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智宝:产业兴则乡村兴 扎实迈出乡村振兴第一步

 吾道有涯 2019-07-28

文/邵智宝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

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9年第5期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是根基、是核心。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做深做实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之道。邮储银行探索建立了支撑乡村产业发展的四维体系,将更加便捷、多样、适宜的金融服务注入农业生产,助力乡村产业成长壮大、稳步前进。

乡村与城市的最早分化即来源于产业分布的不同,乡村以农业产业为主体,而城市则以二三产业为主体。振兴乡村,要从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入手,农业产业的长足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磁石,吸引人才的落户,吸引资本的入驻,吸引资源的投入,有产业的振兴才有乡村的振兴。农业产业的扎实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步,为乡村人口的聚集、财富的增长和文化的打造奠定了发展走向。

观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发展,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农业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粮食产量翻倍上涨,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但仍存在质量不够强、效益不够高、活力不够足、链条不够长等欠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品种虽然日益丰富,但是多而少优;农业品牌虽然日益兴起,但是杂而少亮;农业体量虽然不断庞大,但是大而少强。


四方面入手补足短板推进产业振兴

推进产业振兴主要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做深特色农业、做大品牌农业、做强科技农业和做长链条农业。

做深特色农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能孕育一方独特产业。目前,我国在乡村产业的选择上仍然有较多的盲目追随和跟风模仿现象,同质化严重,可替代产品多而导致过度竞争。真正想在产业发展上得到长期优势,必须要了解地方适宜、突出地方特色,结合当地的环境、资源、区位、文化、风土人情等优势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产业,打造少而精的绝对优势,将特色优势产业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创响特色品牌约10万余个,认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400个,如何深挖这些品牌和地区的潜力,做深做优特色产业,形成集聚经济,是产业振兴的必然路径。

做大品牌农业。不仅仅是农产品,所有同质产品的价格鸿沟均大部分来自于品牌的价值和魅力。近年来,褚橙、潘苹果、味央猪肉等通常以塑造品牌的方式进行产品营销,慢慢建立起我国农业的品牌文化。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这其中积淀出无数的老字号和金字品牌,但是这些老品牌却在时代的进步中逐渐衰退和消亡。如何擦亮老品牌,塑强新品牌,努力打造一批国际知名的品牌农业是产业振兴的其中要义,有了品牌才有行业标杆和标准,有了品牌才有国际竞争力甚至影响力。要树立国际品牌,应按照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目标,支持建立生产精细化管理与产品品质控制体系,采用国际通行的良好农业规范,塑造现代顶级农产品品牌,并严格做好品牌营销和品牌保护。

做强科技农业。科技升级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最终手段。我国多数乡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创新能力不足,工艺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产品供给仍以初级农产品为主,优质绿色农产品占比较低,缺乏小众类、精准化、中高端的产品和服务,品牌溢价有限。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能够做到农业生产中无需阳光,无需雨水,无需肥料,甚至无需土壤,而是利用计算机、电子传感系统、LED彩色光源以及其他智慧农业设施等,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无人工参与。科技农业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带来了生产全过程的精准把控,带来了自然灾害的全面防治,也带来了各种农产品的科学种养。要加速推进各种科技手段的传授、推广和应用,让传统脏乱差的农业生产加入高精尖行列,提高核心竞争力。

做长链条农业。我国目前在产业链条上一产向后延伸还不够充分,多以供应原料为主,并没有建立起从产地到餐桌无缝连接、顺滑紧密的链条。二产连两头不紧密,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5%,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三产发育不足,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能力不强。产业融合层次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已由单纯的吃饱转变为吃得绿色、吃得安全、吃得多样、吃得精细。单纯发展一产已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实现产业链条的延长、产品附加值的增加、农业综合效益的提升已是必然要求。同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把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体验、养老等结合起来,将乡村文化融入到产业发展中。

构建四维支撑体系服务产业振兴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乡村,既承载着无数人的家国记忆,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革新,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每个机构、每个国民都要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扎根农村、支持农业、贴近农民。可以说,邮储银行是一家不带“农”字,专注服务“三农”的大型商业银行,在支持乡村振兴上,有基因、有资源、有优势、有愿景、有使命,理应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做精做细做专做强“三农”金融业务。多年来,我们探索建立了支撑乡村产业发展的四维体系,将更加便捷、多样、适宜的金融服务注入农业生产,助力乡村产业成长壮大、稳步前进。

建立适应乡村产业的服务网络体系。乡村产业在地域上集中在农村,在流通上融贯城乡。邮储银行适应乡村产业需求,打造了实体网络与电子渠道互联互通、互补互促,线下助力生产、线上帮助流通的金融服务网络体系。邮储银行拥有4万个营业网点,就是说在中国大约每5个银行网点里面就有一个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同时,邮储银行还拥有10万台自助设备、12.5万个助农金融服务点商户,将金融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在部分实体网点无法覆盖的极偏远地区,我们还创新了“金融流动服务车”“袖珍银行”等服务方式,为广大偏远地区的乡镇百姓提供了“零距离”金融服务,随时为乡村产业提供贴身服务。在线上快捷渠道上,邮储银行打造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微信银行等全方位线上交易服务平台,实现7×24小时永不下线,助力乡村产业走出乡村。

建立内外紧密合作的协同支农体系。面对多元化、多层次、高风险的乡村产业需求,邮储银行始终坚持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攻难题,以开放的姿态帮扶乡村产业。内部,邮储银行充分发挥中国邮政集团的天然优势,创新构建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商流“四流合一”的“三农”金融服务模式,全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挖掘不为人知、销路闭塞的偏远地区特色产业,邮储银行发放贷款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再由速递物流将农产品带出深山老林,同时,邮政旗下电商平台“邮乐网”为农户进行网上销售打开销路,这种多维帮扶模式打造了众多明星农产品牌,同时也帮助很多农村经营者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此外,邮储银行与各类支农惠农组织构建了“银政”“银协”“银企”“银担”“银保”五大合作模式。

建立具有邮储特色的产业服务体系。邮储银行立足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开发不同的金融产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产品要素,按照“一县一业、一行一品”的发展思路,推出养殖贷、茶农贷、烟草贷,农家贷、民宿贷等特色产业信贷产品,通过信贷资金支持农民发展地方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兴旺、致富增收。例如,在山东推出“奶牛托管养殖”贷款,帮助农户学习养殖技术,获取致富技能,做大做强民族奶业;在福建依托“山”(农林业)、“海”(海洋渔业)经济特色,重点支持海水养殖、花卉园艺、渔船捕捞等13个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在陕西针对果业特色,推出果品仓储小额贷款等,通过产业支持助推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邮储银行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出“1+N+N”的“龙头企业+”信贷服务新模式,即引入一个核心龙头企业,带动N个上下游客户群,覆盖N个农村金融产品。“以大带小”通过获取关联信息、丰富担保方式,为传统农户解决融资难题。“以小撬大”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零售客户稳定核心企业合作关系,为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定制化综合金融服务,延伸巩固产业链整体发展。

建立覆盖经营主体的信贷产品体系。邮储银行成立后推出的第一款信贷产品就是小额信贷,应用国际先进IPC技术服务传统农户,贷款最高上限是10万元,无抵押,随借随还,后来拓展到小微贷款和公司贷款。我们针对不同产业经营主体,量身定做创新产品,已构建农户贷款、商户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农业龙头企业贷款、扶贫贷款等多个产品线,每条产品线下又包含十几到数十个子产品。同时,顺应互联网金融趋势,我们推出了线上线下结合型信贷产品“E捷贷”及基于日常交易数据流、信息流的纯线上贷款“掌柜贷”“极速贷”等产品,让大数据成为农村金融信用,缓解农村产业缺担保缺抵押造成的融资难问题。邮储银行信贷产品基本上实现了对所有农业经营主体和所有金融渠道的全覆盖。

近两年,我们本着“能后台不前台、能自动不人工、能线上不线下、能移动不驻点的”原则,将传统线下网络、多年实践经验与互联网、移动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相融合,打破时间壁垒、空间壁垒、信息壁垒,让金融服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将农村金融服务引入数字化时代。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重在践履,贵在力行,邮储银行愿做一双宽大手掌,呵护乡村茁壮成长,托起乡村美好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