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具有浓郁南国地方色彩的南音说唱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07-30

  南音说唱是在木鱼和龙舟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的地方戏曲的曲调,从而形成的。它旋律婉约而优美,有着浓重的南国地方色彩,南音说唱也是许多文人雅士喜爱的一种戏曲。本期的澳门文化为您带来具有浓郁南国地方色彩的南音说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南音说唱

  南音说唱,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大体上分两类:“地水南音”和“戏台南音”。“地水”为卜卦术语,广东将盲人称为“阿水”,所以盲人所唱的南音称为“地水南音”。

  地水南音常用的伴奏乐器有筝、箫、椰胡、秦琴、洋琴与拍板等,而伴奏乐器的数量通常不多于五件。大约20世纪初,地水南音被吸收到粤剧、粤曲音乐中,成为“戏台南音”或”粤曲南音”。南音乐器包括秦琴、椰胡、箫、三弦、筝。

  地水南音—20世纪初,南音的主要演出场所为私人寓所、酒楼、街头和妓院等。演唱者多为失明艺人,又称瞽师、瞽姬或师娘。“地水”为卜卦术语,而广东人将盲人称为“阿水”,所以盲人所唱的南音称为“地水南音”。大约20世纪初,地水南音被吸收到粤剧、粤曲音乐中,成为“戏台南音”和“粤曲南音”。传统的地水南音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已几乎成为绝唱,而戏台南音和粤曲南音至今仍为撰曲家所乐用。

  南音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说唱形式,也是粤剧、粤曲常用曲牌,有说它是在木鱼、龙舟的基础上吸收扬州弹词(吴声)等曲种的 曲调发展而成的,为了与广东以外的吴声区分,即以“南音”(南方曲调)名之,它比木鱼、龙舟的音乐性强,因而作为独立的曲种出现在舞台上的机会很多。

  南音的句格、声韵要求相当严整,有伴奏、有快板与过门音乐,旋律婉约优美,有着浓郁的南国地方色彩,早期的南音传唱范围多在文人雅士之中,传统作品也多是伤春怨梦之作。

  你可能也喜欢:
  细腻婉约而又刚柔并济桂剧
  鲜明特色的山南门巴戏
  藏戏——西藏文化的“活化石”
  独具魅力的西藏服饰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