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宇 在当今社会,物质财富高度繁荣,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很容易陷入“永不满足”的漩涡而不可自拔。如果是那样,何来快乐的工作和生活。我发现健康、积极的心理和状态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摆正心态,在追求物质需求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追求。 感悟一:快乐与健康是我们工作与生活的向往 一项有关倡导“快乐工作”的调查表明,62%的职场人工作着但“不快乐”;近年我国公务员群体健康调查表明,诸如亚健康、过度劳累、富贵病、心理疾病等现象已呈普发趋势。我们向往快乐的工作、健康的生活,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太多的情不自愿。工作需要快乐,生活需要健康。快乐的工作,可以使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效率更高、更具工作创造性、有更好的工作效益。人生1/3的时间都是工作,如果工作没有乐趣和快乐可言,那简直就是地狱。”同样,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我们减少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使我们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感悟二:充满热情是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源泉 如果你对工作充满热情,我们在工作中处于高兴、舒适、乐观、精力充沛、热情饱满的状态,遇到困难,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去思考问题、去解决问题,那么困难就迎刃而解,事业会如日中天;如果你对生活充满热情,团结同事、和睦邻里、孝敬父母,我们的生活会甜蜜而幸福。只要我们充满热情的工作和生活,我们的工作就会像一件件雕饰的艺术品,我们的生活就会像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 感悟三:健康心态是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核心 健康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心里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因为身体健康是物质的、有药可医,心里健康是意识的、无药可救。我认为要有健康心态就要做到“三心五度”:“三心”就是平常心、责任心、进取心;在事业面前不“庸懒漂浮”,能敢为人先,锐意进取。“五度”就是:有高度,学习上有理论高度、思想上有政治高度;有气度,能容忍他人、能委屈自己;有态度,做事要雷厉风行,作风要求真务实;有角度,要辩证看待事物,换位思考问题;有尺度,要公平公正,惩恶扬善。要不断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名利、得失,我们一定会工作的快乐、生活的健康。 感悟四:高效效益是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关键 高效工作是快乐工作的重要因素。试想,拖延的工作作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所体会,当时间、精力在拖延中一点点的被磨掉,当没做完的工作越来越多,而限定时间越来越近的时候,那种被山压迫一般的沉重感不是谁都可以谈笑应对的。因此有很多人之所以在工作中慢慢变得烦躁不安,心情恶劣,就是因为一个不好的习惯——拖延。要在工作中感到快乐,就要减少“不快乐”的事,“珍惜时间,管理时间,学习科学管理时间的方法和技巧,减少低效率重复劳动”就是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良方,也是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关键所在。 只有快乐的人,才会快乐的工作,只有感到幸福的人,才会觉得工作幸福。有人说:“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做教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职业”。什么是幸福的人生?答案可能因人而异,千差万别,财富的积累并不等于幸福的增加。其实我每天都能看到有些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显得又很充实,他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一份从容的笑意,使人不禁想起做教师的使命与神圣。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会聚集生活中的点滴幸福,只有内心的幸福,才有一种穿透力。因为这种力量可以是一代人对生活充满追求与向往。 事实上,很多事情使我们的老师感到苦恼:差生多,学生之间的事情牵扯教师很多精力。上课学生太乱,难于控制学生。上课没激情,找不到感觉,生命的活力在哪儿? 我们不得不去追问:教师的幸福从哪儿来? 树立教师职业尊严感。教师要让别人尊重,必须学会先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职业,也才能在被尊重中体验到职业的幸福。 我们要笑着做老师。不会笑的教师,学生是不会喜欢的。教师发自内心的微笑,正是在传递他内心所拥有的教师这一职业所独具的人性感召力。这种感召力透过教师一句一句智慧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爱、重视、指导、暗示、欣赏和接纳。 充满倾听、欣赏和期待色彩的评价语言,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开放状态。师生间、学生间这种充满人文色彩的情感沟通,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有利于学生掌握多种学习策略。学生也在交流中积极、主动展示自己的认识过程,使之远离消极、被动、防范的心理,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和自信心。 这时,你会发现学生会每天给你一个惊喜,幸福之感油然而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