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汽航岛 2019-07-28 14:11:25 任何形式的生命都有其极限,地球天体也不例外,从诞生到现在,她已经有46亿岁。如果把她的生命值定义为100亿年,那么当前的地球已经年过半百。一颗状态处于走下坡路地星球,依旧需要面对来自太阳的诸多挑战,以及无条件的接受来自宇宙空间物质粒子的穿透,对地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可想而知,安详和风险处于并存。为了规避风险,让文明得以延续;拯救地球,或是再造一个地球,将是科学家探测宇宙的重大的使命。 粒子穿越地球概念,图片来源:网络 在此背景下,流浪地球的概念,被科幻作家挖掘出来,搬上银幕。以震撼的场面,让许多伙伴相信,地球是可以搬走的。然而,经科学家严谨的分析得出,采用无数大功率的发动机搬走地球的方式,显然没有考虑到地球不自转,会带来哪些灾难性的后果。因此,科幻终究只是一种大胆假设,而不能够成为现实。 动机系统推动地球流浪的效果,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地球不能够流浪,面对所处环境,难道只有顺气自然吗?当然不!前阵子,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嫦娥之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再造一个地球,将是人类最佳的选择。据他介绍,能够供人类栖息的场所,只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可,分别为:固态、液态、气态。依据目前宇宙探测技术的级别,以及科学探测到的数据显示,火星将是人类第二地球的最佳选择。 未来人类的第二家园火星,图片来源:网络 选择火星,目前是全球科学家比较公认可实现的星球移民理论框架。当然,除了宇航技术不能够长途跋涉外;重点是火星很多状态面貌和地球相似。她的自转轴倾角为25.2°,地球为23.5°,其自转一昼夜为24.66h,地球为24h。同时,火星拥有稀薄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层,这将为未来改造火星创造了有利条件。 实验中的大气辐射效应,图片来源:Nature 7月19日,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和爱丁堡大学的科研团队,在《自然●天文学》上发表改造火星的方案。据论文披露,可以利用2-3厘米厚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改造火星的大气层环境,即可实现良好的光合作用,还能够阻止有害紫外线的辐射,并可长期维持火星上面的液态水不干涸。这些条件的实现,就能够在火星上培育生命,既能创造可再生的生态环境。 好奇号公布的火星表面,图片来源:NASA 目前,科学家的整体思路:把火星改造后,大气浓度和氧气也会逐步提高,植物逐渐增多,原本黄红色的星球表面,开始变绿,成为一颗换新的地球。届时,进入火星的人类,将不再需要穿厚重的太空服。
参考资料:https://www./articles/s41550-019-081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