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今天——1511年7月30日,世界美术教育奠基人乔尔乔·瓦萨里出生

 泊木沐 2019-07-30

1966年佛罗伦萨经历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肆虐的洪水在这座文化之都卷走了数千件艺术品,其中就包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和建筑师乔尔乔·瓦萨里的代表画作《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作当时被洪水冲毁成了5截。2014年,经过修复师们的努力,这分开的五部分已经被连接在了一起,完好如初的古典名画又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瓦萨里的存世作品很多,画如其文,多构图紧密、人物形象的动作造型颇具张力,处处都能体现出作者细致经营、精巧周致的打造痕迹。他所作的佛罗伦萨市政厅的系列壁画,就是其中一例。今天意大利阿雷佐城的大教堂博物馆和中世纪与现代艺术博物馆,就收藏了瓦萨里的不少作品。1560年-1574年,瓦萨里开始主持设计一些大型建筑工程,经过14年的经营建造,他主持设计的乌菲齐宫落成,现在这座建筑的底层已被辟作美术馆。

乔尔乔·瓦萨里是16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建筑师、美术史家,被公认为西方的第一位艺术史家,也是风格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511年7月30日出生于意大利古城阿雷佐(Areezo)的一个陶瓷工人家庭,他的童年时期是在精工制作劳动环境的熏陶下度过的。

1525年,经一位红衣主教介绍,瓦萨里由画家安德烈·德·萨尔托门下转投米开朗琪罗为师。这段时期,米开朗琪罗主要的作品有佛罗伦萨美第奇小教堂及内部的壁画、雕塑。瓦萨里一生中为佛罗伦萨艺术也做出了很多贡献,这与老师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经过米开朗琪罗等人的指导,瓦萨里成为一名画家、建筑师,终生服务于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该家族拥有一座汇集了大量精品的“美第奇花园”。在那里的浓厚艺术气氛熏陶下,瓦萨里完成了绘画、建筑方面的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他还周游各大城市,搜集到众多画家的轶事,将其整理成一篇篇传记,最后形成一部百万余言的美术史著作——《艺苑名人传》。

他在《艺苑名人传》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文艺复兴”一词,并提出可按14、15、16世纪划分美术发展的阶段,对后来的艺术理论研究造成巨大影响。瓦萨里为后人将14-16世纪这段时间认定为文艺复兴时期奠定了基础。书中还探讨了绘画和雕塑、建筑的关系,揭示三者与“设计”之间存在着同等重要的联系,并将设计与比例关系结合起来讨论。这些学说为后人艺术形态学的研究以及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美学问题作了重要的铺垫。瓦萨里的论述强调了古希腊罗马艺术传统的重要性和经典地位,自此,奉古典艺术作品为圭臬成为欧洲美术史家一贯的作风,就这一点而言,瓦萨里可谓开了一代风气之先河。

《艺苑名人传》,全名为《从契马布埃到意大利当代杰出建筑师、画家、雕刻家的生平》,是欧洲第一部纪传体的近代美术史,书中记载了3个世纪内200多位画家的生平,并对一些作品的构思、制作的过程做了生动细致的描述,作者极富想象力的文笔像是为我们展现了一座充盈着杰作的画廊。因此,瓦萨里在《艺苑名人传》中对自己的老师米开朗琪罗、波提切利等人轶事趣闻的描写,使读者看到的不只是艺术家实践自己理念的严肃创作过程,而是一则则富有戏剧性的故事,让这些艺术家卸下了头顶的光环,用一件件透着生存机智的小事例,展现出了他们人性的真实丰满,拉近了读者与大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字里行间均洋溢着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

作为画家,后人把他置于佛罗伦萨16世纪的风格主义行列,因为他的画为满足意大利上层贵族的趣味,而过于粉饰了些。如他在罗马梵蒂冈宫内回廊大厅里的壁画、佛罗伦萨威基奥宫内的那幅《寓意》等等,表现了一种肤浅的风格化倾向。因此,与其谈他的画,不如推崇他的建筑成就。最出色的就是佛罗伦萨那座乌菲齐宫内的走廊。佛罗伦萨乌菲齐宫建于1560年。建筑物的整个设计受到米开朗基罗的明显影响。就建筑风格看,不妨说也是瓦萨里的风格主义艺术在建筑上的杰出表现。

对于建筑、雕塑与壁画的贡献也是显著的,尤其是他的建筑设计。瓦萨里不只会埋首于图纸中冥思苦想那些大型宫廷建筑的构造,也很讲求生活的情趣,他是美术史上为数不多的设计建造、装饰自己住宅的艺术家,并在阿雷佐和佛罗伦萨都建有宅邸。可见,这位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已获得了优渥的生活条件。瓦萨里对自己家庭住宅的设计、建造和装饰,与文艺复兴的思想启蒙也有一定的关联。对于自己私产的用心经营,说明人们对个人权利愈加关注,这是一种市民意识觉醒的表现,当时以瓦萨里等人为代表的艺术家、商人,让以前专为教会、宫廷建筑装饰所用的美术手段也开始服务于市民阶层。

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佛罗伦萨度过的,而且一直是托斯坎尼美第奇家族柯西莫大公宫廷里的御用画师。1568年,瓦萨里接下了美第奇家族交给他的一项3600平方米的大型穹顶画工程——《末日审判》,他完成了壁画中一些重要的部分,展现了精湛的湿壁画技术。六年后,瓦萨里溘然长逝,此后由费多利柯·祖卡利等人又用了五年时间,1579年才告竣工。与这件作品的宏阔浩大相比,许多同类作品黯然失色。然而,遗憾的是,壁画工程一开始就是在掩盖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作品的基础上展开的,并且由于后续者所采用的是一种不同于瓦萨里的壁画技术,影响了《末日审判》这件鸿篇巨构画面效果的统一,虽经后人对其做了数次修复,仍难掩盖这一遗憾的痕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