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濠产,距沛不远”:好事者劝进的水平

 卡图洛夫斯基 2019-07-30

读《明史·李善长传》,抛书大笑。

这家伙太会说话了。

他读过书,但好的,不是义理,而是所谓“智计”。

整天琢磨的,是些“法家言”。

一看,就是那种不安分的好事者。

论趣味,大约和跟刘邦的陈平差不多。

只是参加革命后,朱元璋身边不缺老粗,缺别的,就硬扶他做了“萧何”。

这种人,天下承平还好,无非混混,一旦有事,就要折腾。

折腾也是需要情商的。

朱元璋刚闹起来的时候,有一天,抢地盘抢到滁阳,李善长就“迎谒”了。

太祖毕竟初起,无不统战,见他在地方上也算个人物,就“礼之”,留他做了“掌书记”。

二人之间有个对话,很妙。

朱元璋说,天下这么乱,群众太苦,什么时候能安定啊?

问得很“从容”。

李善长对曰,当年秦的天下也乱过,结果起来个刘邦,放得开,会统战,懂宣传,不过五年时间,正大位,革命成功。

“五载成帝业。”

朱元璋一听,眼睛亮了。

心里此起彼伏。

五年?

这么爽?

成功要趁早啊,何况坐天下。

但嘴上还是很谦虚,笑说,那可是汉高祖呀,殆天授的,谁能学得了。

善长马上就拍,公学得,公学得。

而且,惟公能学得。

朱元璋就谦让,说我德薄。

善长马上就接,公德不薄。

“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

朱元璋大悦,心说,还是队伍里有点读书人好,那帮老粗哪会来这个?

一说“王气”,理论高度立刻有了。

“太祖称善。”

从此旗帜高举,定了调子。

老子就是刘邦,也殆天授。

老子要“法其所为”。

朱元璋兴头起来了,觉得从此“天下不足定也”。

别说就他X一个“天下”了,就是有更多的“天下”,老子也能把它们给“定”了。

无非把刘邦用过的,再用一遍嘛。

如此一来,朱元璋的革命也就越来越有模有样了。

进城后,中央排座次,朱元璋亲自主持会议,说善长“虽无汗马劳”,然如何如何,“功甚大”,要排第一。

这话是说给几个军头听的。

当时就封了六个公爵,其中五个老帅。

让李善长排第一,是明祖的意豁如。

至于后来又办他,那就是另外的思路了。

“公濠产,距沛不远。”

李善长真善谑。


“庶人不议”斋随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