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碑碑额上书“源远流长”右联“恪守宗祧绳祖绪”左联“赤诚报国慰先灵”。碑身中间字 为“始祖卓公讳隗暨德配黄老太君之墓”。碑身碑文如下吾卓氏始祖原系山西省平阳府洪洞 县西南二十五里屯里村人氏自明成祖永乐二年迁徙澶州西北卓家井居住因其地沙洼迁后 漳消定居始祖年高寿终葬此为茔因年久始祖及数世祖坟墓皆被沙湮没而墓碑仍挺立众 人无所不睹惜后裔不孝于一九五八年毁之今有族中贤士诚心重修碑碣为后世思慕迁 祖使其宗功祖德永垂不朽。 卓瑞文撰 公元一九八六年桃月中浣谷旦 后漳消卓氏重修谱序 吾卓氏自山西洪洞县屯里村徙至濮阳县后漳消村安居约六百余载讫今二十五世于公元一 九五○年由本宗贤士数十世创修家谱为裔辨宗识亲疏之牒也。此确系皆受其赐谱中一例 曰十二年一续。后人本应遵例惟社会之变犯其例延至三十年后的今日才续。众望所归 终及矣肇时由本族惠仁义和开林、开国、佩先、合先、瑞泽等倡议并定点取吉本族老 幼胥即应交口称誉。吾族虽无博学多才者惟凭众之襄众擎易举于是自正下旬在始祖遗 址后漳消村肇矣。此次续谱之意乃为其宗族尊卑伦次昭焉其程式仍遵谱例将未入谱者 以伦递补需言明者创修家谱之时未知吾族郭龙一支遗续并非故意现挽斯事唯补之 后再现此况仍欢归宗待复续时入谱后裔命名皆依始谱首所拟排名诗切毋乱矣。望本宗后 人操事者严遵凡例届时续谱以免吾族后世无伦特秉笔补序。 二十三世裔瑞文叙 二十世裔开林校阅 古澶西河卓氏创修家谱序 盖闻孝之大者莫如尊祖尊祖之意莫如联宗联宗必收族而欲联宗收族莫如辨亲而明为牒 也。我卓氏一姓实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城西南二十五里屯里村人氏自明成祖时永乐二年 迁徙澶州城西北十五里卓家井居住亦未识几许年矣吾先祖观其地沙瘠河洼常被水淹不 能安居移至后漳消村安居。始祖年高寿终葬本村北二里安始祖茔但世远年湮统绪茫 茫始祖之坟墓皆被沙压渺茫无据现茔前有碑碣一统上镌始祖讳隗配黄老太君暨后数世 祖之墓其余不惟坟墓之不能辨即名讳亦禾有传闻者也。吾之宗族居于斯土非一日矣后支 庶繁衍播徙无定不免伦次失序昭穆难明我卓氏宗支世系无可考矣幸赖族中秀仁、义武、 开章、开善、开选、祖训等虑。宗派之失传亲疏之无据使不载之于谱恐将同族视为路人者 矣。今之举端仰念宗功祖德不忍统绪沦胥诚心创修宗谱族中之贤才秀士皆赞襄其事 况某等公修斯谱不惜昼夜继志述事崇德报功历万世而不坠此诚卓氏家族之幸若后世贤 哲鉴其创修之难自必有再续三四续以至万续而无替是余之厚焉后人亦不知为何如耶因秉 笔为之序云。 十九世纪裔义武志叙 二十一世裔奉先校阅 中华民国三十九年岁次庚寅腊月中浣谷旦 濮阳市区后漳消卓氏 自十八世起排行诗 仁义开先祖 瑞德继续增 修善培基广 鸿祥世常兴 君子遵朝贵 平南志道忠 丰隆才茂远 毓养庆恒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