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缪仲醇墓”虞山儒医

 江苏常熟老李 2019-07-30
“缪仲醇墓”虞山儒医
     儒医缪仲醇墓在虞山北麓舜过泉旁,天启七年(1627),缪仲醇82岁病故于金坛,灵榇暂厝于宜兴阳羡山,后由内侄孙王之麟迎归安葬于虞山。  
“缪仲醇墓”虞山儒医
  缪希雍(1546-1627),字仲醇,号慕台,以字行,自称“海虞遗民”,人称“虞山儒医”。出生于常熟辛巷,父缪尚志,字行达,举人出身,官至汉阳府通判。仲淳八岁丧父,十七岁那年,又得了疟疾,久治不愈,自己翻阅医书,自治而愈。自此,搜辑医方,精求药道,用存利济,立志做个“有补于世”的医生。
“缪仲醇墓”虞山儒医
    缪仲醇学有成就,开始四处行医、采药搜方。四十岁时,返回常熟悬壶。五十岁以后,和东林党人丁元荐、于玉立、钱一本、钱谦益等人“以节慨意气相期许”,“讽议朝政,裁量人物”,一起与阉党作斗争。並迁居浙江长兴,与丁元荐结为邻居。后来,佞臣王绍徽编了一本《东林点将录》黑名册,把东林党人比作水浒一百另八将。其中,钱谦益为“浪子燕青”,缪仲醇为“神医安道全”。不久,阉党势败,才幸免于难。从此,自称“海虞遗民”。
“缪仲醇墓”虞山儒医
   此后的二十多年间,缪仲醇为实现他“有补于世”的初衷,治病为乐而外,专心致志于医学教育和著述。学生有常熟张应遴、马北圣、荣之迁、徐鹏、李枝,昆山李雅稚,无锡司马大复,吴江沈令誉,杭州刘默,湖州钱青选等十人。 
“缪仲醇墓”虞山儒医
     缪仲醇的著作,流传至今的有十二种,其《神农本草经疏》和《先醒斋广笔记》两种,曾著录《四库》,历经翻刻。《明史》有其传,附于李时珍传后。  
“缪仲醇墓”虞山儒医
   明天启七年(1627),缪仲醇病故于金坛寓所,没有子女。丧事由其生前好友于玉立之弟于润甫主持,挽灵榇暂厝于宜兴阳羡山。若干年之后,才由内侄孙王之麟迎归安葬于虞山北麓舜过泉旁,兴福寺僧为之守墓。  
“缪仲醇墓”虞山儒医
          明名医仲醇缪公之墓
“缪仲醇墓”虞山儒医
   缪墓毁于文革,2001年,重修墓园,补镌墓碑。“缪仲醇墓”虞山儒医
    1982年,缪仲醇墓列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