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隆平克服困难,独辟蹊径,终于种植出1.9米高的巨型稻

 历史解密坊 2019-07-29

提起超级水稻,估计众多读者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一个人——袁隆平。袁隆平院士在全国推广了“杂交水稻”与“海水稻”,让现代人都不再为粮食短缺而发愁。可是如今高龄的袁隆平依然没有退休,他还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研究着一项最新的农业科技。他究竟在研究什么呢?这项农业科技又会面临哪些困难?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一代而言,水稻似乎离他们很远,当有人问到水稻的高矮时,估计很多读者都会脱口而出:“水稻当然是矮的”,没错,现代水稻的高度确实低矮无比,只有1米多一点,但是您知道吗?其实60年前的水稻,却都是“巨人”,可以达到了一位成年男子的身体高度。

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可是在60年前,人们依然被饥饿所困扰。在以大米为主食的传统下,水稻的产量决定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限制于农业科学技术的不发达,60年前的水稻品种都是高杆水稻,不仅容易倒伏,产量也低的可怜,只能达到亩产400斤左右,如果遇到大风天气,高杆水稻会大面积倒伏,极易导致减产。
直至在农业科技专家的努力下,才培育出了现代矮株水稻,使产量增至原来的1倍以上。
如此来看,矮杆水稻品种的特性完胜高杆水稻,而高杆水稻似乎也应该被弃之不用。可是谁也想不到,在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镇的袁隆平超级稻高产攻关科研基地,却种植着一大片“特殊”的水稻。

它们究竟如何“特殊”呢?因为在科研基地试种的水稻的高度,几乎都达到了1.9米以上,比60年前的高杆水稻品种还要高出10公分。如果您要问这些“巨型水稻”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小编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您,他便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您肯定会好奇,既然高杆水稻已经被淘汰不用,袁隆平院士为何“老调重弹”,非要种植高杆水稻呢?其实在袁隆平培植高杆水稻的背后还大有文章。

袁隆平院士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发现了一个水稻高度与育种变化的趋势。二者之间呈现的是螺旋式上升方式,即由高变矮,再上升到半矮、半高、新高、超高。
换句话说,就是水稻的植株高度与其产量密切相关,矮杆水稻的产量如今已经被开发到了极限,若是想再提高产量,必须要从高杆水稻入手。据袁隆平院士称,在理想状态下,水稻株高1.8米至2.0米的超高秆品种,产量潜力可达18吨至20吨每公顷。
可是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原种高杆水稻的缺点非常明显,主要有三种,一是易倒伏,二是产量低,三是发生病虫害几率高。
为了克服以上三种困难,袁隆平院士与其团队进行了刻苦的钻研与实践,终于找到了解决高杆水稻诸多问题的办法。

首先攻克的难关便是倒伏问题,该问题也是保证水稻生长的前提基础,袁隆平院士与其团队利用优势强大的亚种间组合,不但增强了高杆水稻的根系,使其变得十分发达,而且让稻穗也保证了下垂态势。如此一来,高杆水稻的重心开始下降,再利用茎秆非常坚韧和基部节间短、粗、脚重头轻的稻种资源进行优势整合,最终选育出高度抗倒伏的新品种。
袁隆平院士指出,一旦高杆水稻易倒伏的劣势被改善后,水稻产量、病虫害方面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由于高杆水稻本身十分巨大,其麦穗的个头也比矮株水稻大得多,产量也会随之增多。况且高杆水稻因为高度的问题,不利于害虫生长,因此高杆水稻种植,将成为日后主要的水稻种植方向。

此外高杆水稻在收割后,其长杆还可以用来作为编制原料、有机肥、牛羊家畜的饲料等。
袁隆平院士一直被现代人称为“神农”,他虽然高龄,但依然奋斗在农业科技的第一线,以“农夫”的姿态,诠释着学者的钻研精神。正是在袁老的不懈努力下,才让国人摆脱了困扰我们几千年的饥饿威胁,让我们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称他为“神农”确实是名至实归。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