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酷热难耐,但阿拉善右旗的查干通格嘎查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却是一派忙碌景象。40个蔬菜大棚整齐排列着,菜农们正忙着做开始种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备战冬季市场。 可别小看这些大棚,它们可是采用了先进技术的“特色大棚”,为探索产业发展新途径,嘎查书记孟兆兴引进了甘肃省山丹县的种植能手邹熙,搞起了高端大棚蔬菜种植。 2017年,阿右旗被列入自治区扶持嘎查村级集体经济重点推进旗县,争取到资金1500万。查干通格嘎查被安排扶持资金100万元,试点发展嘎查村级集体经济。孟兆兴暗下决心一定要以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契机,把嘎查产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可是该从哪里入手是个大问题。孟兆兴多方联系多地考察,了解到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孟兆兴马上抓住机会,决定利用这种“用秸秆代替化肥、用疫苗代替农药”先进技术把查干通格建成提供“放心菜”的蔬菜基地。 这种技术可以加快作物生长且能提高作物防治病害的功效,作物的含药量大大降低了,因而更为健康。邹熙对大棚蔬菜十分有信心,“虽然采用这种技术成本很高,会有一段时间亏本,但是只要能够坚持下来,靠着健康的品质一定会打响品牌,真正把大棚蔬菜产业做大做强。 产村融合、产业带动,查干通格嘎查已经迈出了坚实第一步,而靠近城区的额肯呼都格嘎查走出了一条将田园风光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 “过去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差,居民收入很低,嘎查的未来像乌云一样萦绕在每位村委班子成员心中。”额肯呼都格嘎查党支部书记吴民瑞谈到。 为改变落后面貌,依托得天独厚的“城边村”优势和生态旅游资源,阿右旗先后投入800万元打造额肯呼都格嘎查旅游文化村,扶持发展“农家乐”和旅游观光村项目,旅游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现已逐步形成以“大漠人家”为品牌的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新村。 王润和是额肯呼都格嘎查的普通牧民,也是嘎查发展的见证者和受益者。“自经营生态农家乐以来,生活水平年年有提高,每年收入20多万元。”王润和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喜滋滋的说。 有了资金和人气,他在自家农家院做起了生态园,绿植在他的精心呵护下生机勃勃,拨动着游客对大自然向往的心弦。 如今,一栋栋徽派建筑风格的小别墅令人眼前一亮,马头墙、小青瓦,还有每户墙上的24节气主题彩绘,让人一时分不清这里是江南还是漠北。 额肯呼都格嘎查大漠人家农家乐已成为阿拉善右旗产业发展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新亮点。在新建的农耕文化展览馆中,吴民瑞表示:“在发展高峰期,年户均农家乐经营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单户最高收入达到50万元,最低收入也达到了6万元。” 查干通格嘎查与额肯呼都格嘎查的长足发展是阿拉善右旗乡村振兴近年来发生翻天覆地改善的一个缩影。但阿拉善右旗在新农村建设的潜力远不止此,巴音笋布日嘎查整理打造的“怪树林”,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具生态警示意义;曼德拉苏木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曼德拉山岩画为文化元素,深挖历史遗产资源;塔木素布拉格苏木立足人、驼、林和谐共荣的深厚文化底蕴,展现出富有浓郁民族特色边陲新苏木的新面貌…… ![]() 到2020年将实现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管护提档升级,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并将全旗20%以上的嘎查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嘎查,同时创建自治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旗。 如今 在通往美丽乡村的路上 阿右旗蹄疾步稳 社会各界汇聚成一股澎湃的力量 让'望得见环境、看得见历史、记得住乡愁' 的美丽乡村画卷 在内蒙古西部边陲徐徐展开 ![]() 策划:张俊在 记者:钦柏 刘宏章 梁亮 海泉 摄影/摄像:怀特乌勒斯 编辑:钦柏 杨文娟 校对:李珍 声明: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稿件 |
|