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志能与教学创新·感悟//你会问“明白了吗”

 wlpo 2019-07-28

导读

“明白了吗?”教师课堂上常用的语句之一,我们早已见怪不怪。但是,教师为何要这样问,这样问有什么不够,怎样问才会更好……何月丰老师这篇小文,其选点与分析,都会带给我们有益启示。

你会问“明白了吗”

……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近日,在一场教师招聘现场,我几次听到考生在模拟上课过程中问“明白了吗”,我立刻联想到,倘若课堂里有学生,他们的回答一定是“明白了”。之所以会对学生的回答如此肯定,一则是因为在一些公开课场合确实能经常听到上述对话,二则是我回想自己平时的教学,也确实经常存在这样的对话。也就是说,只有课堂上老师问“明白了吗”,学生的回答八九不离十就是“明白了”。

由此就有了让人思考的问题,老师为什么要问“明白了吗”?回答这个问题,我想象了两种典型的场景。

场景一:课堂上,老师一脸严肃,指着黑板,或是对某一个知识在自己规范描述之后,问“明白了吗”。我想假如这是我,我为什么要问呢?我一定是想借助“明白了吗”,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对我想要的“明白”进行回想和思考,这应该是在教学比较关键的时候。

场景二:课堂上,老师一脸笑容面向学生,声音清脆悦耳,问“明白了吗”。我又想假如这是我,此时我这样问,又是为什么呢?这多半是在教学不太关键的时候,我心里是想着该这样问一下了,似乎是一个教学环节的收尾,或者可以起到一点“组织教学”的作用。

我相信,一定还有不同的场景下会出现“明白了吗”这样的问题。但是不管什么场景,学生回答“明白了”,很多时候就表示这个问答结束了。与老师而言,不管什么场景,当听到学生回答“明白了”,心理上会有一种安慰感。倘若是这样的目的,上述对话的完整版往往如下: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好!接下来……

面对这样的版本,我们自然会进一步思考,学生回答“明白了”,就表示他们真的明白了吗?

面对这个问题,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学生回答“明白了”,一定有学生是真明白了。但是,有多少学生是真明白了呢?他们“明白”到什么程度呢?这就不一定了。

学生是真明白了,回答“明白了”,理所当然。倘若还有学生不明白,也回答“明白了”,这就有问题了。不明白的学生回答“明白了”,是随着课堂的节奏而欺骗了自己,当然也欺骗了老师。但是他们也没办法,因为自己的“声音”太小了,小到即使回答“不明白”,也听不到。

学生回答“明白了”,往往是指向于明白了前面学习的知识的结论。对于这些知识的作用、运用,他们明白了吗?这也许还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如果是这样来看待学生回答的“明白了”,我们或许就需要不同的关于这段对话的版本了。比如下面的版本。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真明白了?考考你们……

“考考你们”,可以是精心设计的问题,也可以是用心编制的习题。问题或习题,指向于每一位学生,且要尽可能实现“人人参与”。此时,通过回答问题时学生的举手情况,或是问题回答的质量情况,或是习题的解答情况,就能知道学生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以及“明白”的程度。这样,就有了更具针对性的“接下来……”。

也可以是下面的版本。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明白什么了?

一句“明白什么了”,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明白”进行思考。也许此时,学生之间的“明白”还真是不一样的。故,在问了“明白什么了”之后,先请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而后同桌或小组交流自己的“明白”。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一则可以让真明白的学生教一下还不是很明白的学生,二则可以实现“明白”的交互,让“明白”更明白。在同桌或小组交流之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如此一来,让“明白了”实现最大化。

可见,不管是“考考你们”还是“明白什么了”,才是这段对话的关键。也就是说,“明白了吗”只是引子,后续对真正实现“明白”的跟进措施,才是问这个问题的最本真用意所在。

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问“明白了吗”。也许这样的问,根本就不在我的备课设计中,因为我们平时已经太熟悉这样的“故事情节”了,可以信手拈来。现在我想说,这样的“故事情节”,能信手拈来自然是水平,如若能在之前用心设计,有意为之,通过这样的问答让学生实现真正的“明白”,或许这样做的价值会更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