧陆范式的代表,读者可以自行对比他与埃尔德(Elder)的作品,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范式侧重点的异同。

本文篇幅较长,因此将会分为两期推送,本期主要介绍了社会学视角下生命历程及其发展史,下期将会介绍生命历程的两个研究方向:历史分析和跨国比较,最后,Mayer对社会情境、心理特质和生命历程三者的一些反思。

这是社论前沿第s1350期推送

微信号:shelunqianyan

前言

    近年来,有关人类发展及其生命历程的显著转变逐渐被察觉,孩子们开始被视为自己独特人生的创造者,他们的社会化是与父母互动,而非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社会学家们开始注意到人类机构(human agency)之重要性、生活抉择的个体化和拼凑自己人生的生活方式。日常工作时间的下降和可支配收入的上升,滋养了众多自我选择的习惯与环境。青少年向成年转变的过程被理解为个人自主权的重要延伸:“回到你自己”。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类发展受到新陈代谢的普遍生物规律的调节;家庭、工作场合以及其他机制的规训;被传统、阶级命运约束与决定的生命历程;大萧条、世界大战和大屠杀等突如其来的历史性灾难……以上种种似乎成为了陈旧过往的回声。

    在上述前提下,生命历程是如何被个人之外的力量形塑,似乎是一个近乎古怪的问题。有三个观点可以为这个看似过时的问题辩护。第一个观点可以追溯到康德,他的心灵哲学认为决定论与自主性、约束与选择,都是先验知识和道德行为的调节性原则,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占据支配性地位,而是共同构成了看待世界的不同模式,这些模式彼此排斥。第二个观点认为个人主义和及其对立面本身都是社会文化的历史性建构,因此我们在看个人及其生活时,文化滤镜业已存在。第三个观点认为,不仅生活在主要工业国家(G-7 Club)之外的人要更大程度地受到出身阶层和国家公民身份等先赋因素的限制,而且在相对富裕的战后时代,(人们受到的)约束和依赖程度都在上升。

    本文的目的并不在于为已有的文献和这一领域的经验研究提供系统回顾与公正评论,而是想要以一种更具有代表性的方式呈现观点,尽管本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我在德国生命历程项目与他人共同合作所获得的资料,但本人对这篇文章的所有观点负一切责任。

社会学视角下的生命历程

    社会学家对生命历程的定义是:从出生到死亡的时间范围内,人所经历的活动、状态等事件及其排列顺序。由此看来,生命历程仿佛将个体生命嵌入到了社会结构之中,“嵌入”主要通过人们所处的社会位置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体现,二者实际上是在制度性秩序中被给定的成员资格。有关生命历程的社会学研究致力于寻找、描述并解释个体一生的社会位置变化,这种努力往往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上展开,首先是生命历程的内在时间顺序,也就是既定状态的相对持续时间、各种事件和过渡期的年龄分布。

    生命历程中的秩序和规范性从何而来?社会学家找到了三种机制来解释生命历程的形成机制与结果。第一种机制是社会内部的子系统或制度领域分化的种类和程度。教育系统使用年龄与年级对应、按时序安排好课程、寒假与暑假等方法划分好了每一个体的受教育生涯;劳动法界定了个体的就业年龄,从而描绘出个体的职业轨迹;保险金制度和社会福利界定了个人的病假、产假和退休年龄等;家庭规范与法律则在单身、已婚和离异等状态之间划出界限。

    第二种机制存在于处于群体环境中个体生活的内在动力中。这一机制关注生命中的重大转变事件如初职、初育、退休等,它想解释的问题是,个体生涯的结果并非仅取决于当下的社会结构与个人条件,也受到个人早期经历与所获资源的影响,比如不完整的原生家庭、之前的工作变化与教育经历等。

    在这里需要引申的是,这一机制并未解决如下问题:个体在其生涯中扮演的角色到底是积极的主体还是消极的客体?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但社会学家们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制度性环境已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哪些人生道路是开放的,哪些是封闭的,比起选择自己的人生,个体经常更像是被选择,这也与另一个社会学公理有关:当物质资源、权力和象征性商品在社会中以极不平等的方式分配时,人们只能适应,而很少有改变这种情况的机会。

    第三种机制来源于一个事实,该事实认为与社会相对的并不是相互联系的个体,二者中间还有如出生队列和进入劳动市场队列这样的群体存在。某一规模的队列,会以一种个体与结构之外的方式对个人机会造成影响,比如一个人寻找另一半的时机会受到同时期人行为的影响。

    从上述观点来看,生命历程不仅是个人的生命史,也是社会结构模式的动态表达。不过,生命历程不仅是社会产物和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它作为个体生命历程中各个步骤的总和,是社会结构生产的重要机制,可以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年龄和队列的人口结构分布很大程度上是生育行为和决策的后果。

    生命历程的研究启发可以由以下四个路标引导:首先,个体生命历程是社会与历史的多层次产物,个体与他人生命历程紧密相连,同时也受到社会制度和时间变动的影响;其次,生命历程是多维度的,不同范畴如家庭、工作等都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然后,生命历程是个自我参照的过程,个人依据事先的经验和资源行动,这种累积在出生队列或代际等集体生命历程中也同样适用,他们的过去决定了其未来,不同年龄组看似都生活在当下,但他们有着自己特殊的历史;最后,人们创造自己的生活,以实现对社会结构的再生产。

    有些人可能会问,导致不同人生的因素是什么?最主要的因素存在于与劳动分工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中,即职业结构、不同工业部门的雇佣结构和教育系统,因为它们决定了初始资源和机会的分配及其回报。第二大差异来源于家庭内部分工,即男性和女性在工作与家庭等角色中的时间分配方式。第三大差异来源与现代福利国家有关,现代国家采用一种福利混合的模式:经济市场、家庭与国家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与联系在不同历史时期会发生变化。以上三点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因素。

生命历程的社会学溯源

    500

    生命历程社会学始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和生命周期等概念,但此时生命历程还没有清楚地与生命史的方法工具划清界限,与此同时,曼海姆提出了另一个综合性概念:代际,这一概念与社会新陈代谢(social metabolism)一样,都强调历史角度下特定的集体行动者。

    到了1940-1950年的第二阶段,传统的发展心理学关注群体之中个人发展的能动性,而社会学将年龄分异视为结构范畴,二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清晰,不过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和历史观点之间的联系依然是主要的关注点。

    在1960-1970的第三阶段,年龄分异这一广泛概念被细分成代际、队列等侧重点各不相同的领域。在这一阶段所做的概念和理论尝试的关注点始终是个人发展,个体能动性在历史背景中得到更清晰的体现,在规划与回溯生活时体现出来的对人生意义的主观追求,与人口统计对队列的描述形成了鲜明对比。

    1970-1980是第四个阶段,学者们尝试说明生命历程的特殊性,一方面,科利(Kohli)等人认为以工作为中心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决条件,生命历程正是从这种生活中产生的,另一方面,迈耶(Mayer)等人认为,现代生命历程的特殊性可以追溯到福利国家的出现。

    直到1980年代,对生命历程异质性的比较才得以发展。个体的生命历程如何被社会情境所塑造?在作者看来,对生命历程的历史和跨国比较研究的发展为我们开启了抓住其中机制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