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墨 概念不清

 聂昌硕 2019-12-16

笔墨 概念不清

聂昌硕散文集

吴冠中先生一句笔墨等于零,掀起了一场大讨论,文章太多看不过来,各持己见,没结论,谁也没有说服谁。原因不是理论问题,而是概念问题,笔墨概念是什么?边界不清怎么辨论呢!

反对最激烈的观点是:笔墨涵盖着中华文明的精华。这个说法有错吗?现代汉语词典中笔墨一词是这样注释的指文字或诗文、书画等。也就是说笔墨是用笔写画的统称,应该能够代表中华文明。

从中国文化史而言,文人很早就用笔记录各种生活经验,写文赋诗了。他们用笔写在竹简上,写在绢帛上,写在宣纸上都称之为笔墨,词典上相关词很多:笔墨情怀、笔墨前缘、笔墨史籍、笔墨文章、笔墨内容、笔墨书香、重拾笔墨……都指写作、文采或文章,之后笔墨含意扩展至书法,专指水墨技巧应该是近现代的事。

从历史来看篆刻早于笔墨书写。印章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制陶业,距今已有八千多年历史,之后扩展至刻石。笔墨书写产生后,在信箋、书画落款旁点缀名章、闲章,篆刻成为作品的附属。

中国文人人人都会写毛笔字,其中有天赋者将毛笔诗文发展成书法艺术,当时没有印刷书籍,文史哲一切文字记载都是手抄本,文章与笔墨篆刻合一,笔墨自然成为文化、文明的载体。

文人们在书法的基础上又创造了绘画。会用笔写字,实质是会用笔墨造型,由书家发展出线描绘画仅仅是意识问题,几乎没有技巧难度。最初的图画很可能是诗文的副属品,之后主次颠倒,水墨画成为作品主体,诗文与书法篆刻附在其中。国画是诗文书画一体的艺术,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沾边,从这个意义上说笔墨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没错!但这个结论是有边界的,就画而论成立。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史哲、天文、地理、医学等等都由专门书籍,浩如烟海,画中的诗赋、题拔与之相比仅沧海一粟。从这个视角而言国画是涵盖不了全部中华文明的。

人类文明的进程有一个特点,世界是混沌一体的,人的认知是从混沌一体中逐步分化,建立起庞杂的分支,逐个深入,这个深入的过程由各自的母语体系的扩展表达出来,一个分支,一个概念都由专门的符号代表。内容分化了,没有专门符号来区分就容易使概念不清。笔墨一词即如此。经历上千年的演变,内容分化了,用词同一个,造成一词多意。

中国的方块字“造型”复杂,竹简、绢帛稀罕,使古代汉语言简意赅,一字多意,文言文中字词含义经常需要从上下文猜测。在很长的历史进程中文化的传承依靠手抄本,受区域与个人习惯的限制,一字在不同手抄本中也不相同,一字多意、一字多体,一字多型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印刷术发明后有所改善,但国人的习惯遗留下大量需要细化区分的字词,字词概念不清,使逻辑思维很难进行。

笔墨一词可以概括中国文化,从词典中又无明确阐述,只说:指文字或诗文、书画等,看到具体文章时还须猜。在画家心中笔墨一词多数是指技巧,也有认为包括诗文题跋与书法,还有认为是水墨的形式语言,即认知图式。这么多不同的概念混淆在一起,笔墨问题能够讨论清楚吗?

另一种观念认为吴先生没有否定笔墨,他强调笔墨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法,离开了所要表现的内容便等于零。这也没错,笔墨只是表达内容的手段。但吴先生的原话是:脱离了具体画面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这就出现了概念问题,笔墨都是具体的,没有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他进一步指明是批评一味玩弄笔墨而自得的人,这个说法更需要辨析了。什么是一味玩弄笔墨?八大不是一味玩弄笔墨?陈子庄不是在玩笔墨?艺术是可以玩的,笔墨当然也可以玩了,不玩怎么出性情?不玩怎么出个性?一旦笔墨技巧娴熟至得心应手时就会成为高级大“玩家”,怎么耍都有味,怎么玩都有韵,进入艺术家一生素养能够自然流露的状态,恰恰是最好的创作状态,无可非议。至于没玩好,不被他人认可是又一回事。

正经八百能够可以完成各种社会任务,却最不适合画画。画画就是一种“游戏”,是从小就有的本能。当然也有画画是任务的,任务,是他人的需要,他人的目的,并非作者本性与本意,需要领会意图后转化成自己的行为,是别人达到目的的工具。

玩弄的反义词是正经八百的认真精神,用正经八百的认真精神运用笔墨才对?这不是吴先生的本意。吴先生的作品就在玩笔墨,在随性中耍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受到业界敬重的。

吴先生真正的用意是创新,极力推行打破国画的传统图式,倡导创建新图式。他在批评用旧图式、旧套路,重复旧技巧、复制旧效果。

产生误解主要是将图式与笔墨两个概念混淆了。图式是作品风格的形式结构,笔墨则是完成图式的手段。

另一位画界元老认为:笔墨不仅是中国画的底线,而且是最后一道底线。这个问题更大了,笔墨是没有边界的。笔墨只有好坏,好坏的尺度是感觉,感觉因人而异,没有1+1=2的标准,谈到最后一道底线需要确切的标准,没有标准怎么能当底线呢!

介定画种是工具而非技法!中国画应该归类于水墨画,叫宣纸水墨画比较准确。许多创新的国画家称自己的作品是水墨画,他们不愿意受传统笔墨技法的约束,由此中国画分裂成界限不清的两类。油画、水彩、水墨、木雕、石雕等等艺术种类不分东西,是没有国界的。界定中国画应该是诗文、书法、篆刻、宣纸、水墨五位一体的艺术品。那位元老是这个意思吗?他的作品中极少有诗文,他也未注明笔墨底线是五位一体的概念,似乎还是专指技巧样式。

百度上对笔墨还有一个解释:有时亦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在技法上,“笔”通常指钩、勒、皴、擦、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泼、积等墨法。在理论上,强调笔为主导,随笔出,相互依赖映发,完美地描绘物象,表达意境,以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这个标准能够做为中国画的底线吗?用这些技法可以画立体派作品,可以画达达派作品,也可以画抽象派作品,笔墨只是工具,没有边界,可以用它完成各种图式的作品。

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首先便是气韵生动,其次才是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敷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六法中只有气韵生动是图式效果,也就是说,气韵生动是目的,其他五法则是手段。这个说法比较准确,线韵是中式造型文化最重要的特征,以此可以区别于其他文化。最好不用底线一词。底线有围墙之意,划定权利与势力范围,好象惧怕被侵犯似的。

笔墨一词应该从中国文化中退出,从写作,文章中退出,甚至应从国画中退出,仅指水墨技巧。国画的画种应界定为宣纸(绢帛)彩墨;中国画应界定为诗文、书法、篆刻、宣纸(绢帛)、彩墨五位一体的艺术,是中华文明最具特色的精华之一;中式水墨图式是气韵生动。厘清笔墨概念,许多问题才能讨论清楚。

聂昌硕20194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