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图(四)

 梦泽赤子 2019-07-31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图(四)

李沭霖逗逗  3岁3个月小男生 2009-12-07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手肘部(3)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手背及上肢伸面

  20、老龙

  【位置】中指甲后一分许。

  【操作】用掐法,称掐老龙。

  【次数】掐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急惊风。

  【临床应用】掐老龙主要用于急救,有醒神开窍的作用。若小儿急惊暴死,或高热抽搐,掐之知痛有声音,较易治,不知痛而无声音,一般难治。

  21、端正

  【位置】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右端正,尺侧称左端正。

  【操作】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

  【次数】掐5次;揉50次。

  【主治】鼻衄、惊风、呕吐、泄泻、痢疾。

  【临床应用】

  (1)揉右端正能降逆止呕,主要用于胃气上逆而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揉左端正能升提,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

  (2)掐端正多用于治疗小儿惊风、常与掐老龙、清肝经配合。同时本穴对鼻衄有效,方法用细绳由中指第三节横纹起扎至指端,扎好后,患儿静卧即可。

  22、五指节

  【位置】掌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

  【操作】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

  【次数】各掐3到5次;揉搓30到50次。

  【主治】惊风、吐涎、惊燥不安、咳嗽风痰等。

  【临床应用】掐揉五指节安神镇惊、祛风痰,通关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惊燥不安、惊风等症,多与掐老龙、清肝经合用;揉五指节主要用于胸闷、痰喘、咳嗽等症,多与运八卦、推揉膻中合用。

  23、二扇门

  【位置】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

  【操作】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

  【次数】掐5次;揉100到500次。

  【主治】惊风抽搐,身热无汗。

  【临床应用】掐揉二扇门能发汗解表,退热平喘,是发汗的有效方法。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多用于风寒外感。本法与揉肾顶、补脾经、补肾经配合应用,适宜于平素体虚外感者。

  24、上马

  【位置】手背无名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操作】拇指端揉,称揉上马;拇指甲掐,称掐上马。

  【次数】掐3到5次;揉100到500次。

  【主治】虚热喘咳、小便赤涩淋漓、腹痛、牙痛、睡时磨牙等。

  【临床应用】揉上马能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为补肾滋阴的要法。主要用于阴虚阳亢,潮热烦躁,牙痛、小便赤涩淋漓等症。本法对于体质虚弱、肺部感热有干性罗音久不消失者,配揉小横纹;湿性罗音配揉掌小横纹,多揉有一定疗效。

  25、外劳宫

  【位置】掌背中,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揉法,称揉外劳宫;用掐法,称掐外劳宫。

  【次数】掐5次,揉100到300次。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肠鸣、腹泻、痢疾、脱肛、遗尿、疝气。

  【临床应用】本穴性温,为温阳散寒,升阳举掐佳穴,兼能发汗解表。揉外劳宫主要用于一切寒证,不论外感风寒、鼻塞流涕以及脏腑积寒,完谷不化,肠鸣腹泻,寒痢腹痛,疝气等症,且能升阳举陷,故临床多配合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天田等治疗脱肛、遗尿等症。

  26、威灵

  【位置】手背二、三掌骨歧缝间。

  【操作】用掐法,称掐威灵。

  【次数】掐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惊风。

  【临床应用】掐威灵有开窍醒神的作用。主要用于急惊暴死、昏迷不醒时的急救。

  27、精宁

  【位置】手背第四、五掌骨歧缝间。

  【操作】用掐法,称掐精宁。

  【次数】5到10次。

  【主治】痰喘气吼、干呕、疳积、眼内胬肉等。

  【临床应用】掐精宁能利气、破结、化痰。多用于痰食积聚、气吼痰喘、干呕、疳积等症。本法于体虚者宜慎用,多与补脾经、推三关、捏脊等合用,以免克削太甚,元气受损。用于急惊昏厥时,本法多于掐威灵配合,能如强开窍醒神的作用。

      28、外八卦

  【位置】掌背外劳宫周围与八卦相对处。

  【操作】拇指作顺时针方向掐运,称运外八卦。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胸闷、肿胀、便结等。

  【临床应用】运外八卦能宽胸利气,通滞散结。临床上多与摩腹、推揉膻中等合用,治疗胸闷、腹胀、便结等症。

  29、一窝风

  【位置】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操作】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腹痛、肠鸣、关节痹痛,伤风感冒。

  【临床应用】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常用于受寒、食积等原因引起的腹痛等,多与拿肚角、推三关、揉中脘等合用。本法亦能发散风寒,宣通表里,对寒滞经络引起的痹痛或感冒风寒等症也有效。

  30、膊阳池

  【位置】在手背一窝风后3寸处。

  【操作】拇指甲掐或指端揉,称为掐膊阳池或揉膊阳池。

  【次数】掐3到5次;揉100到300次。

  【主治】便秘、溲赤、头痛。

  【临床应用】掐揉膊阳池能止头痛、通大便、利小便,特别对大便便秘结,多揉之有效,但对大便滑泻者禁用;用于感冒头痛,或小便赤涩短少多与其它解表、利尿法同用。

  31、三关

  【位置】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气血虚弱,病后体虚、阳虚肢冷、腹痛、腹泻、斑疹白瘩,疹出不透以及感冒风寒等一切虚、寒病症。

  【临床应用】

  (1)推三关性温热,能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主治一切虚寒病症,对非虚寒病症宜慎用。临床上治疗气血虚弱,命门火衰、下元虚冷,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厥冷,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疳积、吐泻等症。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揉丹田、捏脊、摩腹等合用。

  (2)对感冒风寒,阴冷无汗或疹出不透症,多于清肺经、推攒竹、掐揉二扇门等合用,此外对疹毒内陷、黄疸,阴疽等症亦有疗效。

  32、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沾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外感发热、潮热、内热、烦躁不安、口渴、弄舌、重舌、惊风等一切热证。

  【临床应用】

  (1)清天河水性微凉,较平和,能清热解表,泻火除烦,主要用于治疗性病症,清热而不伤阴分。多用于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唇舌生疮,夜啼等症;对于感冒发热、头痛、恶风、汗微出、咽痛等外感风热者,也常与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

  (2)打马过天河清热之力大于清天河水,多用于实热、高热等症。

  33、六腑

  【位置】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

  【次数】100到300次。

  【主治】一切实热病症。高热、烦渴、惊风、鹅口疮、弄舌、重舌、咽痛、腮腺炎和大便秘结干燥等。

  【临床应用】退六腑性寒凉,能清热、凉血解毒。对温病邪入营血,脏腑郁热积滞,壮热烦渴,腮腺炎及肿毒等实热证均可应用。本穴与补脾经合用,有止汗的效果。若患儿平素大便溏薄、脾虚腹泻者,本法慎用。

  本法与推三关为大凉大热之法可单用,亦可合用。若患儿气虚体弱,畏寒怕冷,可单用推三关,如高热烦渴、发斑等可单用退六腑。而两穴合用能平衡阴阳,防止大凉大热,免伤正气。如寒热夹杂,以热为主,则可以退六腑三数,推三关一数之比推之;若以寒为重,则可以推三关三数,退六腑一数之比推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