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向东:飞龙在天

 子夏书坊 2019-07-29

刘向东藏石:飞龙在天(太行山卵石切片,重约千斤)

我在《答客问》中提到过它,不知再说什么。想说说得到此石的过程,前后跑了四趟,艰辛,曲折,亢奋,快乐,一时也说不清了。可是,心有不甘,这是雪浪石中标志性的石头,是王牌,生怕对不住它的大器,它的自在,它的变化通灵。自己写不动,就请高手,请闻章兄帮着写: 

向东兄有一方奇石,绛紫色,大面积的绛紫色,莫名生出金色的飘逸的纹缕,纹缕组成图案。随便组成什么图案,都是好的,就因为这颜色对比。但上苍不随便,或者是更随便,想也没想,天机随意,正是这种“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的状态,才有这千载难逢之佳构。什么?似马似龙,马是天马,龙是天龙。是马是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意绪意蕴意趣。初看,激动,再看,更激动。反复看,反复激动。过多年之后再看,就如喝窖藏了多年的老酒一样,不仅激动,且还多出难以言说的深刻。你会感叹,何为鬼斧神工,何为妙趣天成。

世人喜欢说富有,诗人也喜欢说富有。世人的富有,未必真富有,但诗人的富有肯定是真富有。不信,你看这《飞龙在天》,多少金钱能买来?即便买得来,那性质已经变了,不若在诗人这里,随时随地能够生发出无限的激情与韵致。

谢谢闻章兄。

 刘向东藏石:悲歌(太行山卵石)

得到这方石头,赶紧给大解打电话,碰巧我们在同一河川,投他而去。天将黑,借助后备箱厢灯光让他品鉴,他说,好!我说,就叫它公孙吧,大解说,好!             

他知道我在说什么。大解写过一首近两万行的长诗《悲歌》,其中写到一个名叫公孙的百岁老人雕山,诗人大解前去雕山现场采访公孙,并告诉他,自己正在写一部长诗《悲歌》,主人公就是你啊。而公孙在《诗》丛刊上已读过此诗的开头部分,并不满意,为此公孙另写了一部自传体长诗《悲歌》。诗太长,太大,一时说不清。就说青年公孙与少女蕙相爱爱得死去活来,如两条河流抱在一起,最终被无形的力量强行拆散。蕙在被迫嫁给他人途中,撞。公孙在极度的悲伤之中,在一个影子老人的暗喻下开凿山脉,从岩石里领出许多人,当然也领出了要找的

然而这块石头,并不像公孙在凿山,他本身就与山比肩,以如此的姿态永远定型。

他拒绝了雕刻,自己完成了自己的塑造。

这是最直接的进入不朽的方式。

同日大解得《老子》,把酒相庆。边喝边和大解商量,还是叫它《悲歌》吧,大解说,好!

刘向东藏石:脸谱(太行山卵石)

看过几出戏,大体知道什么是“脸谱”,于是在寻觅石头的时候,就有非分之想。看石头上的娃娃脸看多了,又多了个念头:要是有个脸谱就好了。

有时梦想就是理想,还真有心想事成的时候。这不,又去罗川寻觅石头,眼看着伙伴们跑远了,追不上了,就在我停车的周围转悠。见一沙子堆,不由自主地就溜达过去。我曾经在漳河岸边的沙子堆旁得到过一块好石头《苹果树》,那是挖沙子的老乡挖出来的,或是筛沙子的筛出来了,看着与一般石头不同,欣赏一番,顺手丢在沙子堆旁,没有扔到乱石堆上。果然,这堆沙子旁也有一方石头,被沙子埋住半边,老远一看,是半个脸谱,心想,半个也不错了,犹抱琵琶半遮面嘛,喜欢得舍不得动它,守了两支烟工夫。待轻轻拂去沙尘,一个完整的脸谱出现时,我惊呆了。 

一眼便知这是脸谱,到底是谁的脸谱呢?我上网查了《脸谱图片大全》,看着哪个脸谱都像它,又看着哪个都不像。放翁说是“铜锤花脸”,是窦尔敦。窦尔敦是放翁老家沧州献县人,在我老家承德兴隆一带活动过,那好,就窦尔敦了。

除了上网,还专门买过几本与脸谱有关的书,才知道脸谱之作用,在于区别舞台上各色人物之性质,而脸谱一事,于史上关系密切。古代战斗,多用假面。相传兰陵王恭性胆勇,而貌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假面,临阵著之,因以为戏。又知脸谱有“五性”,即说明性、象征性、评议性、性格性、象形性,是从创造汉字的“六书”中吸取而来。形成汉字的“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脸谱艺术的五性,虽不与“六书”意义吻合,而指导思想却是一致的。

刘向东藏石:黄河丽人(黄河石)

这是典型的黄河石。黄河石我有过几块,登堂入室者就剩这个和《小佛爷》,怎么看都美,比画家画得美。谁敢这么画?几笔就勾出了眉眼,不画鼻子,比画上高鼻梁还俏。

洛阳市黄河小浪底附近有一个村庄下孤灯,全村人几乎都以寻石卖石为生,且大都发了家致了富,改村名为奇石山庄,远近闻名。1998年4月牡丹花会期间,洛阳市举办了首届国际奇石博览会,盛况空前。在奇石山庄和奇石博览会上,我见到许多奇石,有月牙儿怀抱一轮红日者,有佛光环绕观音者,还有汉字组成的词句,其中蕴含着多少令人参解不透却又不能割舍的玄机啊,可惜都是天价,请不动。在博览会会场外面,遇一老汉,从布袋里掏出此石,要价一百。我没敢还价,做贼似的抱了就走,生怕被别人看见。

刘向东藏石:黛玉葬花(太行山卵石)

这是我从网上淘来的唯一一方石头,在志新小友的帮助下完成。

石头不大,境界不小,暗香浮动着诗意灵魂。   

只见一阵风过,把树上的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得满书满地都是——这样的画面真是太美了。

当宝玉怜惜残花遍地,不忍其泠落尘泥,要撂到水里,让花儿随水而去,黛玉来了,扛着花锄,带着行囊,拿着花帚——这就是后来出现在戏台上和美术作品中的最为典型的艺术形象——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像是行为艺术,其实是象征,那是生命哲学,是对美丽生命的痛惜,也是对生命本身的赞美与埋葬。在黛玉眼里,世界上也只有全新的大观园还算干净了,于是她在这里为鲜花结冢,以香丘为喻,埋葬自己的青春。

我看见这画面中还有一人,那便是宝玉。当黛玉念出“一朝春尽花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时,宝玉瘫倒在树下了。

暗暗欣赏黛玉这样看似古怪精灵的少女,也佩服半大小子宝玉,都是活菩萨。

刘向东藏石:母子(石胆石)

见过石胆城推,如此神奇者难得一见。

一女子,背着孩子或不是孩子,且为裸体,乳峰毕现。

此为卖石者所增。我买下他的《两只鸟》,现场更名为《凤求凰兮》,又盯住这石胆不放。摊主说,要是喜欢,就送你了。

其实我当时未见其乳,只是这石头让我想起我曾经写过的《母亲的背》:

我把妈妈背在背上

攀登河北人民医院的楼梯

感觉不是我背着妈妈

依然是妈妈背着我

上山,下地

妈妈,您背,翻山越岭

披星戴月为老人的呼噜

饥肠辘辘为儿子的窝头

荆钗布裙为女儿的花衣 

只要背起来,妈妈

多沉的东西您都放不下

进城还背着一块压酸菜缸的石头

当我把您背在背上

为什么您哭成一个泪人儿

当我把您背在背上

为什么感觉依然是您背着我

上山,下地

原来石头在地摊上,看到的是背,待把石头摆放到高处,神奇出现了。

刘向东藏石:倾诉(太行山卵石)

有人将此石读作“霸王别姬”,大概是取其难舍之状。

我也试着那么想过,又放弃了,因为我知道放翁有一奇石“霸王别姬”,近乎舞台造型,比我这石头更生动。

总之有相会的意思,有倾诉的意思,有恋恋不舍的意思,有相见恨晚的意思,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意思,有在山岩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的意思,有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意思。

抚之,记之,想起有青年男女,曾不约而同看上此石,出价三万,我说,五万吧。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人家真要答应了我,我可如何是好。我自收藏石头以来,光往里进,从不卖出。

刘向东藏石:神来之笔(太行山卵石) 

每次捡石头归来,大解都做笔记,快成书了,叫《自然艺术》。得到这石头的日子,因大解的记述而无误,那是2008年正月以后第二次捡石头,正月十七那天,大解携夫人,我开车,去灵寿。我发现这块石头的时候,它已经离开河滩,在河边的沙地上等我,我看见了它,它也看见了我。大解看了看说,是一支笔,白色的羽毛笔,非常好,立刻命名为“神来之笔”。我逗乐儿说,我要把它恭恭敬敬摆在写字台上,有了这支笔,还愁写不出好东西?

后来有一老兄,也看上了它,曾先后五次给我打电话,说是要买它,可以出高价。我问,高价有多高?他说不好说,真的不好说。

至今摆在我书案上的,正是这石头,看得多了,有时又觉得不像羽毛笔了,像是一茎芦花,是神来之笔画的一茎芦花,联想到寻觅石头的时候,常常在河岸看见大片大片迎着风的芦花,顺着风的芦花,光灿灿的芦花,得一《芦花辞》:

   待到花开已白头

    也不错

    挤在一起

    不分彼此无论伯仲

    顺着风

    齐刷刷和我一起白头

    透明阳光里

    一根白发一行诗

    顺着风

    自在之身轻似梦

    现在忽悠就过去了

    顺着风

    现在忽悠就过去了

    忽悠又转身折回来

    齐刷刷和我一起白头

刘向东藏石:农耕时代(长江画面石)

看了这石头,我首先想到草原。大解眼独,看了看说:哎呀,农耕时代!

此石布势大气,近处是河流,对岸是大地,大地上有人群和牲畜,生机勃勃。《诗选刊》编辑部美编高彦君看了看说,像是哪位画家画的,一时又想不出究竟是哪一位。

有那位画家能画出来呢?照着临摹一幅就是杰作。

它首先让我想到草原,是因为我曾经虚构过我的草原,是这样:

    春来草色一万里

    万里之外有我的草原

    草木一秋,听天由命

    要有一株苜蓿

    要有一只蜜蜂

    有蜂嘤的神圣与宁静

    没有阴影

    要有一双更大的翅膀

    为风而生

    要有一个小小的精灵

    直指虞美人的花心

    要有一匹小马,雪白  

    或者火红。让它吃奶

    一仰脖儿就学会了吃草

    草儿青青。而草

    一棵都不能少

    哪怕少一棵断肠草

    天地也将失去平衡

刘向东藏石:凤求凰兮

刘向东藏石:诗

刘向东藏石:智者

刘向东藏石:精卫填海

刘向东藏石:雕像

刘向东藏石:梦之花

刘向东藏石:生命

刘向东藏石: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