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洲陪读妈妈关注的热点问题

 旅居墨尔本 2019-07-28

在上周上海的展会中,我深深体会到目前中国向海外留学及移民的家庭逐渐年轻化,这个和前年澳洲开放小学生签证有紧密关系。现在我身边接触的多是九年级左右的小留学生及陪读妈妈们。

今天我就邀请了一些身边儿陪读妈妈和他们的孩子,还有一些老移民朋友一起户外烧烤。活动中新移民多数是在向老移民请教各类落地问题。那么我来总结一下现在陪读妈妈所关心的几个话题。

第一,在澳大利亚的孩子到底应不应该参加补习班?

大部分的陪读妈妈认为到了澳大利亚就应该摆脱中国式的繁重学习,不应该参加过多的补习班和完成繁重的学术作业。其实这中间有一些理解偏差,澳洲有非常好的精英学校及OC班,中国家庭让孩子在学业上努力已经成为习惯。别人学别人补你不学就心虚,有些家长甚至隐瞒孩子参加补习的事实,尤其是学霸的妈妈往往说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有上过补习班,其实补的比谁都多。正是因为这样的氛围,给了补习班市场,而补习班中我仅仅能看见中国孩子和印度孩子。

说句实话,现在中国移民到澳大利亚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家扎堆儿生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根本接触不到真正的西方文化,只是换了一个居住地点。中国的教育方式在小范围尤其是以华人集中的地区依然存在。我们并没有真正融入到西方人的社会当中,接触不到西方人的教育理念,仅能和一些早期移民的家庭交流育儿经验,其中还是有大量的中式元素。

为什么在补习学校很难看到西方人?首先补习学校就是中国人开的,西方人是不会到中国人开的补习学校学习的。西方人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在年轻的时候注重体育和身体发展,脑力的开发和培养是一种自然的常态化,别给太多催化剂。严重的升学压力已经让中国的家长即便到了澳洲也轻松不下来,但房哥呼吁大家既然出来了,还给自己和孩子该有的生活本质及蓝天白云下快乐的时光。

第二,我孩子上的学校到底好不好?

很多陪读妈妈在质疑自己孩子上的学校综合质量和本地人中的口碑认可度,其实这个问题根源于对国内中介所推荐的不信任。我还是那个观点,国内中介推荐的学校在某些方面仅仅是合作关系比较紧密的学校,而非当地人口碑当中的好学校。

有些澳洲小学中学向海外开放留学生配额,而有些没有,为什么?这和校长的理念有关。是想发展成商业为目的的学校,还是回归于教育本质?例如我们家对面的PLC,在早上8点多的火车中,基本上都是PLC的女学生,而我很难看到西方人的面孔,这就是过于商业化的结果。再高的学费,再豪华的校舍,中国人都可以承担,但攀比心态也应运而生。

教育本身不应该成为赚钱的工具,这是我个人的态度。再举个例子,我孩子的小学PPS,公校,教育质量不错,没有开放海外留学生名额。本可以一名海外留学生收费1.7万澳币的资本补贴学校经费,但学校依然在各项活动中自筹资金保证了生源单一化。这并不代表海外留学生质量不好,而是教育态度不同。

澳洲人也不傻,留学的学校及留学的专业,都会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绝对不会完全任其自由选择,这和澳洲移民局引流新移民态度类似。

第三,这个钱我到底应该花不花?

新移民朋友在和老移民交流之后,发现自己在某些项目中花销不合理,或者本应有的优惠或节省没享受到。别不开心也别失落,这是我们必须上缴的落地学费。

大家到海外第一个需要调整的并不是生活习惯,而应该是理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原来的爱打擦边球的灵活态度到严谨的制度尊重,因为澳洲的纠错成本极高。很多朋友说怎么到了澳洲总感觉不自由,总是处处要小心,生怕在无意当中违规,很正常,因为陌生,因为原来生活的太随意。你一定会有超速罚单,你一定会收到停车违章通知,但一个错误别犯两次,澳洲你找不到关系帮你消单子。

第四,到底哪个区好?房哥你有没有推荐的地区?

类似于这样子的问题其实很难回答。选择住宅地区,选择落脚地区,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家庭经济能力。有很多朋友说在悉尼东区比较好,我承认悉尼东区因为景色优美,人均收入较高,素质也高。以至于房价和学费都要高于其他地区20%到30%,但公共交通极为不便利。

新移民到澳洲应该先选择交通便利,居住成本低,学校质量好,但也仅是暂住性质。等到熟悉澳洲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校匹配度之后,再选择是否更换,因为我们在任何新环境当中的选择不可能一步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