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需能屈能伸、张弛有度。为人处世最要紧的就是要懂分寸,有进有退。 不逾越自己的本分,不触碰他人的底线。不远不近不干扰,这种分寸刚刚好。 01 说话有分寸 《菜根谭》中说:“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 与人相处时,要管住自己的嘴,有话三思而后说。 有些话,不真、不善、无益,与其说出来让人不快,不如不说。 曾国藩年轻时爱开玩笑,说话时有伤人之语。 为此他曾多次自省,并在家训中教育子弟:“群居守口,独处守心”。 一时心直口快,消耗的是长久维系起来的感情。 真正有分寸的人,能做到嘴上有尺,心中有度。 02 凡事留余地 《道德经》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残缺一样,但它的功用永远不会衰竭; 最充盈的东西,好像是空虚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穷尽。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这既是包容他人的过错,也是为自己留有后路。 我们明白“老好人”的痛,懂得留有余地的妙。 在懂得分享的同时,不必倾其所有,如此,才会有进可攻、退可守的淡定从容。 03 人情不远不近 《鬼谷子》说:“掌握分寸,人情不远不近。” 人与人之间有一道无形的线,懂分寸,要明白这根线的存在,尽量做到不越界。 孔子也说:“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在与人相处中,距离感在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持。 既不能因为太过亲近而肆无忌惮,也不能因为太过疏远而催生埋怨。 懂分寸的人,与之接触,总能让人感到如浴春风般温暖舒适。 而生活中,被称道为高情商的人,并不一定有多么出众的才能,而在于他们在与人相处中能把握好分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