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吴乱象谱之孙亮:没能成功铲除“鳌拜”的悲催皇帝

 金色年华554 2019-07-28

笔者在前面几篇文章中已经讲到,吴主孙权执政晚期为打压江东士族,不惜以两个儿子的夺嫡之争为诱饵,一举重创朝堂之上的士族力量。在此之后,孙权将最宠爱的幼子孙亮立为太子,并将其生母潘氏立为皇后,给了孙亮一个嫡子的身份。然而令孙权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仓促离世,却让孙亮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傀儡皇帝。

东吴乱象谱之孙亮:没能成功铲除“鳌拜”的悲催皇帝

▲吴大帝孙权剧照

孙亮的生母潘夫人,本是罪臣之女出身,因为容貌姣好,从一个卑微女工转而成为孙权晚年最宠爱的妃子。在孙和被废、孙霸被杀以后,潘夫人所生的幼子孙亮自然成为了孙权唯一的希望。再加上全公主孙鲁班及全氏家族的支持,孙权最终决定将不到十岁的孙亮立为太子。据《建康实录》记载,“(孙和)年七岁为皇太子,见傅相具师资之礼,大臣重之。”

东吴乱象谱之孙亮:没能成功铲除“鳌拜”的悲催皇帝

▲三国时期宫殿内部陈设复原

然而就算潘氏成为了皇后,她似乎也并不具备成为一国之母的政治头脑,也丝毫没有意识到东吴朝堂下的波云诡谲。再加上她骄纵跋扈的行为,暗中得罪了不少妃嫔及其家族。据《三国志》记载,“侍疾疲劳,因以羸疾,诸宫人伺其昬卧,共缢杀之,讬言中恶。后事泄,坐死者六七人。”就这样,潘皇后被宫人联手缢杀。

东吴乱象谱之孙亮:没能成功铲除“鳌拜”的悲催皇帝

▲吴少帝孙亮剧照

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四月,就在潘皇后遇害的两个月后,吴大帝孙权也撒手人寰了。年仅十岁的孙亮继位,史称吴少帝。孙权在临终前,指定诸葛瑾之子诸葛恪为首席辅政大臣,认为“朝臣皆莫能及”,并令吕据、孙峻、孙弘、滕胤从之。孙亮继位以后,围绕着五位辅政大臣而展开的斗争便开始了。

东吴乱象谱之孙亮:没能成功铲除“鳌拜”的悲催皇帝

▲诸葛恪剧照

首先倒霉的是中书令孙弘。据《三国志》记载,“弘素与恪不平,惧为恪所治,秘权死问,欲矫诏除恪。”孙弘素来对诸葛恪不服,暗中联络一批大臣,想要除掉诸葛恪。不料消息走漏,诸葛恪早有防备,反而借此机会杀掉了孙弘,从此一手掌握了东吴的军政大权。不久之后,孙峻诬告诸葛恪谋反,在一次宴会之上除掉了这位东吴首辅。由于孙峻背后有全公主孙鲁班撑腰,太常滕胤虽然于诸葛恪交好,此时也只能保持沉默,至于吕据则常年处于军中,也无法影响到朝局。

东吴乱象谱之孙亮:没能成功铲除“鳌拜”的悲催皇帝

▲诸葛恪剧照

就这样,孙峻诛杀诸葛恪有功,进封为丞相、大将军,少帝孙亮便成为了孙峻手中的“提线木偶”。不过孙峻也没有得意多久,便病逝在征讨魏国的路上。就在孙亮松了口气的时候,孙峻堂弟孙綝却变得“负贵倨傲,多行无礼”。面对十几岁的少帝孙亮,孙綝故意刁难于他,经常让其下不来台。“綝以孙亮始亲政事,多所难问,甚惧。”吕据、滕胤、朱异想要起兵除掉孙綝,反而被其所杀。

东吴乱象谱之孙亮:没能成功铲除“鳌拜”的悲催皇帝

▲孙峻(中)剧照

总得来说,孙亮还算是比较聪明的“傀儡皇帝”。《吴历》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孙亮想要吃梅子,于是令黄门官将生梅放入蜜罐中浸泡。黄门官素来与掌管库房的藏吏不和,便在蜜罐中放进了几粒老鼠屎,以此来诬陷藏吏办事粗心。藏吏和黄门官各执一词,这下大家都犯了难。孙亮在得知这件事以后,便让人左右将蜜罐中的生梅从中切开,很快便得出了事情真相:“若矢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

东吴乱象谱之孙亮:没能成功铲除“鳌拜”的悲催皇帝

▲孙綝剧照

孙亮的这般反应也证明了他敏锐的洞察力。事实上,当初志大才疏的诸葛恪受命辅政之时,他看不惯诸葛恪的跋扈姿态,这才暗中授意孙峻除掉前者。只不过孙亮的手段在孙峻和孙綝兄弟看来,未免有些稚嫩,他的一些办法只能算是单纯的小聪明。孙綝当政以后独断专行,远远超过了当初的诸葛恪,而且还将剩下的两位辅政大臣——吕据、滕胤全部处死。而且他还喜欢用严苛的法律来惩罚有过错的官员,遇到民间发生饥荒,孙綝也是极力弹压,不让朝廷拨发钱粮接济。正因如此,朝野上下对孙綝的僭越行为愈发不满。

东吴乱象谱之孙亮:没能成功铲除“鳌拜”的悲催皇帝

▲三国时期大臣剧照

那么孙亮此时又在干什么呢?对于孙綝种种恶行,他却一直保持着沉默。在笔者看来,也其实是他的一个小聪明。正是由于孙亮的故意放纵,孙綝不仅放松对了少帝的警惕,而且在处理朝政大事之时也愈发肆无忌惮。少帝孙亮见时机逐渐成熟,便开始了自己的谋划。据《三国志》记载,“(孙亮)又科兵子弟年十八已下十五已上,得三千余人,选大将子弟年少有勇力者为之将帅。亮曰:‘吾立此军,欲与之俱长。’日於苑中习焉。”清代康熙皇帝智擒鳌拜的故事,想必不少读者也都了解过。孙亮此举便和后来的康熙一样,挑选了一批精壮少年,在自己的寝宫中日夜训练,想要以此将来除掉孙綝。

东吴乱象谱之孙亮:没能成功铲除“鳌拜”的悲催皇帝

▲吴少帝孙亮剧照

不仅如此,孙亮还利用孙綝与朝臣的矛盾联系到一批颇有地位的朝臣,就连全公主孙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刘承都纷纷加入到这个计划之中。据《江表传》记载,孙亮为此事筹谋了很久,他担心全尚之妻孙氏(即孙綝堂姊)会破坏这个计划,还特意将全尚之子全纪召来嘱咐了一番:“卿宣诏语卿父,勿令卿母知之,女人既不晓大事,且綝同堂姐,邂逅泄漏,误孤非小也。”

东吴乱象谱之孙亮:没能成功铲除“鳌拜”的悲催皇帝

▲孙綝(右二)剧照

然而事情坏就坏在全纪之父全尚手中。这么重要的事情,全纪都没敢对自己的母亲说,可是全尚在听到儿子的汇报后,却偏偏将此事告知妻子。“纪承诏,以告尚,尚无远虑,以语纪母。母使人密语綝。綝夜发严兵废亮,比明,兵已围宫。”就这样,一场针对孙綝的政变便提前流产了。事发以后,刘承直接被杀,全氏家族被排挤出中枢,全公主也被流放到豫章郡。

东吴乱象谱之孙亮:没能成功铲除“鳌拜”的悲催皇帝

▲吴景帝孙休剧照

​事实上,孙亮行事已经足够小心谨慎了。可惜孙綝执政多年,他的政治手段要比孙亮成熟得多。不久之后,孙亮被孙綝废掉,随即被贬为会稽王,孙亮之兄琅琊王孙休接替了他的位子,是为吴景帝。据《吴录》记载,孙亮在来到会稽后不久便自杀身亡了(一说被景帝毒死)。不过后来孙綝死在了孙休手中,或许孙亮九泉之下有知,也能够宽慰了吧。

参考资料:

《三国志》《江表传》《吴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