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乡:坚持制造业立市 奋力追寻“智”造的“诗与远方”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07-30

2019-07-30 9:35

格力生产车间一角。

格力生产车间一角。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30日讯 据今日宁乡消息,最近,“泥腿子”出身的企业家陈基良,又有了新的创举!他带领精量人,正在抢占国际高端市场,争得宁乡制造份额,致力研发打造带焙烧结台车生产领域中南地区最大生产基地!

  10年前,陈基良也做了一个创举。

  曾经,在沩山脚下有一个作坊式的量具厂,悠悠数十年,几度沉浮,企业依然没有做大。2009年,作为负责人的陈基良把这个山沟里的小厂,搬进了金洲新区。这一搬,可谓是一场“地震”,一次凤凰涅槃!如今,这个曾经的作坊式小厂,已经成为行业龙头企业,产品出口英、美、德、意等十多个国家,产值也由原来的百万变成了上亿,今年预计将同比增长25%以上。

  从小山沟里的作坊式工厂到现在的高新技术企业,精量重工的成长蜕变故事,是宁乡坚持制造业立市、推动传统产业改革提升、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上半年宁乡工业经济数据,是宁乡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晴雨表”,1-6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值同比增长25.1%,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2.5%,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成为宁乡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图为星邦重工设备调试场地。

图为星邦重工设备调试场地。

  营造暖春气候,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吸引和培育更强的新动能

  奋斗新时代,奋力再出发!

  2月15日,新春伊始,宁乡踏着响亮的奋进号子,集结全市“工业人”,共同演绎了一场“奋斗者之歌”。宁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周辉,市委副书记、市长付旭明,市委副书记刘永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喻亚军等全体在家市领导和全市重点规模工业企业负责人等1000余人齐聚一堂,政企发力共同书写宁乡工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月19日,市委常委会会议重点研究部署宁乡市“产业项目建设年”和“营商环境优化年”推进工作,强调要求全市上下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全面推进“两个年”活动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注重持续发力,切实提高“两个年”活动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凝聚全市合力,形成“两个年”活动的大格局和大氛围。

  3月19日,在春风吹拂、万物齐发的阳春三月,市委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当天会议,请全市龙头企业家坐中间,精准发放“政策包”,1.2亿元奖补资金为工业脊梁“补钙”。

  5月5日,西线工业走廊春潮涌动、激情飞扬、战鼓声声,一场以“比干劲、看项目,比服务、看企业,比实力、看贡献”为主题的“三比三看”大竞赛活动全面拉开战幕,掀起宁乡产业项目建设、宁乡工业发展的新一轮高潮。

  近日,骄阳照射中的西线工业走廊, 一处处“万马奔腾”的建设场面,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一批批关乎宁乡未来的项目成果,绘就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激情篇章!当天,市四套班子领导率领全市广大工业人、园区和部门负责人,集中对工业园区项目进行“大阅兵”,并激情拉开百日大会战战幕!

  ……

  回眸今年上半年宁乡工业发展历程,洋溢着的都是宁乡致力工业发展的激情,满目所及的都是宁乡上下致力工业发展的铿锵足迹。

  今年以来,宁乡进一步夯实和打造西线工业走廊,强力实施资源要素和政策对工业的倾斜,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目前,洼地效应正在彰显。其中,国家级园区宁乡经开区聚力打造智能终端、新材料和绿色食品为主导的新兴优势产业,在格力、楚天等知名企业带动下,近30家配套企业先后汇集于此。而宁乡高新区作为装备制造和先进储能材料的产业主导园区,已经聚集了三一重起、邦普、杉杉等业界翘楚和龙头,促进了精量重工、东方时装等一批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了新旧动能的转换步伐。

  为进一步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吸引和培育更强的新动能,我市今年大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实施10个专项行动、30条具体举措,突出破解工业企业的堵点和痛点,着力打造了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上半年,宁乡新引进比亚迪动力电池等产业项目62个,调度工业产业项目116个,一批新的发展动能正在蓄势待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将更加强劲。

  记者获悉,近6年来,宁乡市委、市政府累计发放资金1.5亿余元刺激全市中小微企业改良装备、转型升级,走上“智”造之路,今年上半年已经两次斥重资奖补装备升级!同时,通过成立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宁乡分院、组建制造业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开展“三比三看”大竞赛等多种形式,着力培育智能制造新兴产业,激励更多企业走上智能制造的发展大道。

  全市119家智造试点示范企业担负起为高质量发展赋能重大使命

  今年,站在“制造业立市”的新起点上,宁乡正以智能制造统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政府使力、企业出力、社会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成功迈入智能制造行列。至目前,宁乡共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19家,居于全省前列。

  有着标志性“星邦红”的星邦重工,今年“红”出了新高度。在前不久公示的国家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上,湖南省有10家企业跻身榜单,而星邦重工就名列其中,这标志着长沙西线工业走廊第一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诞生!至目前,宁乡共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小巨人”企业11家。

  探究星邦重工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原因,该公司董事长刘国良诠释,“智造”,是其能够问鼎国家级殊荣的重要法宝。2018年,该公司投入研发资金近3000万元,研发专利达14项,历年累计110多项。期间,该公司在斥重资新建一条智能化生产线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开展星邦重工超大规格高空作业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的建设工作,今年拟推出的46米曲臂式高空平台,将问鼎全球曲臂式高空平台产品最高点。智能制造带来的红利,是今年预计可实现产值同比去年翻番,冲刺12亿元新高。

  “阿瑞”是食品产业中的佼佼者,现代化的制作车间让记者耳目一新。这里的机器被赋予了智能的成分,智能光电通过感应商品二维码,将各色品种的产品按照订单要求,全自动实施分类配送,精准又高效。该公司在化冰、输送、速冻、包装、检测、拣配等多个环节,大量采用了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如自动恒温气泡解冻机、自动称量系统、自动配料、自动投料、自动气调包装、自动拣配等。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智能制造让公司抢占了重大转型机遇,走上了稳步发展的快车道。

  像“星邦”“阿瑞”这样斩获智造成果,尝到智造甜头的企业,在宁乡还有一大批。家电、食品、装备、材料、孕婴童及时尚鞋服等制造行业,智能化发展方兴未艾。格力加快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园,全国最大的商用空调生产基地指日可待;楚天科技正式迈入智能制造4.0时代;加加食品实现减盐生抽这一“智”造新成果的批量生产;杉杉新能源联合中南大学共同开发出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新模式;邦普循环成功打造10万吨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化扩建智能制造项目;三一重起超大吨位起重机成功下线,预计今年税收将实现6亿元。

  今年上半年,119家智能制造试点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8.65%,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为54.97%;税收同比增长37.39%,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税收的比重为77.73%,为宁乡推动高质量发展赋予了强大动能。

  当智能化赋能制造业,就无异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记者相信,西线工业走廊将会腾飞起更多的“白天鹅”,培育出更多的“千里马”,智能制造的“诗与远方”就在足下!

【作者:记者 吴晴 陈燕 通讯员 刘义】 【编辑:刘树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