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夏季流汗,可不單純因為“天氣炎熱”!

 昵称65558922 2019-07-29

步入六月,氣溫愈來愈高

“流汗”亦成了一天中的常態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少地區氣溫已高達35℃

炎熱的天氣引發許多網友“腦洞大開”

紛紛在網上秀出各種花式#避暑方法#

  •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為人體正常的排洩途徑——流汗,在炎熱的夏天中頻繁出現其實是再尋常不過的。但在中醫裡,有一門專門研究“汗”的學問——《汗癥》,以探尋人體為何“異常出汗”。

臭汗——肝脾濕熱

汗為何會臭?其實,這是由肝脾濕熱引起,即臭汗源於肝脾。當一個人出現七情不暢、心態抑鬱的情況,時間一長仍不愈,便會造成肝氣鬱結。

這時,肝鬱化火,徒生內熱;肝屬木、脾屬土,肝木克傷脾土,引起脾胃之氣失於健運,從而產生濕熱而阻困中焦。

當肝脾濕熱內蘊,熏蒸於肌表,腠理為之開洩,會導致人體多汗;而這種汗由於是濕熱之邪蘊蒸日久而成,故味道極其臭穢。

虛汗——肺氣虛

關於虛汗,《醫燈續焰》中就曾記載:“自汗者,不因勞動,不因天暑,不因熱飲食,時時自汗出,故曰自汗也。乃衛氣虛而不能固密,心液因之洩露”。在中醫看來,肺主皮毛,司腠理之開闔,並主衛氣之宣發與運行,而衛氣循行於體表,司腠理嚴實,令鬼門[1]開闔有度,即肺之衛氣充足時,人體便不會輕易冒汗;相反,如果衛氣虛弱,上述職能履行不得,人體便會特別容易出汗。

冷汗——腎陽虛

關於冷汗,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如身寒而出冷汗、身溫如常而冷汗、受到驚嚇而冷汗,並伴有手腳冰涼等冒冷汗等情況;而引起冒冷汗的緣由,皆因腎陽虛所致。

我們知道,腎為一身氣之根本,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本,《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記載:“陽者,衛外而為固也。”當腎陽虛弱,便會導致一身陽衛之氣衰弱。

因此,當腎陽虛時,陽衛之氣亦衰弱,人體體內津液便會流出而形成多汗;而由於腎陽溫煦不足,故所流出的汗為“冷汗”。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可見,夏季流汗並不是單純因為天氣的燥熱而引發,在中醫裡,流汗亦分為以上三種由不同臟腑功能失調而引起的類型。

因此,除去因夏季燥熱而引起的汗腺過多,對於“異常流汗”的治療,其重點在於壮肾益肺、燥濕利水!

↓↓↓

由太醫靳道純主理的太和洞,藥性平和不燥, 100%純中藥配方,以補、調、養為原則,助人體補腎健脾,針對腎脾虧虛,對因腎陽虛而引起的“異常流汗”有舒緩作用。

在這個悶熱的夏季

出汗是很正常的現象

但並非所有的汗都是“正常”的

從中醫上講,出汗與人體五臟六腑有關

太和洞腎虧丸,補腎健脾

助人體改善“異常流汗”的癥狀

讓人們更舒適地度過這個夏季~

*注[1] :此處“鬼門”解釋為“汗孔”。“鬼”通“魄”,相當與“魄門”、“肺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