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锁具史话

 苏迷 2019-07-30
《姑苏晚报》
2019-07-28 

  苏州锁具,是手工业中的一朵奇葩。早在1956年,文物专家在虎丘山云岩寺塔整修时,发现宋代苏州出产的鎏金镂花簧片结构锁一把。此锁长10.6厘米,呈长筒形,民间俗称“爆仗锁”。同时发现的一把钥匙长6.3厘米。当时此锁扣在一只镶着银质鎏金花边的经箱上,十分珍贵。1979年3月,在苏州城西七子山九龙坞,发掘五代时期吴越国广陵郡王钱元璙的墓葬品中,出土铜质簧片结构锁(俗称“广锁”)及钥匙一把。锁具长12.8厘米,宽2.1厘米,造型长筒形。

  苏州手工业唐宋时名气已盛。《吴郡志》载,唐时苏之繁荣,固为浙右第一矣”。明清“时期更是发达繁荣。其中,包括锁业在内的日用五金业,甚是兴旺。苏州锁具制作种类繁多,做工精巧。所谓锁锁有文化,锁锁有玄机。诸如,寓于“福禄寿禧”“长命锁”“花钱”“人物”“花鸟虫草”等锁具,不仅有锁的保密功能,而且装饰与象征融为一体。特别是一些用材特殊、做工考究的锁具,具有实用、鉴赏、收藏的价值。明代,制锁作坊多在木渎。《吴县志》载:昔木渎王家所制香毯及锁皆精“巧”。相传洪武年间,外国进蟹锁,募工开之,鲜有能者,唯王某应手而落赐冠带归里。清代,制锁业渐移至阊门内下塘街一带。那里的铜锡铺与五金作坊,盛极一时蜚声江南。据《吴县志》载,民国二十年(1931)统计,当时生产铜广锁的店坊达20余家。由此可见,苏州锁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

  民国三十年后,美国人发明的弹子锁进入我国市场。这种锁具结构精密,保密性好,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给传统的国产簧片锁(广锁)带来极大的冲击,苏州传统制锁业大受影响。迫于生计,有的业主转产,制作市场新宠的弹子锁。民国三十年中后期,苏州生产弹子锁的作坊(店)有8家。这些锁具作坊(店),有的自己掌握技术,有的聘请沪上老师傅坐镇,有的则是偷学技术撑门面,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抗战胜利后,弹子锁作坊增加至19户。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竟达43户之多。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鑫錩、陈复兴、许公和、鲍锦记、刘正泰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立群英锁厂、联益锁厂等,后又调整为地处学士街115号的苏州锁厂。

  锁具,由于所需原料以黄什铜、生铁、铜板、铝板、磷铜丝等为主,因而在手工业门类中属于铜作。然其生产工艺,在传统小五金产品中,应是最复杂的。须经铸造、成型、打眼、零部件、装配、喷漆、成品七大工序、八十五道流程,一把锁具方能脱颖而出。由于纯手工操作,行业内有“骑马凳,加大锉刀,低头哈腰背朝天,榔头铁砧加钳子,敲敲打打做产品”的顺口溜。

  民国苏州制锁业,所制产品除满足本地外,外销常见安徽、河南、苏北等地。产品价格由各作坊业主聚会协商,用32开纸红字铅印成价目表(江湖上俗称“红盘”),发各作坊执行。诸业主聚议商定则约定在岁末大小年夜辰光,地点定西中市德仙楼茶馆。属于日用五金的锁具业,敬奉李老君(李耳)为祖师。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太上老君的诞辰日,业内要在西大营门58号的存仁公所(清同治9年复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世代相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