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骂是教育孩子最低级的手段

 wupin 2019-07-28

 褚炜  /图文

打骂是教育孩子最低级的手段
                                                 褚炜  摄

我曾经在给家长做“家庭教育讲座”时说,对打骂孩子,我一点都不能容忍,即使跟幼小的孩子说,不听话打屁屁,我听了都难以接受,尤其是对待女孩子,别说打骂,简单粗暴的训斥都是严重的错误。如果父母用不适当的方法把自己的孩子“揉倒”了,孩子将来不管在某方面何等优秀,都会有阴影,都会有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残缺不全。这在现场引起轩然大波,可见这就是大多数孩子不是成不了人就是成不了才的症结所在。如果古代打骂孩子的教育管用,那么,岂不是个个是精英,自然会把打骂教育延续下来,经久不衰。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怎么给孩子立规矩,立什么样的规矩,作为父母不能想当然,要多读一些专家教育孩子的相关的书和文章,从中汲取营养。我前些年编写了《家教宝典50条》,为了让这本书体现出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我曾看了十多本教育专家关于教育孩子的书籍,没有一个专家提倡用打的办法给孩子立规矩。

   教育研究发现,3至6岁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其实在幼儿2岁左右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自主意识、叛逆意识,大人不要孩子干一件不好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干,大人越训斥孩子,孩子反应越强烈。如果大人被激怒,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非但不能奏效,还会让孩子更加惊恐和反叛,因为孩子太小,认知还没有达到慑于大人威吓的程度。在孩子1-2岁时,转折点就出现了——需要从照顾向教育转变。很多家长遭遇了重大的教育挫折:孩子不好管束、更不好教育。孩子不听话,家长只好不断地提高嗓门,惩罚也越来越严厉。而当家长失去信心时,他们情急之下就会做出打骂孩子的举动。小孩因为情绪上的恐惧,会马上变得非常顺从。孩子的顺从,会让很多家长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原来打骂是有效的教育方法。

要知道,照顾婴儿可比照顾儿童麻烦得多。做过父母的人都知道,婴儿是很难沟通的。相比之下,儿童不仅省事很多,而且他们能和父母沟通,具备初级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如果孩子再大一点,让孩子受了皮肉之苦,孩子即使屈服,可带来的后果是难以预测的,而且是永久的。通常,被经常训斥打骂的孩子,如果是男孩子,长大了,会或多或少显得阴柔,遇事优柔寡断,因为没有从父母那里获取到阳刚自信的霸气。如果是女孩子,会懦弱,会逆来顺受。婚姻家庭幸福美满的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对于幼小的孩子任性,是所有孩子存在的问题,应该说灵活的方法很多,而不能成为大人动不动就冒出个“立规矩”的理由。很多的情况下,孩子还是懂规矩的,孩子很反常很不听话,往往是大人缺乏理智、缺乏耐心、缺乏仁爱“以暴制暴”造成的。比如,一次,我们家的宝宝不愿穿裤子,我说:“不穿裤子多么不好看呀!”怎么哄,都不听。我便用一只手捂住嘴,笑起来。宝宝也笑了。这个一只手捂嘴的动作是宝宝常有的滑稽动作。然后,宝宝乖乖穿上了裤子,情绪与先前判若两人。俗话讲:“棍棒低下出孝子”。过去,中国传统的思想是养儿防老,早早的让孩子很听话,怕父母,孩子长大了,依然还是怕父母。揉倒的媳妇踹倒的面,六七十岁的老人在八九十岁的父母面前,还是战战兢兢,为什么?是规矩出来的,就像玩猴的,为什么听话,是打出来的。如今来看,教育孩子不懂抓大放小,规矩太多,后患无穷。打骂孩子,轻的会产生心理问题,重的会适得其反,与父母的愿望背道而驰。我曾和一个小伙子谈起他的父母的教育方式时,小伙子哭得很伤心,他提到他的父母对他管教很严,虽然父母用巴掌打他的时候并不是很多也不是很重,但他对父母这种粗暴的行为很忌恨,让他一生心理有个抹不去的伤。他对我说:“他在外面很放开,可是一回到家里,面对父母就不想说话。在外面拼,还是想拼出个样来,让老婆孩子和父母过上好日子”。对父母有忌恨,还依然很孝敬,这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怪现象。专家提出,父母打骂孩子会遗传的,京剧《李七长亭》有句台词“骂人是我家祖传的”。被打骂的孩子还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孩子,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也就像过去婆婆虐待媳妇,媳妇熬成了婆婆也会虐待媳妇。即使现在时代变了,往往婆婆会使出一招在儿子面前表现的受气的样子,可怜巴巴的样子,让儿子怀疑老婆给自己的妈妈气受了,从而达到满足自己不正常的病态的心理欲望。一个领导呵斥自己的下属,夫妻一方对另一方大动干戈,父母对孩子用强硬的手段迫使孩子屈服,都意味着无能。因为没有幽默,没有心肠,没有道理,没有方法让问题化解。只能依靠恃强凌弱的优势。

打骂是教育孩子最低级的手段
                                褚炜  摄

管教的终极目标是希望孩子可以自我约束,当下次发生同样的事情时,他们能够意识到这件事不对而不去做,而不是因为害怕父母打他而不做。我打个比方,一个幼小的孩子跟大人到外面看到一个玩具吵着要买,家里同样的玩具很多,不给买,哭闹,甚至坐在地上不愿走,这时,大人不能迁就,如果迁就了一次,孩子就会有第二次,而且,有可能变本加厉。假如大人说:“宝宝,家里这种玩具很多,不要再买了,如果买看看有没有更好玩的,我们去看看好吗?”如果宝宝依然我行我素,大人再说:“我陪你坐着”不要劝她,不要吵她,她饿了肚子,她就会明白自己的行为受到了惩罚。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她也许会想起来上次的经历,变得听话起来。这叫作主动听话,不会影响到思维和心理。再打个比方,孩子任性,大人表现出非常难过,让孩子自责,反过来安慰大人。这种方法是我20多岁时看了日本一本书,是个名人,她的几个孩子都很显赫。她的孩子小的时候不听话,她从不训斥,大多数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很受伤,让孩子产生自责和对父母的怜悯。她的几个孩子后来不光有很好的智商和前程,情商也相当高。因此,父母需要告诉孩子大人的期望是什么,孩子的哪些行为是被鼓励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孩子在一个充满温情的家庭里,偶尔因为不能让父母放过的过错被父母严厉的批评,孩子会感到五雷轰顶。如果鸡毛蒜皮都会受到家长唠叨、训斥甚至打骂,孩子会想,量你就那两下子,会更倔强更反叛。很多家长知道打骂孩子是错误的,但又缺少更好的教育方法,于是他们找到了体罚之外的另一条容易的出路——贿赂和讨好孩子,这是溺爱孩子最突出的表现。有些孩子会发现,只要生气和哭闹就会获得家长关注,就能得到玩具和美食。这种激励让孩子不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肆无忌惮的滥用情绪,经常用无理取闹来控制家长,用撒泼打滚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离开家庭进入学校,这种孩子还会把这些作为习惯来控制同学和老师。所以没有规矩的孩子是家长溺爱的结果。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打骂真的一无是处吗?有不少有成就的不就是靠严肃管教体罚出来的吗?那是因为很多人只看到成功的人受过打骂,却没看到大部分人因为粗暴的家教而导致教育失败的例子。他们更没有看到,成功人的父母有一方是温厚、通达的或还用了很多打骂之外的教育方法,这才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打骂是教育孩子最低级的手段
                               褚炜  摄

要做到不打骂,需要家长在平时花更多的工夫。很多家长对于规则的建立很随意,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甚至把自己的不快发泄到孩子身上。比如,3岁的孩子吃饭时扔食物,在家时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到了餐厅和朋友们一起吃饭时,你会觉得需要管教。这种情况下,孩子一定不会听从你的语言管教,这时你很可能会发火。但换个角度来看,其实孩子也很委屈,因为在家里这种行为是被允许的,为什么换了个地方就不能这样做了呢?为人父母给孩子立规矩,首先要温柔,其次才是坚定地执行规则,在规则之内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温情和自由,这个度把握好需要父母有着很好仁慈、宽厚、耐性以及教育孩子好的方法。事实证明,让孩子一味听话、没有自己的一点任性和主见的教育是很糟糕的教育,即使孩子将来成了才也不能算是很成功的家庭教育。

每个孩子的智商、生理、体质、性格都有着不小的差异,教育也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我觉得我们家的宝宝才1岁9个月任起性来脾气很大,可跟宝宝论起道理来又是那么懂事、听话。孩子不任性,脾气不大反倒不正常。我第一次拿着电推子对宝宝比划着说:“宝宝,姥爷给你理发好不好?”“好啊!”宝宝一脸得意。“姥爷给你理好发洗洗澡好不好?”“好啊!”,到了晚上,我给宝宝理发,她乖乖地动都不动。所以,大人对孩子的心理按摩格外的重要。宝宝吃饭不是太好,胆量很小,又经常有夜惊哭闹现象,我和她姥姥对宝宝格外小心。宝宝有时哭起来,姥姥虽然始终抱着,可还是一个劲地喊“姥姥抱”,很明显缺乏安全感。对于这样聪明、敏感、体质又不是很强的孩子,讲规矩更要大开脑洞,有章法,有针对性的研究。要保护好孩子的天性,孩子有一点任性,没有什么不好,孩子的天性不要葬送在了父母手里。

打骂是教育孩子最低级的手段
                褚炜  摄

我们这个时代,有国外教育孩子的成熟理念,有中国教育孩子的独到的传统,作为父母要用正确的教育孩子的理论指导实践,万万不可用老一辈不讲科学不讲心理的武断的教育方法对待今天的孩子。古代教育的确经常用打骂作为教育的方法之一,但是也有大量不是用打骂的教育方法。现代教育尽管还有惩罚,但也不再依赖打骂,而未来教育会比现代走的更远,因为会有更丰富、更有效的激励手段可以发明出来。

作为家长不应该去论证“打骂对不对”来为自己辩护,更好的做法是了解现代教育有哪些方法已经完全可以替代打骂,去了解儿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去了解人的心智是如何发展的,这些才是科学先进的知识。要读一点这方面的书,和孩子一起健康成长。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不健康,最大的罪魁祸首是父母。家庭的幸福不幸福,人生快乐不快乐,往往与从小的家庭生活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写于2018年6月2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