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因景传,景因文显”

 阆苑妃子 2019-07-30

风景园林文学的特征及价值

景观营造,

很好与优秀有一段距离,

这段距离就叫“文化”

中秋,让月饼与嫦娥联系到一块,

亚太,让景观与文化融合为一体。

选择亚太

领略景观的魅力!

园林文学 <wbr>|“文因景传,景因文显”

  中国风景园林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源远流长,相互生发,逐步形成了一种以记述名胜风景,描写山水田园,赏评园林艺术,品题景物景观,凭吊园林盛衰等为主要内容的风景园林文学。园林文学 <wbr>|“文因景传,景因文显”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独树一帜,保留至今的名园名胜也较多,然而,像《园冶》这类园论专著却很少。要想对中国风景园林艺术特色作全面深入的理解,提高游园、品园、造园的艺术理论水平,必须大量阅读古今风景园林文学。因为在我国浩繁的风景园林文学中,尚保存着许多有关风景园林艺术理论的东鳞西爪,吉光片羽。

  风景园林文学具有与一般文学不同的地方:首先,它积极参与风景园林的审美活动,从欣赏、品评、研究到创造风景园林美的各种活动中都留下了它的影响。一般文学以表现社会美为主,而它以表现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主。其次,一般文学以写人为主,强调艺术真实的概括塑造,追求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而风景园林文学是以写景为主,强调生动具体的写实手法,追求“诗中有画”,“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充分发挥语言文学绘声绘色、淋漓尽致的描写功能。再者,一般文学常通过人事活动来表现作者的爱憎观点和主题思想,而风景园林文学主要通过对景观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因此,“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其重要手法。还有,一般文学在表现美时常从反面衬托,甚至以暴露丑恶为主,而风景园林文学则主要以表现自然及人文的美景为主,很少有写脏丑一面的。最后,一般文学的目的是惩恶扬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风景园林文学的目的则较多地倾向园林艺术的审美经验和方法的体认。


  风景园林文学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一、总结风景园林的审美经验

  柳宗元《钴鋂潭记》:“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坠之潭,有声淙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指出了欣赏潭泉月的最佳时令。袁宏道游西湖六桥认为:“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指出了欣赏湖景的最好时刻。

  一、介绍品评园林艺术的方法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把西湖比作西子,成为千秋定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对六月西湖的景观特色作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结语。

  《冷斋夜话》引王安石语:前辈诗“风定花犹落”,静中见动意;“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意。杜甫《望岳》诗用“齐鲁青未了”点出了泰山的磅礴气势。丘齐云《暮行香山道中》:“一径一花色,无时无鸟声。”写出了香山风景特色。陆游《舍北晚眺》以“樊风景园林文学的特征及价值

川诗句营丘画”评价家乡风景之美。钱源来《少陵草堂》以“千古一诗家”评价高雅的草堂。


  三、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是按照郭熙《山川训》中“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来构思堆叠的。袁宏道《游桃源记》:“大抵诸山之秀雅,非穿石水心之奇峭,亦无以发其丽,如文中之有波澜,诗中之有警策也。”

指出重点景观对总体布局的重要性。董其昌说:“山川亦以诗为境。”即造景要“画中有诗”。袁中道《游太和记》指出自然与人工,野逸与浓丽不能相兼,认为“园圃之胜,天地之美,大都有其缺陷”,说明造园要有特色,不必求全。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指出观赏瀑布处应为游人建亭。

  又如祁彪佳《寓山注序》撮要介绍了他开园的营构思想:“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委折波澜。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对造园布景说得十分具体。至若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对处理人工与自然的关系,叠山理水的脉络布置,道路系统的安排,布局组景的起伏跌宕,藏露抑扬断隔等手法的运用,景观特色的组织等,讲得更为明白实用。


四、为园林艺术提供高雅的意境

  追求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特色之一,造园布景常以诗情画意为意境。如苏州耦园的双照楼景点,以杜甫“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意为意境;爱吾庐以陶潜“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诗意为意境;岳麓山爱晚亭,以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为意境;北京陶然亭,以白居易“只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诗意为意境。又如《红楼梦》第十七回中给大观园各景点题写匾额时,以对话辩论形式说明了景题要与立意相一致,因此省亲别墅的“蓼汀花溆”一景,不能题以“武陵源”,更不能题以“秦人旧舍”。


五、赋予园林花木以文学性格

  风景园林文学中有许多品题花卉树木山石禽虫等景物的作品,根据不同的物性物态,用拟人手法赋予它们以人的高雅性格,使它们体现出不同的文学美质。比如众所喜爱的梅花,从鲍照的《梅花落》,何逊的《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到林逋的咏梅诗,陆游的咏梅词,使梅花具有傲雪凌寒,先天下而春的高洁品性成为定论。菊花自陶渊明品题之后,后世便以隐逸高士目之。竹称君子,在白居易《养竹记》中也解释得很清楚。牡丹经李白《清平乐》题咏之后,便成为国色天香,富贵华丽的典型。荷花经周敦颐《爱莲说》一赞美,便与竹兰梅菊并称君子。


六、保存了许多珍贵园史资料

如早已毁圮的江南名楼滕王阁,可以从王勃《滕王阁序》中领略到昔日杰阁的伟丽风光。圆明园已被八国联军烧毁了,但从许多诗文对四十景目的题咏中,仍可想见其当年的富丽豪华。杨街之的《洛阳伽蓝记》、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周密的《吴兴园林记》等都记载了大量的已毁名胜古园。这对考古或修复名园名胜都有参考价值。


  七、直接为风景园林添景增彩

  这类文学直接与园林结合,成为建筑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匾额对联,景名题咏、志记序文等与书法、镌刻结合,成为中国园林的又一特色。如著名的岳阳楼,除了它的环境、建筑特色外,楼上还有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珍贵雕版,以及杜甫、孟浩然等历代名人登岳阳楼的诗版、诗碑,为名楼大增光彩。风景园林中如果没有这些文化内容就会显得浅薄俗气,所以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写道:“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如姑苏城外寒山寺本不出名,但因张继写了《枫桥夜泊》一诗后便身价百倍。黄鹤楼因崔颢、李白等题诗而名气显著,虽多次毁圮而今仍得重建。三峡白帝城著名千古,除因《三国演义》的影响外,也因李杜等诗家的题咏而益彰。昆明大观楼也因孙髯翁的著名长联而格外生色。

  “文因景传,景因文显”,风景园林中的一块奇石、一泓清泉、一株花木、一座建筑物、一个景点景观等,如果缺少诗文书画的渗透、品题、宣传,将会不胜寂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