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如今的社会,很多家庭在有了宝宝之后,恨不能把宝宝捧在手心里,生怕孩子摔了碰了,毕竟孩子都是每个家庭最珍贵的宝贝,在宝宝出生之后的每一件小事都会格外的注意,宝宝用的奶瓶,纸尿裤,衣服、鞋袜等等都必须给其最好的,最放心的,可是即使有时候很多父母在宝宝的安全方面做得万无一失的时候,也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前不久就有一则新闻,浙江某市的一位一岁的宝贝因为坠床而直接造成脑损伤,即使后来经过医生的全力救治,该宝贝还是因为脑死亡而离开了人世。其实对于孩子坠床这件事,很多家庭也有发生过相同的情况。 虽然摔下床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是有时候却因为家长的一些无知做法让宝宝生命没了。记得之前在新闻上看到这么一个案例: 还有一个3岁男孩,在床上玩的时候,不小心摔下床,哭闹了一阵子,后来就不哭了,父母以为睡觉了,就没重视。4个小时后再去看孩子,发现不对劲,呕吐、叫不醒,于是立刻送医院。 送到医院的时候,小孩已经深度昏迷、瞳孔散大、生命体征微弱,行头颅CT提示:脑出血。经过医院的积极抢救治疗,孩子最终还是走了。 坠床这件事可大可小。家长日常除了要做好坠床防护外,学会正确的处理突发事件也很关键。 宝宝坠床或不小心摔倒时,爱子/女心切的家长会下意识地抱起或扶起宝宝。 这种做法出于本能,不过,要提醒您的是:这样做会很危险! 因为在孩子摔下床后,我们第一时间并不了解宝宝的伤情如何,如果冒然将他抱起来,很有可能在抱起的过程中,因为用力不当而对宝宝造成二次伤害。 发现宝宝坠床后,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必须保持冷静,同时对宝宝进行观察。 1、观察小儿“坠床”后着地的姿势: ① 后脑着地,危险性最大,要警惕脑震荡、颅内出血。(具体表现见下文) ② 面部朝下着地,危险性较小,一般表现为局部淤肿、擦伤、鼻出血。 ③ 四肢呈反常姿势,可能发生肢体骨折。 2、观察小儿“坠床”后的生命体征: 宝宝坠床后的第一反应,一般表现为大哭,这是“坠床”后正常的疼痛应激反应。 但是,如果是以下状态,要高度怀疑脑部受伤,立即就医: 不哭不闹、哭闹不止、昏迷、意识不清、嗜睡、面色发白发青、呼吸减弱或加粗或无呼吸、手脚发冷、双眼上吊、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抽搐等反常状态。 3、观察小儿“坠床”后的现场情况: ① 宝宝“坠床”的现场,对伤害的程度会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② 如果地上有血性液体,别急着把宝宝抱起来,先寻找血迹的源头: a、来源于额头、牙齿、躯体皮肤,可先考虑局部挫伤引起。 b、从耳鼻流出,要怀疑颅底骨折可能。(面部朝下的鼻出血考虑鼻损伤) ③ 如果地上或宝宝嘴角、衣物上有呕吐物,脑部受伤可能性大。 ④ 如果现场有宝宝的尿液或者大便,要警惕脊髓损伤。(拨打120,禁止自行抱起宝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