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到法国治病,受到了元首规格的接待,“他”却不是人

 xiake172 2019-07-29

“他”到法国治病,受到了元首规格的接待,“他”却不是人

埃及国家博物馆正门

埃及国家博物馆以其闻名遐迩的悠久历史、灿古铄今的辉煌文化,磁石般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

露天博物馆和马里埃特墓

1902年落成的博物馆是座高大的砖红色两层石头建筑物,前面有宽阔的院落。一大早,博物馆外的停车场已是车满为患,两个安全门入口更是摩肩接踵,水泄不通。

通过安全门走进院里,就走进了一个巨大的露天博物馆:在郁郁葱葱的大草坪和热带灌木之间,点缀着几十具造型各异的巨大石 棺、石雕、石碑,有的虽已残缺,但依然能感触到它们透出的气派和端庄、 古老和神秘。

这院里摆放的都是货真价实的古迹,每一件文物的“年纪”都 有数千年之久。而恐怕全世界也只有埃及这个国家有如此的大手笔、大气魄 ,敢把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摆放在苍穹之下,日复一日,承受着岁月的洗礼 。

我想一来是埃及的古文物实在是浩如烟海,二来恐怕也是因为埃及地处热 带沙漠,干燥少雨,因此这些露天文物才能够“经历了风雨,还能见彩虹” ,保持金刚不坏之身。

大院静悄悄的一侧是“埃及博物馆之父”、法国人马里埃特的全身塑像及石棺。马里埃特是19世纪的埃及学学者,是他力劝埃及总督尽早创建博 物馆,才得以避免当时还是西方半殖民地的埃及大量流失文物。

埃及为了纪念他,在他逝世后依照古埃及的风俗,把他的遗体安放在石棺中。马里埃特的塑像头戴阿拉伯小帽,身穿阿拉伯大褂,日夜守望着这里。

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钥匙

埃及国家博物馆是古埃及文物的总汇之地,共有50个展室,收藏有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文物约30万件。其中埃及法老时期的文物占据了大部分,这也是游人最感兴趣的部分。根据其藏品,中国人幽默地称它为“三头”博物馆:石头(石棺、石墓、石雕)、木头(木棺、木船及各种木制用品)和骨头(木乃伊)。

刚跨进博物馆的大门,迎面就看见墙上嵌了一块“石头”,这块黑 石头其貌不扬,是块不规则的长方形,长一米有余,宽70厘米,经过千年尘沙的吹拂,字迹已有些模糊。

“他”到法国治病,受到了元首规格的接待,“他”却不是人

罗赛塔石碑

这就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罗赛塔石碑”,它被誉为“通往古埃及文明 的钥匙”。18世纪末,拿破仑率领远征军挥师东进来到埃及,在尼罗河流 域的小镇罗赛塔,他的士兵发现了这块石碑,经查是法老王朝之后托勒密王 朝时一位国王的登位庆典公告。

二十多年后,法国天才语言学家商博良破译了这块石碑上的古埃及文字, 自此,埃及考古学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古埃及文字获得了全面解读。

拉美西斯二世“访问”法国

二楼的木乃伊展室是所有展室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游客必去的地方,这里躺着十一具有名有姓的历代法老和王后的真身木乃伊,其保存之完好、死者身份之高,在全球首屈一指。

展室入口处非常狭窄,所有的人都要依次排队。我们屏住了呼吸,脚步 轻轻,渴望早点目睹如雷贯耳的木乃伊的真容。约60平方米的展室气氛肃 穆,光线昏暗,灯光打在11个恒温、恒湿的玻璃罩上。展室虽然游客众多,但几乎听不见人们的说话声。

大家俯下身子,细细端详这些数千年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不论男女,都身裹一层又一层米黄色的亚麻布,甚至 每个脚趾和手指都分别仔细包扎,有具木乃伊据说一共用去了375米亚麻布。

我们面前的木乃伊中包括法老图特摩斯二世、西提一世以及三四个王后 ,这些肤色黝黑、瘦骨嶙峋的木乃伊几乎都是一个姿势:全身平躺,两个胳膊弯曲,交叉放在胸前(据说这样就可以获得再生),神态安详,仿佛正在酣睡。

几位王后木乃伊的脸部肌肉相对丰满一些,头发浓密,女性特征犹存。其中一位的脸上蒙着一层彩色肖像,画面生动逼真,色彩鲜艳,历经数千年仍未褪色。

最吸引人的,还是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他双目紧闭,全身呈灰 白色,面容枯槁,肌肉已基本风化成极薄的一层纤维。虽然历经三四千年,个头依然很高,大概在1米8左右,可以推测这位国王生前是极伟岸高大的。

据史书记载,拉美西斯二世在三千多年前建立起了繁荣的埃及帝国,在 位67年,超过了我国历史上的康熙皇帝。他一生南征北战,于公元前12 69年与敌国签订了据说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和平条约,从而被誉 为“古代战争与和平的英雄”,开罗一条繁华大道如今就叫作拉美西斯大街 。

上个世纪70年代,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曾受病毒感染,出现腐烂迹象,由于埃及医疗条件有限,经和法国政府商定,这具木乃伊乘法国专机前 往巴黎治疗,在机场受到21响礼炮和警车开道的元首礼遇,曾经轰动全世界。

与中国不同的是,这么珍贵的馆中之馆,镇馆之宝全在这里了,可它并不额外再收一次门票。

图特阿蒙:死后才出名

“他”到法国治病,受到了元首规格的接待,“他”却不是人

图特阿蒙的黄金面具

二楼的图特阿蒙法老墓葬展室也是游人如织。图特阿蒙是古埃及新王朝 的一名法老,不到20岁就夭折了。他在历史上声名赫赫实在并不是因为他的业绩————生前他是个懦弱的傀儡国王,而是因为八十多年前在埃及南部的国王谷里发现了他保存极为完好的墓室,出土了三千五百多件精美的文物。

在埃及,国王谷的名声不逊于金字塔。当年那些法老们厚葬在金字塔里 后,金字塔很快成为盗墓者们群起盗之的对象,扰乱了法老们的“安宁”。 后来法老们逐渐摒弃了这种墓葬形式,改为悄悄地在深山峻岭中深挖墓穴, 埃及南部的一座山中集中了数十名法老的墓穴,成为举世闻名的国王谷。

图特阿蒙展室约有上千平方米,最引人注目的是罩在他脸上的金制面具。这件被考古学家称为“无与伦比的稀世珍宝”放置在展室正中间,灯光打在上面,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重达11公斤的纯金面具镶有各色宝石,造型简洁,线条凝炼,完全按图特阿蒙生前的原型塑造(古埃及人认为只有这样,神灵才能认出他,助他复活)。面罩上的图特阿蒙颔粘假长须,胸戴多彩项链,额上佩戴埃及的保护神秃鹫和神蛇,青春勃发, 生气盎然。

“他”到法国治病,受到了元首规格的接待,“他”却不是人

《侏儒和老婆》

艰苦的环境下,依然能看到古埃及劳动者对世 俗生活流露出来的热爱和戏谑。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具大名鼎鼎的、让人忍俊不禁的石雕,雕像名为《侏儒和老婆》,是埃及古王朝时期的艺术代表作。

如何让两位主人公“合影”而又不显尴尬?雕刻者煞费苦心,让矮小的丈夫盘腿坐在石块上,而在原本应是他放腿的地方,夸张地刻上了他们的两个孩子,身材修长的妻子以正常姿势,乐呵呵、喜滋滋地坐在另一侧,两人的高度从而保持一致。整件雕像动感强烈,画面对称和谐。

站在这些文物面前,想起一名西方学者的话:人们如果想要看到自己的渺小,并不需要仰视繁星密布的无垠苍穹,只要看一看在我们之前几千年间存在过、繁荣过、又已经消亡了的世界古文明就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