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银行借款8万元 阳光保险要收5.4万元保费 客户总还款数竟达到14万多元? 2018年4月,因为店面急需资金周转,霍女士通过一名中介找到了位于天心区运城大厦的阳光保险,并通过阳光保险作担保,向光大银行长沙友谊路支行借款8万元。根据贷款协议,霍女士每月需要偿还光大银行本金加利息共计2400多元。 还款几个月后,她发现,银行每个月实际扣款为3994元,足足多扣了1520元。经过核实,对方告知,这被多扣的1520元,是阳光保险的保费。 如果每个月多扣1520元,三年就是54000多元,再加上银行的本金利息,原本借款8万,结果却要还14万多元。 更让人惊讶的是,霍女士称从来没有人告知她这笔保险费用的存在。当时自己办理业务时,是在保险员的催促下,签署了一份空白合同。 而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发现霍女士在阳光保险担保借款的遭遇并非个例。 市民严先生在2018年同样通过阳光保险向光大银行五一路新星支行借款7万元。根据贷款合同,严先生每月需偿还光大银行本金加利息2100多元,可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他发现,银行卡每月扣款3355元,多扣了1190元,被多扣的1190元同样被说成是他与阳光保险签订了保费协议。 但是直到现在,严先生连一份保险合同都没有拿到过。 问题来了: 这多收的1000多元保费到底是什么钱? 面对质疑,阳光保险中天大厦营业部工作人员避而不答。 不过,在阳光保险运城大厦营业部,这里的工作人员承认,向客户收取的所谓保费,其实就是阳光保险向客户收取的利息。 这名工作人员说,这种借法利息太高,对于客户肯定不划算,所以,他认为,不排除个别业务员存在使用诱导或连哄带骗的方式办理。 对于阳光保险向客户收取的保费,光大银行内一名工作人员称,他们也是心知肚明。由于综合利率太多,银行工作人员并不赞同用这种方式借款。 由于这两笔费用是客户与光大银行及阳光保险分开签约,所以,利息也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不过,法律人士指出,虽然利息都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但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阳光保险业务员存在诱导甚至欺骗客户性质,客户可以向银保监会进行投诉。 正常的银行贷款本无可厚非,阳光保险与光大银行合作,收取客户一定的所谓担保费也能理解,但是,业务员应该向客户说清楚,哪些是担保费用,哪些是利息,如果讲得清清楚楚,相信客户会做出自己相应的判断和选择。但是,如果采取连哄带骗,诱导客户稀里糊涂签约,这性质不言而喻。 ![]() 目前,当事人已经向湖南省银保监会进行反映,对于事情的最近进展,我们也将予以持续关注。 来源:《政法报道》特攻组 | 编辑:月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