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太公天书出土,伪书之说自破,专家称:此书改写历史

 无事不登三宝殿 2019-07-30

大家好,我是小编菡瑾怀竹。喜欢聆听古人的哲语,细品先人的典故,感受精神的传承,激活尘封的记忆。从历史魅力中,汲取未来的智慧,能听到垓下的悲歌,看到绝域的车骑,体悟兴衰之理、人生之奥义。

太公天书出土,伪书之说自破,专家称:此书改写历史

姜子牙,亦称姜太公。姜姓吕氏,名尚亦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也称吕尚。姜子牙太公被世界称为“百家宗师”。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后,许多学者、博者研究了很多姜子牙的书,历史上的名人如:诸葛亮、鬼谷子、刘伯温、张良等,并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姜子牙留给后世的很多著述中,较为闻名的就是《六韬》。

《六韬》称之为古老的军事之典籍、韬略之著。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军事、谋略等许多方面,如战争概念、军队建设、战略战术等。其中,对战略战术的论述最为精彩,对谋略思想也最为突出。

许多人对《六韬》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但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此书的本质。因此在南宋以前,人们一直将此书视为天书。在南宋之前,曾经没有人怀疑过此书的价值。但在南宋之后,特别是在清朝,世界一度将此书视为伪书或禁书。

于1972年和1973年间,两次分别在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和河北定县八角廊40号西汉墓出土了两批竹简,竹简记录的内容基本与现行《六陶》一致,当属那时候的简本《六韬》。

银雀山汉墓是从出土《元光元年历谱》和硬币推测出来的。竹简编成书的时间应早于墓葬时间。该墓被埋葬时间应该为公元前130年左右十年之间。银雀山汉墓的竹简字体也是汉代前的正规文字,当它写于西汉时,经至武帝的早期。定县八角廊40号汉墓,卒于公元前55年的中山怀王刘修,其墓中竹简《六韬》,成著的时间,一定是早于这个时间。《六韬》竹简的出土,佐证了它不是伪书的历史定论,也证明专家称改写历史充分理由的支持。

银雀山和定县竹简也表明,当时,在西汉初期“六韬”应广为传播,其写作时间当然较早。银雀山、定县《六韬》笔墨不避汉帝之讳,如“邦”、“恒”字,分别代表汉高祖刘邦和汉文帝刘恒等,可以说《六韬》成书时期在汉代以前已经充分证明。

《六韬》历来以“规模宏阔,本末兼该”著称。其完整的体系和丰富的内容,在古代军事书籍中是罕见的。一些外国学者称之为“军事百科全书”。根据传说,周代姜太公写的六韬。

但宋代以后,许多学者考证《六韬》是由姜太公委托后人写的。20世纪70年代初,山东临沂汉墓和河北定州汉墓出土了“六韬”,“太公”竹简。进一步说明《六韬》是先秦的作品。《史记》记载“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历史上通常把六韬和三略视为一个整体。事实上,它们不是由同一作者写的。不知道的人容易混淆。关于“六韬”的形成时间,有三种学法:一是一般认为是在春秋时期。人人公认《六韬》一书带有赫然的齐文明特点,而齐威王在位时候(前357-前320年)同周显王的在位时候基础符合。其时,齐国具备编写兵书的知识和人才是有的。二是《六韬》成书于中晚期的战国。其述作者可能是齐威王、齐宣王稷下的精英学者。三是这本书的时间大致是秦末汉始。由于《三略》词义、措辞和句法都不古老,与殷末周初时期的文风迥异。由此可见,其写作年代较迟,但不迟于秦末,因为《黄石公三略》一书在后汉书中有提及。所有这些都可以说,这是第一次陈述的证据。第三个论点是不可靠的证据,在东汉早期,光武帝朝廷命令引用了“黄石公记”的大段落,除了这些词与现在的三个略有不同,其余都是相同的。

虽然《六韬》题为吕尚姜子牙所著,历史上据考证,可能应该成书于战国中晚期,但其内容思想不排除是吕尚的军事和战略思想。目前,其真实作者已不再可供审查。《六韬》各类版本的渊源是复杂的,各个版本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小编只是初步了解这些,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六韬》、《先秦伪书辨正》、《汉书艺文志考证》、《史记·齐太公世家》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